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俄罗斯复活幽灵列车 可搭载20倍音速亚尔斯洲际导弹

新浪军事

关注

在2018年7月19日,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布了一系列视频,展示了正在开发的各种核武器系统,包括RS-28撒旦2弹道导弹,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甚至是用于制造海啸破坏敌方沿海大都市的核鱼雷。可见,俄罗斯迫切希望在核威慑方面取得优势。在此种背景下,俄罗斯曾启动一个为期五年的神秘项目,开发核导弹发射列车——这将是苏联“幽灵列车”的继承者。

图为RS-28撒旦2弹道导弹

铁路移动核武器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其基础是,一个移动的核系统更难以让敌人实现先发制人的攻击,从而提供更强的威慑力。这一原则使载有弹道导弹的潜艇成为最有效的核威慑形式。核潜艇很难被跟踪,因为它们隐藏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对于核列车而言,其隐藏在民用铁路系统之中,提高了生存率。敌人有可能会摧毁一部分核列车,但总有一部分会存活下来,与海基核力量一起进行报复性打击。

图为苏联幽灵列车

早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人开发了RT-23 Molodets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24手术刀),长度比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短,以适应标准的火车车厢。Molodets直径为2.4米,重达104吨,配备10个550千克的核弹头,使用固体燃料进行相对快速的发射,在三级火箭助推器帮助下可以击中6800英里外的目标。运载Molodets的列车由三个标准的DM-62内燃机牵引,配置了指挥控制系统,人员可以连续28天执行任务。在发射时,Molodets将停在轨道系统上200个特定发射点中的一个,用特殊的缆绳固定后,打开列车的顶部。为了避免火箭尾气烧毁火车,Molodets使用了“冷启动”系统:首先用粉末装药将导弹弹射到空中20米高,然后火箭助推器才启动。

图为美国Peacekeeper Rail Garrison核列车

中美俄激光武器水平到底有多高

所有12列核列车都在乌克兰建造,并在1987年至2002年期间活动于科斯特罗马,彼尔姆和格拉迪亚卡这三个地区。美国的情报部门试图用卫星跟踪核列车,但收效甚微。事实上,美国人也试图开发自己的核列车Peacekeeper Rail Garrison,并制造了两个原型。但由于冷战的结束,取消了部署50列的计划。苏联解体后,12列幽灵列车短暂的由乌克兰控制,随后交给俄罗斯。最终,核列车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陆续退役,目前有两列在博物馆展出。

图为RT-23 Molodets洲际弹道导弹

然而,随着美国一个小时内精确打击地球上任何地点能力的发展,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不安。俄罗斯认为,美国寻求先发制人的打击能力,借以解除俄罗斯的核武装。为了提高核武器的生存能力,核列车重新引起了俄罗斯军方的兴趣,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2012年,莫斯科热能技术研究所开始开发幽灵列车的继任者,称之为Barguzin,并在2014年拿出了原理图。

图为RS-24“亚尔斯”导弹

新的幽灵列车将使用更轻的RS-24“亚尔斯”导弹,重量仅为54吨,带4枚核弹头。因此,新系统可以使用带有常规车轮的标准列车车厢,并安装6枚弹道导弹而不只3枚。更加恐怖的是,“亚尔斯”的速度可以达到20倍音速,可以穿过几乎所有的反导系统。新的幽灵列车拥有70名人员,可以在铁路沿线的任何地方发射,不需要像以往一样要到达指定地点。同时,列车具有电子对抗的保护能力。

在2016年和2017年,Barguzin进行了几次试运行,计划于2019年开始服务。但实际上,由于国际制裁和油价下跌,俄罗斯经济萎缩,2014年该计划的资金已经被部分削减。在2017年12月,有俄罗斯媒体透露,核列车已被排除在国家武器计划之外。当然,这或许是俄罗斯在忽悠美国。具体的项目进度,只有俄罗斯最清楚。

图为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

对于核列车的开发,俄罗斯的一些评论员认为项目过时且荒谬。首先是安全问题。不同于在海上的核潜艇,机动性增加了核列车生存率,但也使自己处在危险之中。比如恐怖袭击,或是自然灾害造成铁轨损坏。所以,维持一列核列车需要强大的后勤设施,是非常昂贵的。再者,由于新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限制,俄罗斯将不能运行核列车,直到战争前局势紧张。这意味着,列车平时只能封存在仓库中,还不如没有。

但是,就算俄罗斯终止核列车的开发,这种打击方式可能不会离开世界舞台。据悉,2015年12月,中国对火车发射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进行了测试。对此,我们静观其变。(作者署名:科罗廖夫)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