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潜艇什么样 防务展上一次就推出三款新型号

新浪军事
吃苏联老本的俄罗斯国防工业,只剩下潜艇技术和战略导弹技术暂时充门面。潜艇技术也因为长期缺乏投入走了弯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拉达级常规动力潜艇的二号艇在时隔12年以后下水,9月20日,喀琅施塔得号潜艇在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隆重下水。

拉达级是目前俄罗斯最先进的常规潜艇,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单壳体的结构设计,与使用双壳体结构的基洛级常规潜艇相比,拉达级的排水量更小、内部空间更大,机动能力更强。
单壳体潜艇的最大优势是能够显著的降低排水量。最明显的例子是苏联的6艘台风级战略核潜艇,为了能搭载20枚R-39潜射弹道导弹,这艘巨兽采用了独特的双耐压壳,艇体由两个并列的小耐压壳组成,水下排水量高达4.8万吨,相比之下,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排水量仅有1.8万吨,却能搭载24枚三叉戟2D5型导弹,吨位小了很多,火力却比台风级强大。台风级核潜艇的艇体雄伟,能力强悍,获得了各国军迷的一致好评。然而军事专家确认为台风级就是技术不足吨位凑的典型产物。

单壳体潜艇的第二个巨大优势是速度快。在耐压舱室容积相同的前提下,单壳体艇的湿表面积最少。湿表面积越大潜艇在水下与水接触的面积越多,摩擦阻力也就越高。摩擦阻力在潜艇总阻力占比84%左右,双壳体潜艇湿表面积大,阻力也大,水下快速性差。而单壳体艇浸湿表面积小,水下快速性也最佳。对于潜艇来说,水下高航速指标有着重要意义。


英国为何在大国之路上越走越窄
目前我国现役的常规潜艇力量,包括俄罗斯进口的基洛级877型,基洛级636M型,国产的039A/B系列常规潜艇,这些潜艇均采用双壳体设计,排水量巨大,都在3000吨以上。而西方具有同样技战术性能的单壳体潜艇的排水量只有2000~2500吨之间。我国的黄海和东海都在大陆架上,水域很浅,平均水深100多米,这种环境十分不利于大型常规潜艇作战,而在水深较大的南海,却是核潜艇作战的理想水域。所以,我们海军需要一种能够在近浅海水域作战的比较灵活的常规潜艇,这样就必须采用单壳体结构设计。

039B系列常规潜艇,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常规潜艇,但由于吨位过大的原因,却不能成为最适合我国海军的常规潜艇。更适合我国海军的常规潜艇,应该是一款采用了单壳体设计,排水量较小,航速更快、更加灵活的常规潜艇。早在2013年,就传出中国要引进俄罗斯的达拉级潜艇,当时有媒体分析这可能是中国海军计划转向单壳体潜艇结构体制。达拉级的最关键改进就是放弃了双壳体设计、转向单壳体潜艇。由于此前我国对单壳体的设计还并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的确存在从俄罗斯进口拉达级常规潜艇的可能。不过,这个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越来越小。

在2017年泰国的防务展上,中国公司一口气推出了三种单壳体常规潜艇,这说明我国已经掌握单壳体潜艇的相关技术,且有足够的信心为国际用户提供合格的产品。从我国企业为外界推荐中国设计制造的单壳体潜艇一事,表明中国在该领域的研发正在不断推进。预计未来将会很快就可以看到中国海军开始装备采用的单壳体设计的新一代常规潜艇。掌握单壳体技术之后,我国也必然将其应用到未来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上的。

对于实力迅速增长的我国海军来说,我们潜艇部队未来的主要发展方面应该是以核潜艇为主,常规潜艇为辅。未来我们海军的核潜艇部队主要作战任务是进行远海作战、伴随航母战斗群活动以及掩护我国的战略核潜艇。而近海防御的任务则应该交给采用单壳体设计的新一代常规潜艇。(作者署名:科罗廖夫)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