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我国在该领域终于取得新突破 守住潜艇“生命边界”

新浪军事

关注

中俄东方2018军演能互相学到啥

作为海战中至关重要的一款武器装备,在海军建立伊始潜艇的建造就格外受到重视。但是潜艇的建造却并非那么简单,尤其是潜艇的外壳,看上去比较容易其实非常麻烦,毕竟不是整体锻造,因此最初这样的超级工业成品很多国家都没有能力研制。潜艇外壳之所以建造麻烦,主要涉及到耐压壳体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潜艇在深入深海之后可以承受的深水压力,并且具有良好水密性的艇体。据媒体消息,上世纪的时候中国海军一艘新型潜艇下潜至230米水深的时候,壳体就发现变形从而不得不浮出水面。当时,由于我国的耐压壳技术不过关,因而才会有很大制约。

可以说,耐压壳体在深海所承受的压力边界就是“生命边界”,为了解决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我国海军某军代室军代表就把耐压壳体监造作为重中之重,从第一块钢板进场复验、下料切割刀艇体成型,全方位深入潜艇外壳的制造过程,守住潜艇的“生命边界”

在军工制造领域内,潜艇的耐压壳、发动机叶片、坦克炮管的炮钢,被誉为三大最难制造。那么,既然不是整体锻造而成,潜艇的耐压壳体是如何制造呢?事实上,耐压壳体是使用卷板机像制造钢管一样,将两块屈服度的钢板卷成半圆筒然后焊接在一起,这就形成潜艇的耐压壳了。

最初,没有能力研制该技术的国家中,军事强国美国也赫赫在列。有消息称,美国目前依旧采用的是瑞典的大型卷板机,才解决了“俄亥俄”级潜艇12.8米耐压壳的问题。在该领域,中国海军军代室一直尝试创新,终于在近日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

潜艇作为深海作战利器,不仅需要保证极强的作战能力,同时还要保证艇员的人身安全。近年来,我国军代室在耐压壳材料监管上建立了一套全方位覆盖、全流程可追溯的管理体系。并且自主研发了“焊接质量数字化监督系统管理平台及监控终端”,主要就用于对耐压壳体焊接的质量监督。

据官方消息称,这种一次耐压壳圈焊接技术的应用,不仅将焊接缺陷大幅减少,同时时间也压缩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在国外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英国媒体早前曾报道称,中国自主研制的039C型潜艇与“前辈”最惹眼的不同,就是在外壳的设计上。

有消息称,我国已经研制出直径9米的大直径、高强度潜艇耐压壳体,比旧耐压壳体相比直径增加了50%。这样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用单壳体取代双壳体的建造结构,从而大幅减轻艇体重量、降低噪音、增加有效空间。

如今我国军工制造技术不断进步,舰艇建造基础工业也取得了极大进步,一些新工艺、新材料的问世,将有效完善曾经的不足,从而满足现代舰艇的技术要求。(作者署名:前沿哨所/叮允)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热门评论

艾尼倾情 2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广东
回复TA
兔宝他爸要勇敢 0
广东深圳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