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中国空降兵重大进步:伞降时空中对地射击

新浪军事
我们都知道,空降作战往往围绕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敌后进行,从空降兵跳离飞机到安全着落投入作战的这个过程,是空降兵防护能力最弱、也是最危险的一段时间。如果空降兵具备空中对地射击能力,将极大地提升空降兵的伞降安全系数。

(具备快反能力的空降兵是成体系武装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中国空降兵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伞降时是不允许对地开火的。因为中国空降兵为了防止武器装备挂住伞绳而无法正常开伞,通常会使用枪套将所携武器固定在身体的一侧。但在这种情况下,空降兵自然在空中无法正常使用武器,同时在安全着陆后也需要耗费一些时间对所携武器进行解脱。

(传统的携装跳伞中武器被包装好固定在身后,使用极为不便)
不过在近日,在央视报道的我军空降兵进行的多科目伞型跳伞训练中,却出现了伞降时使用轻武器对地面假想敌进行火力压制的镜头。显然,我军空降兵的装备进行了重大改进。

我军登陆台湾会遇哪些决战兵器

(空降兵多科目多伞型跳伞训练中展示的对地射击科目)
早在2014年,我军空降兵部队就大胆地改进了武器装备的佩挂方法,将枪衣套包装简化为关键部位固定,并将所携武器置于胸前位置以便于实现快速解脱,使我们的空降兵具备了空中对地射击能力,同时在安全着落后也能迅速的完成伞具与所携武器的解脱,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到集结或战斗状态。

(将固定于身前,可让空降兵获得对地射击和快速解脱能力)
这个改进意义十分重大。要知道,在二战初期的闪击挪威、丹麦等战役中创造了诸多经典战例的德国空降兵部队,却在人类战争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空降作战——克里特岛战役中遭遇了重大的挫折。而在对这场被称为“德国空降兵坟墓”的作战进行经验总结时,德国人发现空降兵在遭遇到敌方地面火力的打击后,由于无法使用武器对地面进行反击,容易造成前期伞降过程中极大的伤亡,这对己方的战斗力和士气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传言FG-42这个颇具特色的握把设计就是因为空降兵对地射击的需求)
为此,就有传说在之后FG-42空降兵自动步枪研究时,就加入了可以让空降兵对地射击的要求,而FG-42那个颇具特色的大倾角握把就是为了让空降兵可以在降落时居高临下开火而设计的。(作者署名:利刃/QG)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