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美军炊事班和我军有何区别 只是把口粮加热一下而已

新浪军事

关注

在中国的军旅轻喜剧发展历史上,有一部剧堪称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神剧,它就是《炊事班的故事》,通过这部剧,万千观众了解了炊事班这个解放军中的“明星单位”。

▲《炊事班的故事》虽然是一部情景喜剧但依然反映了不少当时部队基层的真实状况

在“炊事班最能打”、“朱日和炊事班大战”这样的网络段子兴起之前,热播剧《炊事班的故事》可能是第一个让炊事班引起人民群众浓厚兴趣的文艺作品。在几个炊事员嬉笑怒骂的背后,处处透露着军营生活的真实细节,细品之下,“炊事班”的工作生活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世纪第一个10年里我军部队饮食给养工作的日常。

▲军旅生活不止有枪炮硝烟,还有锅碗瓢盆

“走进新世纪,胸怀军旅梦。告别了家乡到部队,当上了炊事兵”时过境迁,转眼间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也即将走完,进入新时代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饮食给养保障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告别炊事班?不存在的

从2018年9月到2019年3月,全军伙食费连续上涨两次,与此同时全军野战饮食快餐化保障体系也在加快形成。

▲吃什么,如何吃?也是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自18年年底开始,随着相关新闻报道的陆续披露,一些嗅觉“敏锐”的自媒体也随之嗅到了“香味”,于是有着类似“告别埋锅造饭”、“告别炊事班”、“学习美军取消炊事员”这种标题的文章就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当中。

关注人民解放军的变革固然是好事,可简单粗暴的解读信息却也有“武断”之嫌。

▲2019,炊事班依旧存在

虽说“站岗不站二五岗,当兵不当炊事兵”这样的顺口溜已经在部队之中流传多年,然而炊事员,这个“顶得上大半个指导员”的岗位在我军中的地位依旧是无可动摇的。

从埋锅造饭的战争年代,到自产自用的大锅饭时代,再到如今社会化供应分餐制保障的今天,虽然饭菜口味越来越好,炊事工具也越来越专业,但炊事员们的任务目标却始终如一“让战友们吃饱,热饭热汤”。

▲虽然保障能力越发提高,但是埋锅造饭作为一个“传统艺能”还是保存了下来

长期以来,我军以连为单位就餐,这主要是考虑我军以往机械化建设进程与炊事班日常工作效率后做出的编制设定。

辛苦的炊事工作

在一支6人左右的炊事班里,值班炊事员从早5点30起便要起床开始日常工作;7点30前要将100多人份的早餐制作完成;短暂休息过后,8点30至9点左右是给养员点检接收驻地菜市场配送食材的时间;9点整,午餐配菜工作就要开始;10点,连队午餐开火制作;11点30,主食菜品需全部完成;12点,连队午餐开餐;13点前,炊事班完成食堂清理;午休后,15点连队晚餐备菜工作开始;16点前,提前完成晚餐基本制作;17点30晚餐开餐前,完成当日体能训练任务;19点至20点,清理厨房并为第二天早餐备料。

在这样紧张的排班下,如果只依靠平日生活中的炊事设备,6人轮班完成连队日常伙食也只能说是刚刚满足工作要求(相信很多在我军中服役过的战士都有到炊事班帮厨的经历,一些炊事班的人员数量也多于6人),野战条件之下其工作则会更加繁忙。

目前解放军的“军-旅-营”编制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部队“连办伙食”也转变为了“营办伙食”,部队炊事员也正逐渐适应新体制下的老岗位。我们渐渐得以初窥新世纪、新时代炊事班的面貌。

合成旅改革后,各连队炊事班重新调整组建为“营炊事分队”,保障起一个营数百名指战员的伙食。从“连办伙”到“营办伙”,一字之差的背后,是我军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追赶世界先进现代化军队的一个缩影。

瞄准野战保障先进模式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一流军队机械化建设的完成,野战饮食保障也进入了机动炊事车时代,数辆炊事车即可保障一个营作战人员的野战饮食供应。

▲上世纪80年代的美军

自此,外军进入“营办伙食”时代。与此同时,“保障热食”也成为了世界军队对于饮食给养保障工作的共识。

20世纪80年代,大刀阔斧进行编制体制改革的美军削减了3000多个炊事及其他后勤专业岗位,这虽然导致美军至今仍面临一定程度的部队炊事人员短缺问题,但其坚持“热食供应”的原则却是毫不动摇的。

