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公布印巴空战细节:俄制空空导弹射程缩水近半

新浪军事
印巴2·27空战已经过去三个月了,印度空军一架老旧的米格-21被击落。很多人都有疑问,就是印度空军的主力战机苏-30MKI怎么没有任何作为?近日,印度媒体抛出了一篇新的报道,终于详细“披露”了印巴2·27空战中印度苏-30MKI重型战斗机参战的情况。

据称,印度空军当时紧急起飞了8架战斗机拦截巴空军越境突击的编队,其中有2架苏-30MKI;但是这其实是巴空军的圈套,早已有F-16埋伏在空中,对印度截击机群抢先发射了多枚AIM-120C5中距空空导弹。印度战机仓促应战,完全处于防御态势,苏-30MKI凭借机动性和电子干扰躲过了一劫;但老旧的米格-21最终因为缺乏态势感知能力而被击落。

巴空军战机完成攻击后没有恋战,立刻撤退;印度空军苏-30MKI随即展开追击。然而印度飞行员发现苏-30MKI携带的R-77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射程不够,并不像俄罗斯方面宣传的那样可以打击远距离目标;再加上尾追攻击导弹有效射程本来就会大幅减少,因此始终追不上巴空军战机,构不成发射条件,最终放弃追击。

印度空军消息人士透露,此战中苏-30MKI所携带的R-77导弹理论射程有80公里,实际有效射程只有三四十公里,指标严重“注水”,令超视距迎头空战中的苏-30MKI处于绝对劣势。需要指出的是,空空导弹射程跟敌我机位置、速度等诸多音速相关,不是绝对数值;为了方便参考,在下文中都粗略取双机迎头射击时的有效射程来大致对比。


其实俄制R-77整体性能水平与美制AIM-120C相当;其采用了格栅弹翼,虽然末端机动性更好,但是飞行阻力更大,因而影响了射程,理论迎头射程超过80公里,实际有效射程不到50公里。即使是改进了火箭发动机后的R-77-1型导弹,射程仍只有60余公里。而美制AIM-120C7换装新的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改良弹道后,有效射程已经超过80公里。换句话说,俄制R-77导弹的射击包线和不可逃逸区都逊于美制AIM-120C。

印度空军早就明白R-77格栅弹翼所带来的优缺点,因此一直在努力发展射程更远、性能更好的空空导弹。不过印度航空工业实力有限,研制了14年的印度国产“阿斯特拉”中距空空导弹有效射程只有50公里不到,性能也不稳定,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堪用。印度空军只能将目光转向国外,其中就看中了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研制的“德比-ER”增程型空空导弹。

“德比”导弹本是一种紧凑的中近程空空导弹,兼顾近距格斗能力,尺寸仅比“怪蛇-4”格斗导弹稍大。以色列给“德比”导弹换装了新型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推出了“德比增程型”导弹,宣称有效射程估计达到70公里左右,高于R-77-1,接近AIM-120C7。然而其实“德比增程型”导弹尺寸并没有放大,能否达到这么高的射程指标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印度空军要想靠“德比增程型”来强化苏-30MKI是不现实的。


坦率地讲,印度空军最需要的,其实是像欧洲“流星”那样的远程空空导弹,有效射程超过100公里,足以压制巴空军所有战机。印度很快就将开始装备36架法国研制的“阵风”多用途战斗机,配套引进“流星”导弹也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不过,无论是“德比增程型”也好,“流星”也罢,印度空军战机仰仗的“长剑”始终依赖进口,一旦断供则立马丧失持续作战能力,很容易被卡脖子。(作者署名:烽火君)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