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帝国坟场”淘来“神炮” 连打2千发精度不减
众所周知哦,122毫米口径榴弹炮是我军炮兵主力之一,在这个火炮系列中,有一款火炮非常独特,即96式122毫米榴弹炮,该炮是仿制苏联时期的D-30榴弹炮。对于这种苏制火炮怎样落户中国的,其实有一段非常曲折的历史。
最近,最新的一期俄罗斯《技术与武器》杂志揭露了中国秘密获取苏联D-30榴弹炮的故事。
按照该刊说法,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严重关切,其中苏军向山地战场密集投放的122毫米D-30榴弹炮非常活跃,让当时正在西南边疆进行长期炮战的解放军产生了浓厚兴趣。
D-30是苏军第二代主力中口径榴弹炮,1963年起取代二战中使用的M-30炮(中国仿制产品为54式122毫米榴弹炮)。
按编制,苏军摩步师装备72门,坦克师装备36门,具有外形低矮,结构紧凑,简单可靠的特点,最突出的地方莫过于依托三脚大架的“超级”稳定性,能360度环射,这是传统双脚大架122炮无法比拟的。因此D30不仅能间瞄曲射,还能直瞄平射打坦克,战场应急能力很强。
更重要的是,就我军而言,自从1954年引进苏联图纸仿制M-30成为54式122炮后,花了27年才推出83式122炮,但内外弹道性能提升不多,主要是在减重方面成果显著,但炮兵看重的有效射程指标,无论54式还是83式都没超过15公里,这让志在“赶超世界一流”的解放军十分着急。
俄罗斯《技术与武器》称,早在80年代初,中国兵工系统曾从与苏联闹翻的埃及弄到D-30榴弹炮,但不知什么原因,我们拿到的居然是遗失诸多部件的“残缺品”。其中最主要是欠缺了炮身、瞄准装置等部分,而且主要配用弹种也付之阙如。
图片: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的中国记者,一身当地人打扮,身后是缴获的苏制BMP-1步兵战车。
中国自走炮成打破西方垄断首炮
正所谓“上帝关上了门,又在别处开扇窗”。在上世纪80年代,阿富汗抵抗运动兴起,令苏军疲于奔命,哀叹自己掉进“帝国坟场”,而D-30火炮的参战与扩散也就不可避免。连带的,不少火炮在冲突中损失或被俘,后辗转为中国所获。
据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介绍,结合从埃及和阿富汗获得的实物,我国军队提出了采取D-30国产化手段来缩小差距,并希望在引进基础上优化弹道性能,运用逆向工程在国内生产。
1985年初,D-30国产化取得进展,1986年仿制成功,定型为W1986年式火炮,批量生产并提供外贸出口。20世纪90年代后期,外贸版86式火炮经一定修改,定型为PL-96式榴弹炮(简称“96式”),正式列装部队。
在此基础上,中国军工部门通过适用各种新型弹药、适当减轻火炮重量和修改炮口制退器,进一步提升96式的性能,同时基于该炮的一系列自行榴弹炮,成为中国军队的骨干火力。
如今,“中国版D30”享誉海内外,不仅结构性能完全与俄制原品相当,还因弹种的更新和信息化系统融合,威力更上一层楼。像中国外贸版122毫米SH2自行榴弹炮发射国产底排高爆弹时,射程可达22公里,较D30增程37%,如果发射中国自研的子母弹,可穿透8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攻击装甲车辆顶部或开阔地带的步兵集群绝对好使。
事实上,由于俄罗斯在叶卡捷琳堡的第9炮兵工厂于2000年正式停产D-30,俄军现役或出口的全是之前生产的万余门库存炮,因此中国持续生产和改进的122炮“后来居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顺便提一下,就在前不久,中国某炮厂对外推销该炮时,有客户听说他们造的122炮身管寿命在2000发以上,坚持要求对火炮身管寿命进行验证。结果,双方商定:由客户出钱,厂方进行火炮发射试验,而且全程录像。结果,这门122炮真打了2000多发炮弹,发射精度一直不减,用实力争得用户的认可,该炮因此也成为国内唯一做过2000发炮弹射击试验的一门火炮!(作者署名:虹摄库尔斯克)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