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飞豹”30年前成功首飞 曾在猪圈改的试验室里测试

新浪军事

关注

我南部战区飞豹携弹跨昼夜飞行

大约因为在30年前亮相范堡罗航展(比首飞还早几个月)的那个模型的缘故,很多老军迷都知道歼轰-7当年曾经有过轰-7之名。不过在这个轰-7之前,在国产轰炸机起步的地方——担负轰-5仿制生产和轰-6早期试生产任务的哈飞122厂,还曾经琢磨过一个更老的轰-7。

前两天就着轰-6Ⅰ这口醋,给大家下了盘当年轰-6换发改型故事的“速冻饺子”,其实对更早批量装备的伊尔-28/轰-5,部队也琢磨过换发的想法。60年代初,空军的想法还十分简单粗暴,就是把涡喷-5甲换成推力更大的涡喷-6甲了事。到了1965年,122厂索性综合空军对伊尔-28使用的意见,搞了一个在轰-5基础上全面改进的轰-7方案。

由于此时空军要求,新一代轻型轰炸机需要具备迅速脱离战区的能力,因此轰-7也不合计什么无加力了,直接两台涡喷-6走起。但把歼-6的动力系统用在轰炸机上,即使是一架轻型轰炸机也明显不够用。虽然通过采用中等后掠角机翼,使得设计指标达到了高亚音速,但涡喷-6推力不足的问题,始终让空军感到不满。加上政治因素的影响,老轰-7最终下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顺便说一句,在老轰-7方案处于国防科委、空军和122厂等单位就其指标“踢皮球”的阶段时,606所曾在涡喷-6无加力型的基础上加装后风扇,设计出了涡扇-5发动机,能够有效延长轰-5的航程。1970年,涡扇-5在一架轰-5上进行了多次测试,由于后来轰-5确定不再改进发展,换发计划也就取消了。

帝国的遗骸,终究比不过帝国的现货

1975年,和整个国家一样,航空工业也进入了全面整顿时期。以一年前的西沙海战中暴露出的,我军战术航空兵严重缺乏海上打击能力问题为切入点,在国防科工委组织的军备发展会议上,空、海军代表正式提出了发展新型歼击轰炸机的想法。但当时除了“超音速、大航程、大载弹”之外,尚无更明确的指标。

散会之后,海军于1975年11月8日,空军于1976年3月1日,分别提出了名为“海军导弹攻击机”和“强5飞机后继机”的两本技战术指标手册。1976年6月,国防科工委牵头在北京饭店召开会议,除原则上通过了海空军两型飞机应统一机体设计的原则之外,还确定了沈阳601所、西安603所和南昌320厂参与方案竞争。

由于当时还在忙于下一代制空战斗机歼-13的方案论证,601所在歼轰-8方案(在一些资料中也被称作轰-8方案,因为上一代轰-8已经在1971年“9·13”事件后下马,不存在重名问题,具体待考)上主要走“短平快”路线,基于歼-8的机体和动力,加上借鉴F-4残骸弄出的第一阶段两侧进气布局,改善视野增设雷达,最后的方案基本可以理解为——双座+涡喷-7版(当时还没有涡喷-13)歼-8Ⅱ。

但这种凑合,使得三角翼布局+涡喷动力的歼轰-8,首先航程就不能满足空海军需要;其起落架布局限制,又导致其挂载尺寸较大的空地/舰导弹的潜力有限,所以就最先出局了。歼轰-8的两侧进气布局,结合1978年获得米格-23实物之后对进气道细节和折叠式腹鳍的参考,推动了后来歼-8大改(歼-8Ⅱ)的研制。

风洞试验中的歼轰-8,同时外挂8枚250kg炸弹和4枚500kg炸弹以及2个副油箱。歼轰-8利用双发布局形成的机腹空间多挂弹的想法,可能是借鉴了苏-24(早期也是三角翼布局)

南昌那边,当年从英国学成归来的陆孝彭老爷子,虽然最成功的型号是强-5,却一直有搞战斗机的梦想。由他主导的强-6方案,不仅是国内不多见的变后掠翼方案,也是三家方案中比较重视飞行性能的一个。该机采用和歼-9相同的单台涡扇-6发动机,主打低空高速突防,其新锐的外观赢来了不少赞许。

