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中国苏35神秘吊舱并非用于侦察摄像 内部大有乾坤

新浪军事

关注

随着我国空军苏-35战斗机迅速形成作战能力,关于该机的高清官方照片也大量出现在网络上,于是该机挂载的一种神秘光电吊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种吊舱在结构上非常紧凑,头部是一个圆形光学视窗,依稀能看到内部的光电传感器及其万向支架,吊舱截面为矩形,尾部上收呈楔形,整体长度仅相当于苏-35翼下挂架。

之前有人认为这是新型摄像吊舱,用于记录苏-35的实弹测试或在南海巡航中拍摄取证,但一架苏-35挂多个光电吊舱显然表明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因为“行车记录仪”有一个就足够了。目前看来这种吊舱很可能是某种电视制导空地弹药的训练弹。

2018年6月央视曾报道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黄长强教授的事迹,他率领团队刻苦攻关,研制出十多种型号的俄制导弹攻击训练弹,包括R-27、R-77空空导弹和KAB500Kr-U电视制导炸弹训练弹,为国家节约了大笔外汇并解决了在原装弹药训练弹上受制于人的局面。

其中的KAB500Kr-U是装备我国苏-30MKK的训练弹,但它并不是全尺寸训练弹,而仅仅是一个安装有KAB500Kr电视制导炸弹全套引导机构的吊舱。由于KAB-500Kr的电视引导头在选定目标后可自动予以锁定,所以仅需一个引导头就足以满足在战术训练中磨炼飞行员瞄准和锁定目标技能的需求。

在实现KAB500Kr-U国产化后,我国科研人员很可能借鉴该吊舱的设计思路,为满足苏-35装备Kh-29T电视制导空地导弹的需要,在没有原始设备可参考的情况下自行研制出该弹的专用训练弹,也就是那个神秘光电吊舱。

Kh-29(北约代号AS-14“小锚”)是苏联“闪电”设计局和“信号旗”设计局研制的一种近距空地导弹,该导弹有两种型号,分别是Kh-29L半主动激光制导版本和Kh-29T电视制导版本。我国空军在2002年随苏-30MKK的采购从俄罗斯进口了数量众多的Kh-29T,成为该机的主要对地攻击武器。

与美制AGM-65“小牛”空地导弹相比,Kh-29T的尺寸和重量更大(700千克),320千克的战斗部使其能够攻击更大型的战场目标和基础设施,如工业建筑、机场、仓库、桥梁和舰船等。该弹安装有Tubus-2电视导引头,能自动锁定飞行员指定的可辨别物体,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最大射程8-10公里,最小射程3公里。

对于部署在南海方向的苏-35战斗机来说,Kh-29T这种现成弹药将成为该机犀利的反舰和对地攻击武器并迅速形成战斗力,因此值得为该弹专门研制一种训练吊舱以节约实弹损耗和训练费用。而且从苏霍伊官方公布的苏-35武器挂载方案图看,该机可在翼下内侧四个重载挂架和进气道下方两个挂架上挂载六枚Kh-29T,这也与神秘吊舱出现的位置相吻合。(作者署名:阿姆斯壮)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热门评论

用户6174507860 4
厉害了我的国!
黑龙江绥化
回复TA
剑知 0
洗洗更苍白
江苏苏州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