▲美军的炊事人员

海湾战争时,美军官兵每日可得到1顿浅盘口粮(T口粮,这一类野战口粮都是事先料理好的食物,口粮都装在大铝盘内,份量可供十二名官兵食用。食用前要放进加热器内滚水加热。T口粮口感比MRE要好,而运输成本又比新鲜食品低的多。从成本与方便性来说,T口粮是美国陆军最理想的野战口粮,是美军炊事分队主要的供给口粮。)与2顿单兵快餐口粮(自加热MRE)的供应,每隔三天,美军后勤部门会争取供应一份新鲜口粮(A口粮,即新鲜出炉的食品。相当于我军长期埋锅造饭供给的热菜热汤。)。

▲老布什总统和美军官兵一起就餐

如果严格的说,如今的美军其实也算不上是“营办伙食”。在裁撤大量炊事专业岗位后,美军营区的日常伙食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化外包保障,其炊事分队的任务主要是野战情况下的饮食供给。

其机动营只有在进行作战任务时,才会得到旅支援营前沿支援连的配属,前沿支援连内有一支22人左右的炊事分队,他们就负责机动营800余人的吃吃喝喝。

在如今美军炊事专业岗位得不到优先重视的情况下,如果一个炊事分队内能有四五个拥有厨师资格的士官,那就算美国大兵们有口福了。大部分美军炊事分队内的“炊事员”所做的工作,大多不过是为大兵们加热一下“口粮”而已如果大兵们想吃真正的“食物”,那就只能期望自己所在战区的基地食堂里有外包的专业厨师团队了。

▲美军前沿支援连的炊事设备

美军炊事分队装备2套集装箱厨房系统。这套系统功能十分强大,食品准备、饮料冲制以及洗手用水等设施\物资齐全,可进行烘、烤、煮、炸、焙等操作,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炊事车展开之后就是这个样子的

其展开时间为45分钟,能保障550名士兵一日3餐热食的供应。除此之外,分队另有3套“攻击厨房系统”,其核心设备是一套便携式加热水箱,该厨房可在90分钟内为250份即食口粮进行加热处理。

▲包括美国大兵在内的美国民众对快餐早已适应了

可能是由于美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本来就倾向于快餐食品的原因,所以美军的这种野战饮食保障体系在美军内一直运营良好,一百余种各式快餐口粮也能够满足战场上美国大兵们的胃口。

现在我军合成部队的“营办伙食”固然是在学习以美军为代表的世界先进经验,然而这种改革却始终有着人民军队自己的特色与挑战。

炊事班再出发

“能打仗,打胜仗”是人民解放军军事改革的最终目标,部队后勤保障体系从“生活式”转型为“战斗式”则是后勤部队为了这一最终目标而做出转变的努力。根据我军官方媒体的报道,在改为“营办伙食”之后,一些战士们就遭遇了这样的困扰。

▲来源中国军网公开报道

他们发现“营办伙”体制之后饭菜的质量要略逊于之前的“连办伙”时代,面条、点心等“细食”很难尝到了(通过优化炊事班分工等方式,这个问题后来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尽管在和平时期,新的伙食体系可能会带来一些舌尖上的困扰(快餐风格会多一些),但在我军机械化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的今天,后勤保障必须要做到集中高效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

▲在部队机动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已经很少有时间留给后勤单位安稳的埋锅造饭了

“备份干菜、单兵食品、米、调料、清水和野战给养单元,保障一个营4天的伙食”面对这样的战场保障要求,以营为单位进行保障效率是更高的。

▲来源中国军网公开报道

变革之初,作为试点单位的原65集团军某旅给出的答案是 “野炊时间减少50%、用水量减少了40%,炊事人员节省了20%”,“营办伙”成果可见一斑。

2016年,中国军队自己的浅盘食品在空降军某部的一次演习中公开亮相。这种半成品与部分成品式口粮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部队饮食保障的转变。

以营自行野战炊事车为依托,炊事分队只要用二十分钟的时间,就能提供出热食供给,新“出锅”的热食,再由炊事分队统一配送至500米至1公里的战场前沿即可,这样的作业流程,使得战地饮食保障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我军自己的野战炊事车从第二代算起,亮相已有17年了

人民军队至今已经走过了92年的时光,目前这支军队正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狂飙猛进。无论这支军队如何变革,有一点我们相信是不会变的,那就是当战士们累了饿了的时候,炊事班的那位老班长总会为他们送来“温暖”。(作者署名:军武次位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