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俄预警卫星坠毁 上万战略导弹沦为废铁别想有效反击?

新浪军事

关注

随着新西兰上空划出几道绚烂的流光,俄罗斯“眼睛”系列红外预警卫星“宇宙-2430”在超期服役六年之后,终于回归地球的引力怀抱,在大气层中彻底烧毁。

当然,对于寿命有限的人造卫星来说,这一幕迟早都会到来,但“宇宙-2430”的陨落对于俄罗斯而言还有一层更深的严肃含义:至此之后,俄罗斯将无法掌控美国本土乃至大西洋的弹道导弹发射情况,失去对“末日”的宝贵预警时间。

曾几何时,苏联的“眼睛”系列预警卫星能在数个不同的轨道层面上组建多个“星座”,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高椭圆轨道卫星相互接力和协作,以确保掌控从东太平洋到大西洋之间所有的导弹和火箭发射信息。

而在“宇宙-2430”陨落之后,同样运作在高椭圆轨道上的红外预警卫星就只剩下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宇宙-2422”,此外再加上一枚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宇宙-2379”,这就是俄罗斯天基战略预警系统的几乎全部家当。

而区区两颗卫星,对于辽阔的北美大陆来说都根本不够用,更不用提核潜艇出没的两大洋了。

毫无疑问,“眼睛”系列预警卫星系统的名存实亡,对于俄罗斯核战略的威慑力无疑是当头一击:正是红外预警卫星的出现,使得首先使用核导弹发起突然袭击的一方不能够肆无忌惮,意图一击将对方的核反击力量全部消灭……因为完备的红外预警卫星群能够在导弹发射时就准确判断出发射的位置、数量、甚至是导弹型号,并提供超过10分钟的反应时间。

而这宝贵的几分钟时间,足够俄罗斯做出各种临战反应,比方说迅速组织反导防御,或是发起最大规模的战略核反击,而战略核反击“互相毁灭”的结果无疑对试图铤而走险的西方国家而言构成了极大威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付诸冒险。

但如果没有红外预警卫星的存在,陆基预警雷达留给俄罗斯的反应时间就只能以秒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层能否给出清楚命令都很难,就不用想什么有效反击了。

而必须强调的是,无论核武器系统和反导系统有多强,必须服务于人类,听从于人类命令是它的底线要求,而支撑起人类做出判断的基础之一,就是准确的信息和情报。

换句话说,无论俄罗斯的核导弹,乃至高超声速武器系统在性能上有多么惊人,它也不能越过俄罗斯军政高层的命令“自动”发射。而红外预警卫星,乃至整个预警卫星群的悄然陨落,已经极大地削弱了俄罗斯在核危机前的态势感知与命令下达能力。

打个形象点的比方,有这么一名拳击手,他的出拳力达千钧,一旦命中非死即伤,但很不幸他是个五米外人畜不分的睁眼瞎——任何对手几乎都能利用他的这一弱点击败他,而失去了红外预警卫星的俄罗斯,就是这个可怜的拳击手。

而更为严重的是,俄罗斯也已经几乎失去了“补盲”再发射预警卫星的能力:最后一颗“眼睛”预警卫星在2012年发射升空之后不久就因故障损毁,而该星是用苏联时期的零件拼凑而成,生产线早已停摆,而新造卫星更是遥遥无期……(利刃TO)(作者署名:利刃军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