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俄军新导弹机密被西方窃取 张召忠:也给中国敲警钟

新浪军事

关注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财不外露”,一个大国需要有一些压箱底的底牌,关键时刻亮出来。

普京之前搞国情咨文时候一口气掏出了五件大杀器,什么核巡航导弹、核鱼雷、“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核动力水下潜航器等等,还有最引人关注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一架携带着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K 俄罗斯把自己最快的飞机和最快的导弹组合在一起

俄罗斯开始宣传这个高超音速导弹有多么吓人,什么10倍音速,机动变轨能力,能突破任何反导体系,美国的爱国者、萨德、宙斯盾组成的全球反导防御网在它面前都跟纸糊的一样……

而且为了展示威慑力,避免有人说你俄罗斯又开始“PPT造武器”,俄军方最近专门搞了实弹演习,还公布了视频:

根据俄军方的说法,导弹准确命中了预定目标,测试非常成功。而且这套高超音速武器系统已经有一小部分开始战备值班,量产工作正在进行中。

西方世界听到这些消息“吓坏了”,至少西方媒体纷纷开始炒作中俄的高超音速武器有多么厉害。

连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空军上将约翰·赫滕也在一场关于导弹防御的研讨会上承认:“中俄开发的高超音速武器太厉害了,我们没有任何手段可以拦截这些大杀器,美国比中俄落后太多。”

美军战略司令部司令约翰·迈腾

说实话,导弹技术与反导体系之间就像矛与盾一样,通常都是矛比盾更厉害,导弹有各种花式突防的办法,什么机动变轨啊,分导式多弹头啊,还有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套路。

三星军工如何成为中国军贸对手

但约翰·迈腾这话就有点“战略忽悠”的味道了,美国肯定也在研究高超音速武器,只是没有俄罗斯那么高调而已,他肯定有套路藏在后面。

嗯,没错,局座嗅到了一丝同行的气息~

都是搞战略忽悠的,一眼就能看出这个美军司令的套路,俩字:要钱。

不向国会老爷们哭穷,说中国俄罗斯如何厉害,美军被按在地上摩擦,研发新武器的小钱钱从哪里来?

果然,这个司令拿出了后招,狐狸尾巴露了出来:

我多么希望我们在5年甚至10年前就开始砸钱研究这个高超音速武器,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迈出这一步,我们已经开始做了!

为了找国会要钱,这个美军司令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美国战忽局局长”的身份~

国会也“非常感动”,洛马公司获得了9.28亿美元的合同,拿去研究超音速武器相关的技术。

不过,相比起苦哈哈的搞研究,直接从俄罗斯那里通过一些手段“搞到”资料对于美军来说显然很有诱惑力。

没想到还真让它得逞了……

根据多家外媒和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高超音速武器的机密数据可能已经被西方间谍里应外合搞到手了!

(新闻来源:每日电讯报)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上周五突击搜查了俄航天局旗下中央机械制造科学研究所和联合火箭航天集团的两所科研设施,一些研究人员的办公室被搜查,并接受安全部门的调查。

根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

就在7月23日,俄罗斯知名的火箭技术专家维克托·库德利亚夫采夫被莫斯科法院起诉,罪名是向北约泄露了俄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一些机密数据。

果然还是家贼难防!参与研究俄罗斯高超音速武器的科研人员和西方的间谍里应外合,将一些机密的数据传递了出去。

还是那句话:坚固的堡垒往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虽然目前还没有调查清楚有多少人参与了这次泄密事件,以及究竟有哪些数据被泄露出去,但俄罗斯这次确实吃了个大亏。

一款高超音速武器的概念图

根据俄媒报道,这名涉嫌泄密的科学家之前曾经多次负责俄战略武器的研制项目,参与研究过“匕首”导弹的气动布局,流体力学结构等等,哪怕图纸没有泄露,他仅仅把这款导弹的关键数据泄露给西方间谍,后果都很严重。

北约这些国家可以有针对性的研究这款导弹的潜在弱点,可能的发射规律等等,战略底牌被人家摸得一清二楚,威慑力就降低了一大半。

这让人想起《红色警戒》这款即时战略游戏中美、英、法、德等西方阵营国家的部队中专门有一个兵种叫“间谍”,专门跑去偷别的国家的科技,还能搞破坏。

童年回忆系列~

间谍可不仅仅在游戏、007特工电影里存在,他们也在现实中发挥着影响,抓住机会还会搞里应外合,从内部破坏坚固的堡垒。

另外俄罗斯本身对于机密信息、涉密人员的管理也存在很大问题,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过的那个可以携带核弹头的无人潜航器吗?

这次泄密事件并不是有科研人员当叛徒向西方间谍泄露机密,而是俄罗斯人自己搞了个大乌龙:2015年11月俄罗斯独立电视台播出了一期关于普京主持军事工业委员会会议的节目。

结果一不小心把俄军高级将领翻阅印有该无人潜航器的会议文件的画面拍摄了下来……

等于说观众都在电视前看俄罗斯秘密研究的“杀手锏”长什么样,这是很丢人的低级错误。这段画面在被播出后被立即删除,但为时已晚,美军早就注意到了这个情报,还把它放进了《核态势评估报告》里,丢人丢大了……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特科夫公开承认这是一次严重的泄密事件,并称会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俄罗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密意识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作者署名:局座召忠)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4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