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B矢量技术落后美俄20年?其实三者处于同一水平
连拍再现歼10B眼镜蛇落叶飘
有一个概念必须弄清,飞机的仰角和迎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仰角,指飞机的纵轴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通俗说看机头抬起多高、上扬角度多大。迎角,迎角看机翼前进方向和翼弦的夹角,通俗讲就是相对气流和机翼弦线的夹角,也称攻角。我们平常说的大迎角、大攻角指的是后者,而不是仰角。
所以,一架飞机起飞时,头可以抬起很高,但迎角却很小,仰角和迎角没有必然联系,迎角和只和飞机的姿态有关,和机头抬起多高无关,同一仰角下可以有不同的迎角。譬如欧洲双风战斗机最大迎角是28度左右,歼10最大迎角是24度左右,这里指的都是迎角,也即攻角。
而飞机的机翼升力与迎角基本成正比,迎角增大升力也随之增大,然而当迎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临界迎角),升力反而开始急剧下降。当迎角超过临界点,流经上翼面的气流发生严重分离,形成大量紊乱涡流,导致升力急剧下降,飞机减速,顷刻静止,然后迅速下坠,机头下俯,这种现象称为失速,此时若无法改出,飞机会进入失速螺旋。所以,迎角和气动布局有直接关系,迎角大,升力系数高。
迎角是重要的飞参之一,迎角数据由飞机的大气数据计算机给出,一般在机身侧面会有一个迎角探测器。飞行员必须让飞机在一定的迎角范围内飞行,所以大部分战机机舱内都有专门的迎角表,还有失速警告系统,当实际迎角接近临界迎角,失速警告系统即发出告警信号。
当飞机加装了矢量发动机后,通过改变喷口方向,可快速改出失速状态,而矢量发动机还能利于战机短距起降、急剧转弯,原地转向,而翻滚、横滚、眼镜蛇机动、直升机机动(落叶飘)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也可得心应手,轻而易举。
矢量版歼-10B在珠海航展上,大秀了眼镜蛇、落叶飘等超机动后,引起了一些军事专家的关注,其中澳门国家军事学会会长黄东就表示,在技术发展上仍落后美俄20年。
更有人说,美国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在F-16、F-18等机型上展开矢量推力喷管的试验,俄罗斯的三翼面苏-37验证机在1995年就开始测试AL37FU推力矢量喷管了。事实不假,美俄两国的确在20多年前就开始验证推力矢量技术,但只是时间领先。但说技术上落后20年,这就值得商榷了。
无论是当初F-15、还是F-16,以及俄罗斯老苏-37的矢量喷管,当时都没有集成到飞控系统内,还需要飞行员手动干预,而歼10的TVC喷管已集成了飞火发一体控制系统中,不需要飞行员干预,而目前世界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美国的F-22。
歼-10B的这款矢量喷管晚出来了这么多年,必然有它的后发优势,我们瞄准的是美国的F22上面的飞火推一体控制技术,歼-10B的TVC喷管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轴对称矢量喷管(AVEN),具有全向偏转,重量轻、推力矢量损失最小等优势。
单纯从时间上我们比美俄晚,美国第一次用AVEN式喷管是1993年,俄罗斯的AVEN是2003年,时间上分别晚了25年和15年,但这些年来美俄的TVC技术并没有多少实质性进步。
而现实情况是,包括美国的F-15、F-16、F-18,欧洲的台风、阵风、鹰狮等战斗机,都没有加装矢量喷管,三代机中只有俄罗斯的S-30SM、苏-35加装了矢量发动机,但技术都比较落后,苏35的矢推是发动机喷管整体偏转,重量非常大,到了苏-57的产品30发动机时,才改成了跟歼10B验证机类似的内部扩张收敛段偏转,平常我们只能看到喷口最外部的整流片,而内部真正要紧白色调节片是看不到的,而它才是控制气流直径的。
所以,歼10B矢量验证机采用的TVC喷管和俄罗斯的产品30矢量发动机是同一技术水平,所以技术上中美俄三国已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了,歼-10B的TVC喷管虽晚,但技术起点高,一步赶上了美俄,是跨越式发展。(作者署名:007防务)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