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制式军粮"助俄军打赢二战 口味酸臭硬的像板砖

新浪军事

中美俄坦克数量为何呈衰减趋势
要是提到俄罗斯军队的特色伙食,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其著名的黑面包——有人形容这是一种“可怕的食物”。从沙俄,到卫国战争,再到今天,黑面包伴随着俄国军人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口感不算好,但却方便携带、保存和大量制造的黑面包不仅是俄罗斯的一种经典特点,也是俄军的代表物品之一。

黑面包
比起普通面包,俄国黑面包因为使用原料、发酵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在口感和样子上区别很大。除了颜色,其味道十分独特:是酸的。有些是酸和咸兼有,有些干脆是浓浓的酸臭味,没吃过的人还以为吃到什么过期变质产品。不过不同地方的人口感不一样,俄国人就偏好这一口,乐在其中。不知道是他们在口味上本来就情有独钟,还是这种味道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改变了他们的口感爱好。总而言之,俄国黑面包绝对是面包中一种异类。

前线吃饭的俄国军队
如果抛开味道,其实黑面包的口感也不算很好。尤其是粗糙的俄国军用黑面包,没吃惯的人可能会磕着牙——因为太硬了。黑面包本身就偏硬,但军用品就更硬、更粗糙,也算是俄国军营风格的一种体现。在物质匮乏的战争年代,俄国人甚至往黑面包里加入大量木屑,用更少的粮食做出更多的面包,那样的面包更是只能充饥,口感更为糟糕。比如二战当中,无论是前线部队还是后方老百姓,最常见的口粮就是粗制滥造的黑面包和海量的土豆,这也成为其全国战争记忆无法磨灭的一部分。

围困中的城市,一块黑面包是可以救命的
在俄国军队中,对坚硬的黑面包一直有各种故事。特别是在寒冬之中,士兵随着携带的当做口粮的黑面包被冻得更是硬如板砖。最为有意思的是,竟然有俄国士兵把黑面包当成了武器,在肉搏战中情急之下拿着大块黑面包朝德军的头上砸去……在战争年代,俄国士兵们如果能得到一些食用黄油,配上解冻了的黑面包,再加上一锅土豆乱炖,倒也算难得的惬意。如果再能得到一些香肠或是肉罐头那可就是令人羡慕的享受了。

前线吃饭休息的俄国军人
口感糟糕的黑面包天天吃也让二战中的俄国兵们心生厌恶,一些通过租借法案远渡重洋而来的美国军用罐头在前线受到巨大欢迎。不过美国罐头比较难得,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和那位黝黑的、令人又爱又恨的战友为伴。

今天的俄罗斯军队伙食
今天,俄罗斯军队中的黑面包仍然是标配,不过比起战争年代要改善了一些:起码不会再往里面加木屑了。很多俄国兵喜欢在食用黑面包时抹上大量的食用黄油,如此油腻的感觉令人不禁怀疑:这真吃得下?但看他们那副狼吞虎咽的样子,似乎的确很美味。这也是俄国人的一个习惯,就是饭菜特别油腻。这恐怕也是高寒地区需要补充热量养成的一种偏好。

高强度训练和高寒环境中,油腻食物也是必然选择
实际上,俄罗斯军用伙食有几个特点:分量大到吃不完,口味上极其油腻,而且有不少酸味的食物。硕大的黑面包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各种俄国风格的乱炖更是如此。去年中俄联合军演的时候,我方炊事人员就对俄国人吃饭的分量之大、用油之多印象深刻。(作者署名:军事家)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