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只有9个国家能研发重型鱼雷 为何搞鱼雷比导弹还难?

新浪军事

关注

地球上能独立研制全系列鱼雷的国家,用十个手指头就能数完。目前能够研发导弹的国家不在少数,尽管很多国家自主研发的导弹性能比较落后,但至少也是把导弹研发出来了。相比起研发导弹,研发鱼雷特别是重型鱼雷的技术难度要高得多,摘的这个桂冠的国家也少之又少。研制鱼雷的技术难度很大,基本上从一定层面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能研制重型鱼雷的,基本上都是工业化底子很厚的国家,比如美俄中英德意日法。

目前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发鱼雷的国家,除了美、中、俄、英、法这五个五常国家以外,还有德国、意大利、瑞典、日本等极少数国家。对于剩下的国家来说,例如韩国、印度、南非、挪威和丹麦,可以生产鱼雷,但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完全自主研发鱼雷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技术门槛。

研发鱼雷的技术难度之高可能超过很多人的想象,鱼雷其实就相当于一艘非常非常小的潜艇,它本身也是由螺旋桨推进,使用舵控制上下左右的行进方向。它里面集成了推进系统、制导系统、探测系统等众多设备技术。加上鱼雷本身体积往往比较小,例如中国海军鱼-7型轻型鱼雷的长度只有2.6米,即使是美国的MK-48型自动制导重型鱼雷,长度也只有6米,重量约为1582千克,要在里面集成众多先进设备技术,无疑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鱼雷的动力系统首先就是一个大难题,如今鱼雷的动力系统主要分为热动力、电动系统两种。热动力系统具有推进快、射程远等优点,电动力则由于噪声小、隐蔽性高等特点。实际上,先进鱼雷的推进系统和常规潜艇的“AIP”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常规潜艇往往拥有几千吨的排水量,而重型鱼雷只有几米长,1吨多的重量,要在里面实现同等技术,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鱼雷的制导攻击也是一个大难题,毕竟在茫茫大海中,想要一枚鱼雷准确击中十多公里、数十公里外的目标绝非易事。受水下环境的限制,鱼雷也无法使用导弹上的各类制导技术,只能是另辟蹊径。如今鱼雷的制导系统有线导、声导、尾流自导等多种模式,每一种模式均有自己的特点,但毫无例外的都具有研究难度极高的特点。

以美军MK50鱼雷为例,这款鱼雷装备了融锂-六氟化硫兰金闭式循环发动机,性能比MK46鱼雷的奥托-2斜盘发动机有明显提升,它还装备有泵喷推进器,提高了推进效率和隐蔽性,并装备定向聚能战斗部,确保毁伤威力。仅仅是从这些字面上的描述,就足以看出鱼雷技术的复杂程度了。

鱼雷的制造等级太高了!机械部分的制造是根本绕不过去坎,唯有长期的工业化积累和工艺沉淀才能制造出来!并且它所使用的材质要普遍高于导弹,毕竟要到水下几百米去打击敌人舰艇,材质不好,设计不精,经受不住海水压力,自己就“粉身碎骨”了!

由于鱼雷特别是重型鱼雷技术非常复杂,导致它的造价极高,平时在训练中,各国部队都不会动用真正的鱼雷——“战雷”进行训练,而是使用所谓的“操雷”,“操雷”里面没有装备战斗部,取而代之的是铅块等配重物以及相关记录仪器,“操雷”在发射后将会模拟攻击目标的整个过程,达到训练人员的目的。等到训练结束后,“操雷”还需要进行回收,以供日后继续使用。从部队对待鱼雷的珍惜谨慎态度来看,也可以看出鱼雷究竟有多复杂了。(作者署名:科罗廖夫)

热门评论

用户135****1953 89
要分开看,不能一槪而论。飞机发射的鱼雷要容易的多,日本鬼子在鱼雷上加个木头片就能用。曾把美国的战列舰击沉不少。
黑龙江
回复TA
汤子曰2100 37
俄罗斯的核子鱼雷,简直是航母终结者!!
台湾新北
回复TA
无畏舰队 19
难造是一方面需求是另方面,鱼雷对付主要的是潜艇,潜艇还是少啊有9个国家能造不少了。
浙江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324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