终于说到正主了,603所那边,其实有点“笨鸟先飞”的意思。因为在老轰-7下马大概三年之后,随着轰-6转入稳定生产,上级就让他们接着琢磨琢磨轰-5后继机方案。603所去空海军调研了一圈回来,正赶上1975年那场军备会议,在此期间他们提了4个轰-7方案出来:

方案1:放大强-5方案,采用两台涡喷-7作为动力,这个虽然不难造出来,但航程什么的估计也不比歼轰-8强太多,所以很快就拉倒了;

方案2:参考F-4,也采用涡喷-7作为动力,除了仍然采用下单翼之外,总体和日本F-1“支援战斗机”较为接近;但这种气动布局在国内还没有进行过充足的风洞测试,603所的技术储备比较薄弱;

方案3:参考F-16,采用翼身融合体+大边条设计,有些类似歼-13的两侧进气方案再优化版本,使用涡扇-6发动机,然而这东西在当时显然更造不出来;

方案4:参考英法联合“美洲虎”、南斯拉夫罗马尼亚联合J-22/IAR-93的设计,结合当时正在谈判引进的“斯贝”军用型,适当放大机体。

等到了解了空海军的具体要求之后,在603所这边看来,事情就更明显了:方案1用户肯定看不上,方案3用户要不起也用不着,那么以方案4为主,适当加点方案2的想法进去,应该差不多就是用户既满意也要得起的东西了。

所以尽管轰-7方案的提交比歼轰-8和强-6都晚一些(有资料称,在1977年年初提交的轰-7初始方案上,还存在很多“你们先看着办,反正具体的我们也没想好”的成分),但在1977年10月最终定标时,空海军都觉得,既然歼轰-8实在是有敷衍了事之嫌,强-6的变后掠翼又有点不靠谱,那么。。。。。。轰-7你就再活一次?

师夷长技而不得,岂因没钱避趋之?

603所获胜之后,其实也并没有后来型号竞争中,获胜一方常见的那种特别兴奋的情绪。毕竟后来的事实告诉我们,这是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全新研制并走完全程的型号,从方案到实机,不仅中间需要花费的时间和人力物力都难以估计,各种“不可抗力”更是对其命运有着决定性影响。

并座机不是不能做,但带来的阻力重量问题,以及很关键的弹射救生问题,都需要种种妥协才能解决

比如说都到这个时候了,空海军在“同一个机体,不同的梦想”这事儿上也没有达成一致。空军仍然要求采用并列双座布局,甚至对变后掠翼仍然有一定兴趣——不然陆老那边也不至于在竞标失败后,仍然带着一个小队伍,继续攻关变后掠翼技术,并于1989年完成了工程样机展示——可惜那时实在是为时已晚。

靠着科工委批准的“一机两型、串座先行”的技术原则,暂时按住了空军的这个要求,603这边紧赶慢赶,在1979年6月,制成了轰-7木质样机。海空军领导们赶紧前来围观一番,海军的意见相对小些,主要是对飞机的视野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空军则对飞机的体积问题和机翼设计仍有不满意之处,“‘狂风’已经出来好几年了,你们这个东西是不是有些落后啊”?

可以看出此时轰-7明显下垂的机头还是深受F-4的影响,机翼内侧挂点挂载的是当时最时髦的空舰武器——鹰击-1号(出口型为C101)超音速空舰导弹

都说洋人好,那咱就瞧瞧。1979年,总师陈一坚院士带队,603所成员随三机部代表团赴德国参观,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找MBB公司(“狂风”战斗轰炸机研制的总部)问问,能不能联合设计一个歼击轰炸机(其实直接买“狂风”的想法,当时已经出现了)。MBB也不含糊:成啊!核心技术咱不好卖你,你就交13亿美元(当时的21亿人民币)好啦!

当时航空口所有科研经费加在一起,一年也就几十亿,国家一开始给轰-7项目的经费更是只有5亿。。。。。。不过来都来了,看到MBB总部那一台台大型计算机,陈总做了个决定,咱们出个友情价,不干别的,就把当时轰-7的主要指标告诉MBB,再给他们一个限制条件,用两台“斯贝”军用型,看看MBB能折腾出个啥方案来。

德国人也是实诚,过了几个月,一个变后掠翼和一个固定翼方案就发到603所了。大家赶紧照着这俩方案做了模型,放风洞里吹吹,一看这德国人也不比咱们高明到哪里去,总体说来,德国方案机动性好些,咱们在航程上更长一点,姑且算是大差不差。

