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美俄曾向中国推销远程空空导弹 最后为何都遭失败

新浪军事

关注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根本宗旨,如何从残酷的对抗中生存下来,这就是军事家的唯一追求,从技术角度来说,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简单到无法让人相信。

战胜敌人的最简单办法就是:提高武器射程,让敌人鞭长莫及。这一点可以从人类的战争历史可以看到,比如一骂不如一拳,一拳不如一腿,一腿不如一棒,一棒不如一刀,一刀不如一枪,一枪不如一箭,一箭不如一炮。

人类历史的进步,从武器的射程就可以看出,刀枪在2-3米起作用,弓箭可以达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火炮可以达到几十公里,导弹可以远达半个地球。

腿长就是好,一脚远远踹飞

由于射程有巨大的好处,所以全世界的战斗机都在不停升级导弹射程,从机炮的200米变成红外格斗导弹的5公里,雷达制导导弹的50公里,冲压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的120公里,不断进步,而且还看不到停滞的迹象。

任何国家购买战斗机,都会特别在意的一个参数:导弹射程。

中国能从俄苏35身上学到什么?

全世界导弹射程最远的战斗机,就是美国的F14,和俄罗斯的米格31,这2款战斗机都装备了口径最大最重的火控雷达,而且也配备了射程最远的重型导弹,在美国和俄罗斯都撑起了一片天。

说起来中国和这2款“神器”,缘分还是不浅,美俄前后都向中国推销过,最终却一无所获,和中国空军擦肩而过,这究竟怎么回事呢?

多年差点美梦成真,当然了兜里没钱,只能是个梦

F14是美国70年代以来最强悍的远程导弹战机,世界最强确实好不夸张,飞机可以对200公里轰炸机发动攻击,火控雷达可以同时跟踪24个目标,同时打击其中威胁最大的6个,俄罗斯的图26轰炸机编队偷袭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编队,最好祈祷不要遇到F14,遇到F14就是死路一条。

图26发射超音速反舰导弹,巨大的弹头和动能,航母挨了一发就要重伤

F14首创的多目标跟踪,多目标同时打击能力开创了历史,而且不死鸟导弹首次采用主动雷达制导,也成为领先20年的时尚,在F14退役之前,一直是全世界最强远程空空导弹。

不死鸟导弹,部件技术先进,伊朗人拿到手,40年舍不得放弃,最近终于国产了

上世纪80年代中美蜜月期,面对中国这个庞大体量的准盟友,美国人开放F14和F15,F16,随便看,当然也随便卖,只要有钱都可以,当然,最大的问题是:中国实在没钱,看一眼,流满地口水,回家了。

历史总是很神奇,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美国人翻脸了,走了,俄罗斯来了,向我们推销类似款旗舰机-这就是俄罗斯的远程大杀器米格31,能对付美国B1B轰炸机和战斧巡航导弹,飞机史无前例采用了相控阵雷达,重量接近2吨,天线口径1.4米。

米格31装备当时世界最大口径雷达,看起来很吓人

最终经过一番调查,这是一款吓人的山寨货,飞机飞行性能非常了不起,高空超音速作战半径高达720公里,确实无敌,这一点继承了米格25的血统确实给力。

这款雷达发现敌机距离100多点公里,但是跟踪距离只有60公里,由于配套导弹需要额外的照射器,照射器作用距离45公里,实际射击不超过40公里射程,而美国不死鸟导弹,实验射程多次超过100公里,天差地远。

俄罗斯的R33导弹,长相很像不死鸟,但是性能差的比较多

但是,魔鬼都在细节中,俄罗斯的配套雷达和导弹性能却不像想象那么好,导弹重量接近半吨,但是射程不到50公里,非常的惨,而且外表虽然和美国神器不死鸟导弹类似,但是性能差距很大,继续采用容易受干扰的半主动雷达制导,而不是不死鸟原版的主动雷达。

从苏27战斗机980公斤的N001雷达到米格31战斗机的2吨雷达和半吨R33导弹,都被落后的电子工业吃的死死地,真是奇耻大辱。

俄罗斯人一直做不出不死鸟导弹这么小气的雷达,坑死了米格31

中国面对这2款世界最强远程导弹载机,精装版买不起,山寨版看不上,最终只能靠自己一点点努力,终于开发了霹雳12,霹雳15,霹雳17等大杀器,最大射程也远超不死鸟,实现了超越。(作者署名:大水)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热门评论

QQxianren18 7
不要脸瞎便
河北秦皇岛
回复TA
xq_80 6
当年应该砸锅卖铁买F14,F14比F15更加强悍,而且变后掠翼技术可以帮助中国研发类似图22M3的轰炸机,一举数得。而且F14作战半径足够远,就算是陆基也是一款非常强大的远程空优战机。不死鸟导弹有个缺点,就是挂弹起飞如果没发射,降落前要抛弃导弹,这浪费当时中国接受不了。
浙江宁波
回复TA
用户6414981887 5
中国目前空空导弹射程最远的已达550公里,世界再找不出第二个国家有这货。
广东广州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9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