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我歼10试飞遇故障飞行员成功处置 为何感谢一美国人

新浪军事

关注

1006号歼-10

2002年7月13日,歼-10的1006号机在进场着陆过程中,突发侧风扰动,驾驶员本能的操纵反应引起严重的横向耦合振荡(简称“PIO”,是战斗机电传操控系统上的危险故障之一),当时飞机离地仅12米。在这紧急关头,如果试飞员按常规习惯去操纵应对,飞机将越振越大,必摔无疑。但试飞员钱学林判断准确,果断决策,立即停止横向操纵,推油门带杆复飞,飞机振荡立即停止,挽救了飞机。从振荡发生、发散到收敛、停止,总共5秒,可谓千钓一发。

歼10飞机首席试飞员小组成员合影(左起李存宝、汤连刚、雷强、钱学林、李勇)

这个PIO“横向耦合振荡”,看着是名词太专业,可以不深究为具体何意,但一定要知道的是,因为这个PIO,诸多采用电传操控系统的第三代战斗机在试飞中发生严重事故,比如瑞典的同样是鸭式气动布局的JAS-39“鹰狮”,苏联的苏-27,以及说到了四代机时代的美国的YF-22,可见这种险情的危害。

而当试飞员钱学林驾驶着1006号歼10成功复飞并安全着陆后,钱学林说“感谢老迈克”。

歼-10战机,它改变了中国空军

是的,这句话背后很有故事,歼-10这次险情,试飞员的成功处置,背后离不开一位英国人和一位美国人。

这背后的故事是:

“科研试飞英雄”、后来的630所(飞行试验研究中心)所长、而后的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的王昂,在访问英国飞机和军械试验研究院(A&AEE)时结识了变稳飞机教官詹姆斯?吉尔斯。这位教官在离任创立了国际试飞员学校,自任校长。

那么,在90年代为歼-10首飞、试飞的筹备阶段,歼-10首席试飞员小组成员赴英国国际试飞员学校培训,其中的重点培训内容就是这个高难度的PIO“横向耦合振荡”。是的,1997年,在歼-10即将首飞的半年前,中国歼-10试飞员们不远万里赴英学习、进行飞行品质培训,而PIO的带飞带教的教官是美国人“老迈克”,培训中使用的变稳飞机也是“美国货”,从美国租借的“利尔喷气”变稳飞机。

正是这次在英国的针对性极强的培训学习,1006号歼-10在遇到了与瑞典JAS-39、美国YF-22相似的PIO后,试飞员钱学林成功处置。当然,全面来看,我们也同样要看到如王昂等中国试飞发展进步的推动者们的“未雨绸缪”,看到中国试飞员们的业务水平。(作者署名:拦阻着舰)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热门评论

请允许我说活该 3
感谢牛顿爱因斯坦
山东聊城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