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中国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完成技术验证 或将用于歼20

新浪军事

关注

近日有关媒体报道中航集团专程型号总师刘乐泉同志的先进事迹,文中首次提到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研制进展,国产新一代发动机已经进入“关键技术整机验证阶段”,为歼-20改进和发展新一代战斗机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文章内容来看,国内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已经经过了前期技术预研、部件试制、核心机研制等阶段,进入到验证机试验阶段,应该说这个进度还是非常快的,出乎外界意料。

中国离发动机强国的路还有多远

我们知道战斗机主要依靠空气动力优化来提高性能,不过到了第四代战斗机,战斗机设计者感觉凭借单一手段再次扩展战斗机飞行包线已经非常困难,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才能继续对战斗机性能进行升级,其中最关键就是发动机性能,对于发动机来说,战斗机许多方面性能自相矛盾,巡航阶段需要发动机省油,以提高航程和作战半径,在空战之中又要求飞机具备较好高空高速性能,但是现在使用的发动机涵道是固定的,不能改变,很难兼顾两者之间的性能,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涵道是可变的,发动机可以在涡扇、涡喷发动机之间进行转换,从而战斗机能够以最佳状态执行任务,有效提高了战斗机作战能力,国内外航空工业特别是航发技术人员都认为下一代发动机应该是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就是这个原因。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笔者注意到文章之中提到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重点攻克了“高负荷、高效率、高稳定压气机”、“高升温、高稳定环形燃烧室”、“高耐温、高效率涡轮气动和冷却”等技术,并且广泛采用了新材料、工艺,解决了核心机部件匹配技术,从一个侧面表明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已经完成前期技术预研、部件试制和核心机研制,进入发动机技术验证机研制阶段,同时它也表明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气动设计更加先进、结构也更加简单,推力更大、重量更轻。

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YF120变循环发动机,它的结构就比F119要简单

从国内外航空发动机发展来看,结构简化是一个趋势,F110、FWS-10等三代发动机普遍采用3级风扇加9级高压压气机,AL-31F则是4级风扇加9级高压压气机,到了四代发动机结构就进行了简化,F119涡扇发动机采用了3级风扇加6级高压压气机,至于未来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还会进一步简化,一般认为只有2级风扇加5级高压压气机,结构简化,发动机部件减少,但是空气流量、增压比等指标不减反增,结果就是发动机单个部件负荷迅速增加,所以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将高负荷、高效应技术放在技术攻关的前列,另外发动机燃烧室要求高升温、高稳定,高压涡轮要求采用高效率冷却系统,这些要求蕴含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具备更高燃烧温度,以提高发动机推力,不过这样意味着高压涡轮需要承受更高的温度,对于高压涡轮材料、工艺、冷却系统提了更高要求。

除了气动设计之外,发动机升级也是下一代战斗机技术进步关键

综上所述,可以推测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已经完成核心机试制和测试,通过增加风扇、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等试制成了技术验证机,进行前期技术验证,可以说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已经正式进入了整机阶段,成果可喜可贺,不过我们也要清楚看到,技术验证机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前面道路充满曲折和艰险,例如发动机需要验证整体设计是否与理论计算相符合,推力曲线是否与预期一致,除了地面试车之外,还要进行高空模拟试车、空中试飞等等一系列测试,即便研制顺利,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实用时间也不会早于2030年,因此我们既要坚信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一定会鹰击长空,更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刻苦攻关,坚实认真,才能取得胜利。(作者署名:小飞猪观察)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延伸阅读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踏浪飞鸿 270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个好消息,是国产发动机能够与国际最先进技术并驾齐驱的标志!希望从此开始,20年内,中国在航空、航天发动机方面能够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
河南开封
回复TA
中国龙首 102
既要积极进取,又要稳扎稳打,有苗不愁长,希望中国动力海陆空取得全面进步,希望核动力尽早突破核心技术。
北京
回复TA
中国龙首 79
但愿核动力早日出现在中国航母上。
北京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916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