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举办外骨骼系统挑战赛 士兵轻松搬起155毫米炮弹
“超能勇士—2019”单兵外骨骼系统挑战赛在京举行。
前两天笔者刚刚写过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展示的下半身动力装甲,没想到今天就看到了中国单兵外骨骼的新闻。
10月23日至27日,由陆军装备部举办、陆军研究院某研究所承办的“超能勇士—2019”单兵外骨骼系统挑战赛在京举行。挑战赛经过北京、深圳、西安三个方向分区路演,共吸引了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机构、院校、企业等近百支队伍参赛。
不说动力装甲,这身装具就不错。
解放军陆军已经举办了多次单兵外骨骼系统挑战赛,如果对比历届的参赛的参赛单兵外骨骼,会发现中美在这方面颇为殊途同归:都放弃了大家想象中那种覆盖全身,四肢都有辅助动力的“传统”动力装甲,都变成了类似辅助行走装置的下肢动力装甲。
之前解放军展示的两款单兵外骨骼系统,注意右下角的发布单位,一个中船重工七〇七研究所,一个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就是北方工业集团),可见国内在搞动力装甲的机构可是不少。
这种“传统”动力装甲比较类似电影《明日边缘》中的机械外骨骼,四肢都有辅助动力,融合了多个传感器,能够管理微型液压系统,帮助穿戴者负重更多的装备和补给,减轻行军疲惫感。
电影《明日边缘》中的机械外骨骼,把上面两款加上点装甲就差不多了。
但是如笔者在美国那篇文章里说的,中美两国可能是都发现在目前的电池技术条件下,要把这种四肢都有辅助动力的单兵外骨骼系统实战化不显示。都退而求其次,选择研发下肢动力装甲而非全身动力甲,这样就能节约下用电量,保证更长时间的续航。同时有限解决士兵的机动力和负重能力这两个目前主要问题,其他问题的先放一放,优先解决主要矛盾,这样研发起来也快一些。从图片里可以看到,这次参赛的很多队伍都选择了下肢外骨骼。
两款测试中的单兵外骨骼系统,可见都是单独下肢系统的。
之前提到的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下半身动力装甲,真的是大差不差。
然后从测试项目上来看,此次比赛围绕外骨骼系统在单兵负重、机动、生存、防护方面的能力需求,设置了轻装机动、负重行军、物资搬运、弹药装填等7个比赛项目,还安排了防护集成、嵌入融合、意图感知、单兵飞行等5个创新演示类样机展示,比赛内容和科目设置更加完善科学。
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发布的短片来看,中美两边的测试项目都是差不多的,轻装机动、负重行军、物资搬运、弹药装填这四个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短片里都有展示,尤其是弹药装填和物资搬运,中美两边还用的都是155mm口径炮弹作为搬运物,可见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搬运155mm口径炮弹都是一个不小的困难。
美军测试搬运155mm炮弹,这里是在做蹲起,搬运这种重物不能用腰,要蹲下去用腿的力量。这是有讲究的。
解放军测试的装填155mm炮弹,哪怕有半自动装弹机,要把155mm炮弹放到装弹机的托弹板上也是个力气活,图中这款动力外骨骼是带上肢辅助动力的。另外用于测试的这门火炮应该就是新型的155mm卡车炮。
美军测试物资搬运也是搬运155mm炮弹
解放军测试是搬弹药箱,很有中国特色
这里再次强调,中美两国的单兵动力外骨骼/动力装甲真的不是谁抄谁的问题,两者研发单兵动力外骨骼/动力装甲都已经经历了好几年的时间,都能梳理出各自的发展脉络。而且两边发展脉络都差不多,都是从四肢式逐渐演变成下肢式。这就是在相似的需求和技术水平下导致的武器装备设计趋同。
美国也测试过多款单兵动力外骨骼
陆军装备部领导介绍说,通过比赛优选先进技术,服务后续技术预研,将有力推进单兵外骨骼装备技术的军事应用和创新发展,为提升我军单兵综合作战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不过最后笔者这里要泼盆冷水,笔者是认同单兵动力外骨骼和动力装甲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也支持继续研发。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测试情况来看,想要进入部队服役,尤其是一线作战部队还是不现实的。不说解放军,就说美军,说了多少次“明年就服役”,目前还是遥遥无期。
这真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作者署名:先锋团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