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船厂又一艘新舰下水 首创一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新浪军事

中日新型AIP潜艇性能孰优孰劣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
近年来,中国“下饺子”的速度不禁让外界叹服,尤其是在2015年之后,我国造船厂的建造工作几乎一直处于饱和状态,根据推测,目前052D和055驱逐舰至少有6艘正在建造,还有一艘航母正在接受舾装工作。当然,中国不仅要推进军舰制造,也要让民用造船业齐头并进。近日,江南造船厂突然传出喜讯,又下水一艘新舰。
9月12日,有相关网站报道: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正式在上海顺利下水,预计会在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从此为多年单枪匹马,独自撑起我国南北极科考的功勋船“雪龙号”增添一名新兄弟。值得肯定的是,这是继“雪龙号”第一艘国产破冰船,打破多年来国外垄断我国破冰船领域的格局。
要知道,第一艘“雪龙号”是在1993年从乌克兰引进,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是我国唯一能在极地冰区航行的船舶,也是我国唯一能进行极地科学考察的船只。为此,各国可不止一次在我国面前班门弄斧,认为中国只能引进他国产品,如今随着“雪龙2”号的问世,相信没有谁敢质疑我国的能力了。

“雪龙2号”北极航行示意图
据了解,“雪龙2号”船长122.5米,排水量约13990吨,续航能力达到2万海里,自持力60天可载员90人。在科学考察装备上,“雪龙2号”实现了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科研人员可以展开多方位的综合调查观测,在设计上,“雪龙2号“为其创造了更多的便利。更重要的是,“雪龙2号”突破了两大最新。
其一是采用双向破冰船设计。全球首创,据说这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一般情况下,破冰船由船艏向前破冰,只要较厚冰脊转向时,就容易被卡住难以突破,但“雪龙2号”可以用船艉来解决,利用船艉的两个大型吊舱推进器,实现360度自由转动。同时,该舰能以2节至3节的航速在1.5米冰厚和0.2米雪厚的环境中破冰航行,甚至可以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冰脊,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全球航行能力。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
其二便是智能化。“雪龙2号”安装了一套集智能航行、智能能效、只能船体、只能机舱的综合平台,在船上安装设置了7000多个智能感应“神经系统”,即使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也能及时收到相关信息,这一些列装备都彰显了该舰的更智能化,科技含金量更足。有专家表示:我国首次在破冰船上加装智能机舱系统,未来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极地科考破冰船之一。
此外,我国专家透露:对于中国来说,拥有一定破冰能力的极地船是必须的,而“雪龙2号”只是中国发展极地科考船的一个开始,未来是否要建造核动力破冰船还需进一步考证,不过中国要想在冬季通过北极航道往回运输液化天然气,核动力破冰船或许是最佳的选择。还有专家认为:依照我国极地科学事业的需求,离建造核动力破冰船应该也不远了。(作者署名:前沿哨所/秦龙)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