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日本新大驱为何不命名吉野 日俄战争中同名舰被撞沉

新浪军事

关注

为何中国能淡定对待美舰过台海

近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型,也是第七艘“神盾驱逐舰”27DDG将举行下水仪式并正式命名。可以这么说,这是自2015年8月“加贺”号直升机驱逐舰(准航母)下水以来日本海上自卫队最高等级的下水仪式,自然也备受日本国内和国际的军迷关注。

而在中国军迷圈里,近来有这么一条消息非常吸人眼球:即27DDG将有可能被冠以“吉野”之名。而提起“吉野舰”,熟知甲午黄海海战的军迷肯定对此了如指掌:那时的“吉野”既是“撞沉吉野”这一曲英雄悲歌的目标,也是击沉“超勇”、“扬威”两艘军舰的元凶。

诚然,“吉野”这个舰名对于日本方面固然有战绩和荣耀在身,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日方绝然不可能用“吉野”作为27DDG的舰名——即便“吉野”代指的奈良吉野山符合日本海上自卫队对主力舰的命名规范,它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隐性规则”被从命名备选中排除。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无论是二战时的旧日本海军也好,现在的日本海上自卫队也罢,其对舰艇的命名都有一套规范到几乎可称为死板的标准,不会因为外界的好恶,或是为了透露某种信号而特意为某艘舰艇冠以某个特定的名字。

甲午战争时,“吉野”号防护巡洋舰编于第一游击队,和其它三艘同属防护巡洋舰的姊妹舰共进退。但纵观第一游击队的“吉野”、“高千穗”、“浪速”、“秋津洲”这四个舰名,唯有“秋津洲”号防护巡洋舰在1927年寿终正寝之后,于1940年以水上飞机航母的身份再生(事实上水上飞机航母和二等巡洋舰,也就是防护巡洋舰的级别对等,此举符合规范)。

图为海上保安厅“秋津洲”号公务船。源于海上自卫队的保安厅实质上也应用着同一套命名规范。

而在2011年,海上保安厅还把最大的公务船再度以“秋津洲”命名。作为对比,其余三个舰名到迄今为止都未能再度启用,那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秋津洲初代”是善终的舰船,而“吉野”、“浪速”均沉于意外事故,“高千穗”则毁于疏忽。

细究起来,“吉野”号防护巡洋舰的结局是被“春日”号装甲巡洋舰在日俄战争时期撞沉,而“浪速”则是触礁沉没,至于“高千穗”是被德国鱼雷艇击沉,三者的结局都非正常战沉,也就不免在耻辱之余显得不光彩,不吉利。

图为“出云”号准航母及其舰徽,中间的剑型物体为日本神话“三神器”的草雉剑,用传统来“讨彩头”,已经是日本人的惯例了。

尤其还要提到的是,在“吉野”被撞沉的那一天,“初濑”和“八岛”两舰也触雷沉没,这一天也就成了旧日本海军的厄运日。显然,旧日本海军出于避讳或其它原因避开了其它“没有善终”的舰名,而在这些名单当中,“吉野”无疑要和其它两个名字一起不幸地荣登首位。

事实上,舰名的承袭其实并不是什么值得口诛笔伐的“禁区”。尤其是“加贺”(令制国名)、“爱宕”(京都府爱宕山)之类以地名为来源的舰名。相比之下,德国海军曾赫赫有名的“布兰登堡”(曾为德国首款远洋战列舰)、“巴伐利亚”(曾为战列舰)都在联邦德国海军序列当中用以命名护卫舰,甚至是打响二战对波兰侵略第一炮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也同样得以重生,也没见英法有什么激烈的表示,毕竟强大自身实力才是首位,有名无实只能博人一笑。(作者署名:利刃/TO)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热门评论

龙猫-王 1
得了吧,现在到处都是吉野家,也没见怎么了
广东广州
回复TA
peaceplease 0
台海本来就是公海,就算美国天天走,也不能说什么。还是只能自己强大,如果我们有足够强大的就U军舰或者航母,我们天天到美国西海岸或者墨西哥湾兜几圈,美国也不能说什么,那也是公海。
江苏徐州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3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