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特战尖兵伞训场竟准备了这东西 模拟对台作战

新浪军事
在上个月我们转载了对岸宣传的53岁“兵王”何朝明的事迹之后,好多读者摆出了针锋相对的架势,纷纷晒出了自己和自己老领导的3000米成绩,耕战频道也不遑多让。8月2日的军事纪实栏目,就报道了连续两年拿到一等功的74集团军特战旅某连长黄鑫的事迹。

节目里都不忘放老士官教员(特战一级军士长啊!)的镜头,针锋相对懂不懂!
作为中国军人的杰出代表,2006年12月入伍的黄鑫于2012年10月原广州军区侦察专业考核第一名的成绩保送陆军军官学院学习。2014年军校毕业后,连续3年夺得该旅年终军事训练考核干部组第一名。

两枚金灿灿的一等功奖章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陆军74集团军某特战旅作战一连连长的黄鑫,已经连续两年被授予一等功,还作为军队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的建议》。黄鑫爱军精武标兵的形象,不仅在军内广为人知,而且还一系列国际军事竞赛中,让世界各国的军人好好见识了中国军人的过硬作风和业务水准:

我军参赛官兵在研究行军路线,注意士官手中是东道主提供的IMBEL IA2自动步枪
2016年8月,黄鑫远赴巴西出战“第二届国际丛林巡逻比赛”。亚马逊河暗流涌动,黄鑫第一个从直升机上机降跳入河中,巨大的冲击将他脸鼻撞伤,鲜血直流,他忍住疼痛继续泅渡;8公里山地越野,身患肾结石的黄鑫腹如刀绞,他把迷彩围巾咬在嘴里,硬是坚持不减速,带领队伍以领先第二名9分钟的成绩拿下首金……最终,他们在11个参赛国17支特战队伍的激烈角逐中,斩获11块金牌以及总评第一名。
横刀立马旌旗猎,国际赛场威名扬。2017年7月,黄鑫出征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7”“侦察尖兵”项目,最终取得5个课目第一、总评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7年国际军事比赛“侦察尖兵”赛场上,第一次接触飞刀的黄鑫,却成了全场唯一一名命中红心的队员,让俄罗斯军人惊叹不已

看似十分惊艳的“天赋”,是黄鑫在近一个月的集训期间每天练习飞刀不少于800次(总共达到了20000次)的成果,手边的物品也是练习的道具

长期训练也在黄鑫的手指上留下了一道“勋章”

我军登陆台湾会遇哪些决战兵器
除了参加国际军事比赛之外,黄鑫所在的部队还有可能在未来承担一项光荣的革命行动。如果那个常被比作“一个扁担扛两个箩筐”的国家——越南,敢于在与我陆地和海洋边界上铤而走险搞战略自戕,那么第74集团军的任务就是把“箩筐”掀翻,甚至把“扁担”拍断;如果在未来祖国统一战争爆发,粉碎顽敌顽抗和强敌介入,解放南台湾,更是第74集团军当仁不让的光荣任务。
随着近年来周边形势不断发生变化,军改以来,和东部战区陆军的73集团军类似,74集团军也在改革中不断强化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在其主要面对的南台湾方向,高价值军事政治和战争潜力目标不仅在分布上相对密集,位置上也是紧贴其海岸线。

当然,对台也不光是这俩集团军的事儿,比如在71集团军特战旅训练中出现的,身着台军迷彩的靶子,就能说明一定问题
比如目前台空军在台湾西南部的嘉义(机型F-16)、台南(机型IDF)、屏东(机型特种机)就各部署有一个联队(相当于我军军改前的航空兵师),其所谓“空军军官学校”,也位于南台湾的高雄冈山机场。这些机场的特点是距离海岸线较近,普遍不超过20公里,高雄冈山、台南机场距离海岸线的距离甚至不超过5公里。
考虑到南台湾各大机场的这一特点,为了加快粉碎敌有组织抵抗,在主力部队登岛前扫清障碍,这些机场必然是我军首批上岛特战分队所瞄准的目标之一。有人可能要问,为啥不用带有专用弹头的战术弹道导弹打击呢?

这种套路什么的,八百年以前就玩熟啦
这当然也是一个选项,但这样通常只能完成对机场部分区域的毁伤,且容易被台军积累的各种抢修手段修复,反复打击虽然可行,但效费比也不高;如果能在火力毁瘫时结合特战渗透夺控,不仅能彻底使得对方无法使用这些机场,还能使之为我所用,这对后续作战的价值也更大。

虽然轻型旋翼机也是个渗透方法,但鸡蛋显然不能往一个篮子里塞

翼伞的操作难度较大,需要经过特殊训练,但是这种伞的速度和方向更易调整,适合低空高精度伞降作战
要对这类机场展开点穴夺控作战,74集团军特战旅自然当仁不让。而由于军改后,这个特战旅和74集团军陆航旅又成了“邻居”,使得“南国利剑”们对直升机的熟悉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直升机伞降渗透攻击,正成为他们越来越拿手的招数。

黄鑫带队进行伞降训练时的机场,华总总觉得这个机场好眼熟啊!

你们觉得眼熟吗?

图片右边这些顶棚长满绿色植物的机堡,华总也觉得眼熟

你们现在是不是也觉得眼熟了
但机场夺控,只是对敌占大型岛屿特种作战的一小部分而已。台湾岛位于亚热带、热带地区,丛林密集、山峦起伏,战场容量较小,有较大的展开山岳丛林作战的可能。考虑到这样的作战环境,丛林中180米内的短距离行进间射击训练,自然也是74集团军某特战旅的必备科目。

高雄东部、屏东大部都是起伏的山岳丛林,图为驻扎在这一带的台军机步333旅营区附近

74集团军特战旅的野战训练靶场,环境是不是和高雄屏东的山地有那么点神似
而依靠每年一万发子弹练出来的枪法,黄鑫连长在不同距离上,采用卧姿跪姿立姿使用95-1式步枪,之后换92式手枪行进间速射,打出的成绩都是9环以上。

为了强调射击精确,该部在这一科目中,把靶子的9环以内直径20厘米范围,设为“有效区”
好准头自然是为了消灭更多的敌人。南台湾被公认为“台独”分子的“精神圣地”,毫无疑问,一旦祖国统一战争打响,黄鑫所在的部队就是直捣顽敌“精神圣地”的先锋。而74集团军特战旅及其前身,作为我军在南疆战火尚未彻底熄灭时就组建的老资格特战单位,近年来当然也没有放松准备。
除了直接展开作战任务之外,根据具体环境需求,特战部队往往还要在人数受限的情况下,完成战场侦察、火力引导、情报搜集、破障开路等一系列任务。在个别情况下,他们还要承担起常规作战部队难以达到、甚至无法达到的重要作用。

“特战,就是特别能战斗”。尽管围绕这句话是否绝对正确,网上一直有着争论,但对于黄鑫连长这样的特战尖兵,用这五个字来评价他,绝对正确。(作者署名:扬基帧察站)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