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网红"违规进驾驶舱 张召忠:莫拿他人生命开玩笑

新浪军事

关注

笔者的飞行爱好者群被一张照片刷了屏……

结果马上各大媒体就传出了这条新闻……

飞机上确实有升舱服务,但那是经济舱升头等舱;这位“网红”不但升舱升进了驾驶室,而且还堂而皇之的拍照上网。这照片堪称作死也要做全套——简直就是唯恐民航局调查起来抓不到当事人的节奏。

照片首先告诉我们了当事飞机的机型,通过驾驶位的小桌板,及操作杆在侧面的布局可以初步推断,这是一架空中客车A320系列客机。A320系列飞机是单通道双发中短程客机。该机型载客量约为150人,视客舱布局略有增减。

目前桂林航空大概有7架A320系列客机

(图源:桂林航空)

这名“网红”面前的茶具和背后的纸杯暴露了两个问题:一、这不是模拟机(用于飞行员训练飞机的电子模拟器),而是一架货真价实的飞机(注意侧窗把手);二、这架飞机所属的航司。

另外油门杆位置显示此时飞机左右发应该是推力全开,鉴于这张照片不可能是在飞机起飞时拍下的,所以这时飞机很有可能处于爬升状态。

虽然照片部分被打码,但是——女乘客右腿边上的通信频率数值没有打码!而且照片质量还行,放大看到两个数值:左侧频率部分数值看不清楚估计为125.750,但是右侧频率拍得非常清晰——133.850。(专业人士估计连飞机这会儿在哪儿飞都能找到)

大幅减轻了民航局调查的工作量

随后新闻发出来了,目前的公司给的处罚是机长终身停飞,机组停飞待查。

(图源:桂林航空)

难道是“网红”就能在飞机的驾驶室里“打卡”吗?!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进驾驶室?

我们来看看中国民用航空局《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 121-R4)的相关条文:

第121.545 条 进入驾驶舱的人员的限制

(a)下列人员可以进入飞机驾驶舱,但并不限制机长为了安全而要求其离开驾驶舱的应急决定权:

(1)机组成员;

(2)正在执行任务的局方监察员或者局方委任代表;

(3)得到机长允许并且其进入驾驶舱对于安全运行是必需或者有益的人员;

(4)经机长同意,并经合格证持有人特别批准的其他人员。

(b)被准许进入驾驶舱的非机组人员,应当在客舱内有供该人员使用的座位,但下列人员在驾驶舱有供其使用的座位时除外:

(1)正在对飞行操作进行检查或者观察的局方监察员或者经授权的局方委任代表;

(2)局方批准进行空中交通管制程序观察的空中交通管制员;

(3)合格证持有人雇用的持有执照的航空人员;

(4)其他合格证持有人雇用的持有执照的航空人员,该员得到运行该飞机的合格证持有人的批准;

(5)运行该飞机的合格证持有人的雇员,其职责与飞行运作的实施或者计划、或者空中监视飞机设备或者操作程序直接有关,此人进入驾驶舱对于完成其任务是必需的,并且已得到在运行手册中列出的有批准权的主管人员的书面批准;

(6)该飞机或者其部件的制造厂家技术代表,其职责与空中监视飞机设备或者操作程序直接有关,进入驾驶舱对于完成其职责是必需的,并已得到该合格证持有人在运行手册中列出的有批准权的运行部门负责人的书面批准。

第121.547条 局方监察员进入驾驶舱的权力

局方指定的监察员执行监察任务时,向机长出示局方监察员证件后,机长应当允许该监察员不受阻碍地进入该飞机的驾驶舱。

可以说机长和乘客都违规了,但是这肯定不是最终结果——民航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还没下来。

去年东海航空的一起类似事件的处理结果

机长带着夫人进驾驶舱

带家属进驾驶舱这种事情在国外特别是911事件前(911后基本上就越管越严了)比较普遍:不当班的员工/员工家属经过申请可以在客舱没有位子的情况下进驾驶舱用折叠椅(Jump Seat)挤一挤。

但是这种不当班员工/员工家属进驾驶舱坐折叠椅的行为在中国民航局的管辖范围内是不允许的,更何况是堂而皇之坐在机长位、还在左右发推力全开的情况下往小桌板上摆上一溜儿茶具拍照留念的了。

无独有偶的是,昨天外媒也爆出了一名俄罗斯机长让女朋友进驾驶舱体验飞行,随后因女友将相关照片和视频放上了社交媒体而被俄国民航局调查的新闻。

这俄罗斯机长也是太不长记性,因为这种违规操作曾酿成过俄航历史上一次巨大的灾难……

俄罗斯航空593号班机空难

1994年3月23日的俄航593号班机空难,出事的是一架空中客车A310客机。令调查人员感到困惑的是机组并没有发出任何求救讯号,而且他们还在驾驶舱的残骸中发现了两个孩子的遗体……

涉事客机

(图源:airliners.net)

调查人员后来在黑匣子中找到了答案:据事后重播的黑匣子通话记录显示,在事发前机长在客舱休息,驾驶舱中当值的是两名副机长。其中一位副机长让自家的熊孩子坐到机长的位置上体验飞行,熊孩子按照爸爸的指示将操作杆向左转后不久——意外发生了。

飞机突然向右侧倾并且开始掉高度,G力将熊孩子和还在客舱中休息的机长摁在了座位上;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副机长倒是反应快,将手中的操作杆向左压;飞机恢复了平衡,但是很快自己又开始爬升!

熊孩子的操作部分解除了自动驾驶功能,但是飞机维持原飞行高度的指令并没有解除;计算机忠实的执行了回到原高度的指令并开始爬升;但是速度越来越小,飞机最终失速开始往下坠。坐在副驾驶座位的副机长拼命拉杆让飞机再次爬升,但是做得太过,飞机很快二次失速再次向下坠……

其实机组这个时候还有最后的机会,那就是放开驾驶杆让飞机系统启动紧急防失速下坠的功能回复平飞——简而言之,让飞机“自己救自己”。

但是事后的调查显示他们在受训时并不知道自己的飞机还有这个功能,经过两分多钟的斗争后机组勉强控制住了飞机但是高度实在太低最终飞机还是撞了山,全体乘客和机组一共75人(63名乘客和12名机组),无一生还……

安全重于泰山,民航的安全规章制度很多条款都是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总结出来的。

维护飞行安全是机组成员和全体乘客的共同责任:机组成员应严格执行安全规定确保飞行安全,乘客也应配合机组人员履行其职责。切莫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开玩笑。(作者署名:局座召忠)

如今丢人已经丢到国外了

热门评论

任鸿静 194
不就是个小脸蛋儿吗???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你这坑死人的节奏,谁接近你谁倒霉还自以为了不起???
湖北武汉
回复TA
用户6164440046 176
网红就是一群蟑螂
上海
回复TA
TKN2011 83
我还以为在地面起飞前时候拍的,原来是在空中飞行时!!!这是作死啊!!!
广东珠海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855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