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舰现代化改装要多久?周期或比新建舰艇还要长

新浪军事

中国海军为何放弃“以俄为师”
随着现代媒体及手机照相技术的日益发达,各类武器装备的曝光程度也越来越高,比如新舰的建造和改装等工程,要完全不为外人所知几乎不可能,如中国海军的新舰建造、舰艇的现代化改装等总会被军事爱好者拍摄到并进行猜测和讨论。而有个观点认为,中国海军舰艇的现代化改装的周期实在是太长了,动辄需要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此文将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既为何舰艇现代化改装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些时间周期内,具体都进行了哪些工作。

舰艇现代化改装通常是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对舰艇装备进行改装的工程,具有应用新技术快、费用低、收效大的特点。舰艇现代化改装用较低的成本来寻求作战能力在合理可能的范围内实现最大化。舰艇改装按改装目的分为性能改装和用途改装,按改装时机分为平时改装和战时改装。舰艇性能改装是提高改进舰艇性能的改装,又分为现代化改装、一般性改装和换增装。现代化改装主要是用新的技术装备对原有的电子武器系统进行更新,实现舰艇的现代化。对舰艇进行现代化改装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提高舰艇作战能力的方式,如美国上世纪60年代后期建造的“蓝岭”号指挥舰,在历经数次现代化改装后,至今仍在服役,堪称“老爷舰”。
中国海军也始终对舰艇进行持续的现代化改装,这是一个常态化的工作,通常在舰艇服役期内舰艇进行一到两次较大的现代化改装,比如在最近数年内就对112舰、113舰、167舰和136舰等驱逐舰进行了较大的现代化改装,以提高这些服役中期舰艇的作战能力。现代化改装通常要用新的电子武器系统替换老的系统,故此改变最大的是舰艇的作战系统,由此对舰艇的结构和总体布局也要进行改动,如中国海军167舰拆除了前甲板上的AJK02斜架发射装置换成AJK16垂直发射装置,不但要拆除原相关的01甲板,还需要对主甲板进行大开口,故此对舰体的结构强度要求极高。舰体现代化改装通常都结合计划修理一并进行,大型现代化改装工程因其涉及范围广、施工工程量大,故此都是结合舰艇中修进行。

中国海军舰艇现代化改装采取与新造舰艇相同的设计、施工、试验程序,但又多了对原舰勘验的步骤。其它如综合论证、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生产设计、试验试航以及签订总合同、设备采购、系统联调、舰员培训等,均遵照新造舰艇的正轨程序流程执行,改装后的战术技术指标必须依据军方下达的《研制任务书》或《研制总要求》进行设计;而改装的周期、节点和交付时间也必须在总合同中明确,经军方与工业部门双方签署认可后成为具有法律效率的文件。但为何舰艇现代化改装总给人一种进度迟缓的感觉呢?这种感觉的直观依据就是改装的舰船往往在改装船厂停靠很久而没有什么较大的进展,对比新造舰艇的速度似乎比改装舰艇要快的多。
其实这里有个误区,新造舰艇与进行现代化改装的舰艇的终止点是一样的,既以交付为终止点,但两者的起始点则完全不同,新造舰艇起始点以开工为准,而改装舰艇的起始点以舰艇进厂为起始点。新造舰艇在前期有大量的内场作业,如分段和总段的制作,只有到了船台(或船坞)合拢阶段才可能为外人所见,改装舰艇从上报停航至进厂后即停靠在码头,给人的直观感觉不同。比如建造与改装周期同为三年,改装舰艇以完整形态在船厂停靠三年,而新造舰艇约有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内场施工而不见其踪影,直至大合拢后才具备轮廓形态,使人产生进度快的错觉。

如前述所言,进行大型现代化改装的舰艇都是与舰艇中修结合进行,这么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极大降低修理工程与改装工程两者之间的重复性工作,比如舱内设备进出舱需要开辟通道,修理与改装结合后则不必重复开辟通道;再比如修理需要进船坞维修水下设备,而改装也需要对水下设备诸如换能器等传感设备进行更换或新装,两者可以合并成一次进船坞即可解决。结合中修进行现代化改装的舰艇,在设计难度与施工难度上都较新造舰艇繁琐,绝非简单的什么武器先进就装上舰的堆砌式设计,必须针对原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此与生活中二手房比毛胚房装修更繁琐的情况有雷同之处。此外,现代化改装的舰艇在前期必须等待修理工程,这阶段只能进行诸如舱室改造和基座加工等基础性工作,并等待改装设备生产完毕交付后才能上舰安装。(作者署名:军武报道/pop3)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