依靠变后掠翼和先进的航电系统,“狂风”IDS的低空突防能力较为出色

正当人民群众兴高采烈地准备进京汇报成果的时候,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引发的国防工业“大下马”,1981年3月8日,三机部召开会议,明确轰-7飞机由重点型号转为“量力而行”的缓办型号。空军这时候已经懒得管什么串座并座,直接去谈“狂风”IDS了,只有海军副司令员李景一如既往地以“茅台”热情招待了603所的汇报队伍。

经费停了,没钱新盖试验厂房了,此时飞机又要根据技术调整进行各种结构性技术试验,比如图中的简易强度试验室,就是在一座猪圈里面改建的

1981年6月,海军副司令员梅嘉生来到603所听取型号研制工作汇报。梅副司令明确表示:海军别的新机可以不要,就是要保轰-7;经费问题,海军将去找总参和张爱萍副总理商量解决。

航空兵出身的海军副司令员李景,是“飞豹”在海军中的坚定支持者

于是乎1981年下半年,一波又一波中央领导去603所视察,看到他们在配套单位已经停工的情况下,依旧孤军奋战,继续调整细化轰-7的细节,以提升飞机的机动性能(空军的建议从技术上说是没错的);还主动提出,只要型号不下马,再减少一点科研经费也没问题。。。。。。最终形成的汇报结果,直达上听。

1982年4月,根据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批复,轰-7再次被列为常规武器装备重点型号。有了专项经费的保证,603所终于可以放开一些手脚了。利用在德国学习期间学到的内容,轰-7在设计中首次应用了美军标规范进行计算,使得全机结构重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国内军机研制领域有着开创性意义。

通过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较为“新潮”的手段,“飞豹”研制时提出的“20年不落后”的理念,已经在逐步兑现其设计潜力中实现

此后尽管在1985年裁军前后,轰-7的试制经费问题,特别是配套单位的经费再次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但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和1988年南沙“3·14”海战,足以让决策层认识到航空反舰作战的重要性,因此相比1981年那次“量力而行”,这次最多只能算是波折了。

在轰-5基础上改造的“鹰”式试验机,验证了“飞豹”的雷达火控系统与鹰击-81空舰导弹的联调

飞豹冲天,夫复何憾?

1988年12月14日之后十年的事情,网上说得很多了。诸如首飞时就出现强烈震动,部分仪表被震掉;跨声速飞行时甚至出现了方向舵飞掉的重大特情;1996年8月,085号原型机着陆时翻扣坠毁,两名试飞员壮烈牺牲。。。。。。最终到1998年完成定型,同年参加珠海航展,1999年参加国庆阅兵。。。。。。对于一个研制阶段饱受先天不足影响的原创机型来说,10年的试飞周期不能算久。

靠着当初引进后一直油封的那批“斯贝”,在涡扇-9当时还未定型的情况下,基本型“飞豹”开始装备海军航空兵,成为我军当时最新锐的航空反舰力量

后来在唐长红总师率领的新一代“飞豹”人的努力下,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的歼轰-7A以更快更平稳的步伐,完成试飞定型,列装空海军部队形成战斗力。它们不仅在“航空飞镖”的舞台上,在俄罗斯主场打败了苏-24/34;更是在一次次战备值班和演习对抗中,证明了这个当年不被看好的型号的价值。

凭借原始设计赋予的出色挂载能力,歼轰-7A及其改进型AⅡ仍然是今日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对地对海精确打击力量的主力

在“航空飞镖”中与“飞豹”较量的苏-24/34,本质上是伊尔-28、雅克-28一脉下来的苏式“前线轻型轰炸机”的精神续作。而“飞豹”虽然在后来要求中加入了取代强-5的需求,但从根本上说,和本文开头讲述的老轰-7的定位——取代轰-5(在海军取代轰-5鱼雷型)仍旧是有延续性的。

由于该机公开较早,且当时国内过于缺乏先进战斗机,导致网上对“飞豹”的飞行和空战性能普遍存在一些过于高估的观点。既然定位并非与F-15E/苏-30相同,没必要对此太苛求

如今,对于具备制定多军种联合作战计划能力的参谋来说,歼轰-7A的几种主要外挂构型,及其对应的打击效能、作战半径等主要数据,早已是他们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基础。一个当年不入空军法眼的机型,能在今日充斥着三代机乃至四代机的中国空军中有此地位,夫复何憾?

战鹰,终究为战争而生。(作者署名:扬基帧察站)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