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步枪已打不穿顶级防弹衣?中国这款大枪却可打破防御

新浪军事

关注

中美俄为何全力发展“钢铁侠”

近年来,随着陶瓷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单兵防弹护具市场的整体格局又有了极大的变化:昂贵且性能较差的纯合成纤维防弹衣开始淡出市场,被插板式陶瓷防弹衣乃至硬-软复合式防弹衣所取代,因为后者价格低,性能更是强得离谱——达到北约4级防弹衣标准,能够拦下7.62X63毫米春田穿甲弹的插板仅需数百美元,而3A级纯合成纤维防弹衣的价格常常高达数千美元,却在春田穿甲弹面前如同白纸,随打随穿。

事实上,在陶瓷插板普及之前,类似内“三级军用防弹衣”所代表的防护等级,就已经是单兵躯干防护设备的极限,其性能无非就是在5米距离上防护9毫米手枪全金属被甲弹的直接射击,再好一点也不过就是把发射枪械改成微型冲锋枪。至于突击步枪和全口径步枪的弹药,那这些防弹衣就无能为力了。

但4级插板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局势,优秀一些的国产4级插板甚至在几轮突击步枪的射击之后都未被穿透,这当然可以说是极大地改善了作战人员的生存环境,但也昭示着传统步兵手上的“家伙”正在变得无用化。

而在实战战例中,顶级防弹插板的性能优势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被击中的目标若只是捂着肚子,很快就和没事一样再站起来,对任何枪手的心理都是莫大的震撼。

因此,美国陆军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寻求更有杀伤力的枪械和弹药:6.8毫米机枪和步枪、海军陆战队差一些就装备的埋头弹、从破纸堆里重新被翻出来的箭型弹,都可以说是专门为打破防弹插板这面“盾”所准备的新“矛”。

而在新弹药技术尚未实用的眼下,中国陆军山地步兵们显然找到了一种特别而简便的方法来克服“防弹插板危机”。

众所周知,在全世界所有的12.7毫米大口径机枪中,中国的89式是重量最轻的款式之一,其枪身重量仅有17.5千克,加上8.5千克的三脚架,重量不过26千克。对比之下,俄罗斯最新的Kord-12.7机枪在三脚架模式下全重超过41千克,美国M2HB机枪则更重,三脚架和机枪总重接近60千克。

由此一来,令步兵班组单位携带89式12.7毫米重机枪进行突进,就成为了一种可能的战术:一人背负机枪枪身,一人背负机枪枪架和备用枪管,其余二人各携带100发12.7毫米弹药,共计八人的火力支援班即可携带2挺重机枪,其火力足以“秒杀”交战距离内穿着4级插板的步兵。

当然,由于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重量太轻,枪口上跳“压不住”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过,重机枪的射击并不要求像精确射手步枪或狙击步枪那样有较高的命中率,只需要在一定的容许误差内即可。

而在实战当中,两挺重机枪的开火无疑能瞬间压制住敌步兵,使其在惊吓之后不敢冒头或转移,即便穿着高标准的插板防弹衣也是如此。(作者署名:利刃/TO)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热门评论

GUYUZl 2
用机枪来打,用炮不更好!
广西桂林
回复TA
半山老鳖 1
多新鲜那!
浙江杭州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4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