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运-20终于突破限制开始量产 但一问题依然受制于人

新浪军事

我们应生产歼20还是继续买苏35
运20作为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输机,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有一个好消息就是运20已经开始进行量产,就有法国的报道称在2020年左右中国空军将会服役40架该型运输机。虽然现在已经突破了一些限制,但是如果发动机的问题无法彻底解决,那么其发展将始终会受到制约。

大家知道在军用发动机领域我们的发展比较缓慢,由于底子薄弱想要短时间内赶上老牌强国是非常难的,因此该技术就成为了限制我国飞机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最早我们的发动机很多都是要从外部进口,费用高昂并且还有许多限制,随着近年来我们技术的突破才正逐渐摆脱这一依赖。
运-20是我国研制的一款大型运输机,它的诞生有着巨大的意义,但是其还是避免不了发动机这个老难题。最初它使用的是俄罗斯的D-30产品,但是由于俄罗斯产量的限制再加上一些政策,我们不可能大量引进,这也导致了运20的产量上不去。

WS-18的应用是运20能够量产的主要原因,为了突破限制我国的发动机研究一刻也没有停下来,最终是WS-18的出现改善了这一局面。WS-18是结合D-30研制而成的,吸收了其中的一部分优点,并且比它油耗更低、质量小,现在我们的运20已经有一部分开始换装此款发动机。
WS-18虽然提高了运20的产量,但是该发动机只能算是一个阶段性产品,就像D-30一样,虽然其在单项上面有了提升但是总体稳定性还不及后者。因此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必须有更先进的发动机来替代,而它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研制的WS-20,这一款发动机才是未来真正的核心,并且它已经很接近全球领先水平,所以它能够成功那么将会是我国发动机领域的一大进步。

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现在已经服役了20架左右的运20,并且产能一经提升之后在2020年达到40架也是正常的。但是要想真正提高飞机的能力,摆脱对于外界的依赖,还是要研制一款先进的发动机。在未来空军对于运20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届时产量肯定还会要进一步提升,那个时候相信国产发动机也会装配到位,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们的发动机定会早日研制成功。(作者署名:墨者善守)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