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已有东风31为何还保留老东风5 液体导弹便于补充

新浪军事

从印度购俄军火看中巴军事合作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作为我国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国内外关注,特别是随着东风-31、东风-41等使用固体燃料的固体导弹服役,我国战略打击能力更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相较于使用液体推进剂的东风-5,东风-31使得我国火箭军的机动发射和生存能力大幅上升。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研制出了东风-31固体燃料弹道导弹,但几十年过去,使用液体推进剂的东风-5系列导弹非但没有退役,反而衍生出东风-5B、东风-5C等新型号,那么,液体推进剂弹道导弹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已经装备了更加先进的固体导弹的火箭军念念不忘呢?

实际上,相较于固体导弹,液体推进剂导弹有着几个非常明显的缺陷,首先是液体导弹由于重量过大,不能像固体导弹那样可以使用发射车进行机动发射,只能放置于固定的发射井内,在间谍卫星越来越先进的今天,这些固定的发射井暴露的概率越来越大,一旦发生核大战,液体推进剂导弹发射井将率先被敌方摧毁;其次,液体导弹所使用的推进剂腐蚀性强,剧毒,无法长期保存,几个月就要更换一次推进剂,维护保养成本很高,对官兵的身体也有一定危害;最后,正是由于需要时间加注推进剂,而固体导弹的固体燃料早在出厂时就装好了,液体导弹的战时反应比固体导弹迟钝很多,很难对敌人形成突然打击的效果。

基于上述几大缺点,液体导弹一直饱受争议,但这并不意味着液体导弹就是银枪蜡烛头——中看不中用。液体导弹之所以能活到今天、继续在火箭军服役,是因为它比冲更大,也就是劲大、射程更远。根据已经公布的资料,东风-31的射程在10000-12000公里,在我国本土发射时,依旧不能完全覆盖美国本土,且全射程下的有效载荷仅有1000千克,只能搭载2-3个分导式核弹头,而东风-5C的保守射程也接近了14000公里,载荷4000千克以上,可以说,在威慑力上,一枚东风-5C抵得上四五枚东风-31。即使在俄罗斯这样的核武器大国,主力仍然是“撒旦”这样的液体导弹。

同时,固体导弹所使用的固体燃料也存在着加工难度大的问题,很多工序并不能由机器完成,需要人工雕琢,生产过程繁琐,而液体推进剂则更加易得,便于补充。更何况,我国现役的东风-5系列洲际弹道导弹距离寿命到期还有二三十年,现在就退役,不显得太浪费了吗?从成本角度出发,升级保养这些东风-5可比购买新的东风-31划算多了。
固体导弹和液体导弹各有优劣,但随着固体导弹技术越来越成熟,笨重的液体导弹离淘汰也越来越近了,说到底,未来战争打得就是一个效率,反应不够快、生存能力低下就是一众液体导弹的原罪,在强调速度和机动性的固体导弹面前,液体导弹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作者署名:谷火平)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