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被披露造一枚火箭10多亿美元 但换别人只需要2亿

新浪军事
要说起那个在南德克萨斯博卡奇卡露天组装的“不锈钢水塔”,不知情者很难把它和未来人类的最大火箭BFR联系起来……但毋庸置疑,在第一台“猛禽”全尺寸火箭发动机到位装机之后,“不锈钢水塔”已经成为了完全体的StarShip测试机,即将在近日开始横向飞行和跳跃测试。
相比SpaceX研发团队的因陋就简和进度飞快,为NASA研制SLS火箭的“国家队”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LA)无疑相形见绌:2019财年SLS火箭拥有多达21亿美元的研发预算,但NASA得到的结果,却是SLS火箭的首飞又将再度延期。

图为“猛禽”液氧甲烷引擎已经到位的“StarShip”垂直起降测试机。
早在2018年,NASA总检察长方面就已经得出结论并警告波音和ULA,称SLS火箭的进度不足以在2020年上半年做好准备,以进行代号为EM-1的首飞绕月探测器任务。
但真实情况可能比NASA的预测都要糟糕:根据波音内部的消息显示,SLS火箭最早也得到2021年下半年才能“首发”,这已经较NASA的最早预期(2019年)晚了近3年。
而作为美国未来登月、外层探索乃至登火的重要阶梯,SLS的延期意味着所有战略都得“往后稍稍”,这对于NASA而言是几乎不可接受的结果。

图为原定在2020年中开始的EM-1(探索任务-1)大致示意图。
由此,趁着波音客机连续出事的风头,NASA局长在媒体面前公开放话称,如果美国重返月球的绕月探测器任务,也就是上文的EM-1任务无法如期在2020年中由SLS火箭发射,那么NASA将寻求一切令任务如期发射的手段,且不排除使用商业火箭来完成这次发射。
而考虑到美国商业航天市场足够成熟,能和ULA分庭抗礼的商业火箭仅有SpaceX一家,NASA的这一表态大有“ULA不行我就找SpaceX”的意思在内。

图为耗资数亿美元,为SLS火箭专门建造的静力测试台。
当然,NASA之所以如此“火大”也并不是没有原因: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波音领衔ULA开发的SLS火箭已经直接花掉了91亿美元,2025年前的总研发/制造预算更达到350亿美元——平均下来,单枚SLS火箭的发射报价将达到7-12亿美元。
相比之下,和SLS第一批次火箭性能“接轨”的目前全球最大的火箭SpaceX重型猎鹰发射报价不过2亿美元左右,二者价格真可谓天差地别,这也难怪NASA要扬言“换人”。

图为SLS第一批次(红框左)和重型猎鹰(右)两款火箭对比,二者其实相差无几。
不过,在“烧钱”的波音和ULA诸君眼中,无论SpaceX火箭性能如何强大,报价如何低廉,他们每年的这几十亿美元拨款依旧稳如泰山——早在数年前,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的游说家们便大言不惭地声称,SLS火箭为全美创造了多达三万余个就业机会,其中有全美各地超过1000个大小企业的密切协作……换句话说,波音和ULA如此硬气无非一点:就算美国不登月,这钱也该花!

图为吊运至试车设施进行测试的RS-25引擎,它曾经用于航天飞机,如今又要为SLS效力。
当然,如今的NASA说气话归气话,真要把SLS火箭这个投入百亿美元的项目“一脚踢开”,那美国国会和政界肯定不答应。如此一来,美国航天爱好者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已经形成:SLS火箭生产链存续,乃至于ULA的一己私利,已经彻底绑架了美国航天系统的整体利益,甚至是美国的国家利益。而如果不能摆脱这个系统内耗大、效率低的糟糕现状,美国登月计划的实施无疑要比五十年前更加困难成千上万倍。(作者署名:利刃/TONE)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