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中国航空工业曾受挫 歼6事故使飞机制造厂变成养鸡场

新浪军事

关注

中国航空工业最近些年,最亮的星就是成都飞机公司制造的歼-20战斗机,飞机性能优秀,机动性强,航程远,航电设备先进,具备优良的隐身性能,航空大国一致评价,这是世界第一款非美国制造的优秀隐身战斗机,飞机外观质量无懈可击,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谁能知道,在歼-20战斗机赶上世界先进行列之时,中国航空工业也曾经犯了很多失误,某些失误,甚至让飞行制造厂变成养鸡场,甚至不止一次,这,就是中国歼-6战斗机的一段特殊历史,永远提醒航空人,飞机是一种严谨的高科技产品,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认真操作,不可轻率对待,图快图省事,否则后果严重!

第一次事故是1959-1960年期间,米格-19战斗机试制,作为中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厂,出现了无与伦比的失误,导致578架飞机投产后,废品和翻修频繁,经济损失2991万元,1960年因为成品(从外部购买的设备)过期,生锈腐蚀,导致损失569万元,1961-1963年开始整段返修,这就是后来总结的两年制造三年返修,飞机场变养鸡场的案例,这几年间,一架合格飞机都没有交付出去。

事故起因很复杂,主要有几点,过于图快,要求实现快速试制的目标,谁都没想到,这是仿制苏联的米格-19飞机,对于工厂来说是全新型号,结果没有拿到完整的图纸资料,以及外方专家抵达,就提前上手搞工装设计和制造,而且大胆消减了很多试制工装,比如标准样机就做了14.9%,试制工装仅仅做了41.4%,试制全过程需要对工艺规程,工装零件进行鉴定,但是没有等到完成,就急匆匆投入批量生产,最终结果,质量问题频发,钢材质量不合格导致37架飞机翻修,飞机平尾问题,发动机起火!

第二次事故发生在米格-19(歼-6)改型阶段,这一阶段的质量问题也非常频繁,比如1971年,一架部队歼6烧毁,原因是,工厂设计部门擅自将将进气道壁板从双层改成单层,没有做认真的强度计算和试验,最终导致油箱破裂起火,涉及459架飞机全部停飞!

1971年3月,两架歼6战斗机油箱壁板开裂,原因也是强度不足,最终导致324架部队飞机和工厂加工飞机重新翻修,1971年4月,歼-6战斗机主梁发现裂纹,416架停飞,1971年8月300架飞机停飞,原因是飞机20框零件制造过程中没有控制好参数,材料发生氢脆开裂!

歼-6战斗机两次重大质量事故,直接让中国航空人警醒,经过总结后得出了一系列的经验教训,从内到外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其中最重要一条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对于制造来说,那就是按照设计师给出的图纸资料,从图纸到零件,从零件到组件,从组件到成品,一步步前进,其中所有环节都需要认真检查认真验证,严禁走过场;对于设计师来说,则要求严格贯彻飞机研制流程,从设计,到试验,到零件首件检验,工装试制等等一步步逐级过关,严禁随意发挥,随意改动图纸。

另外一条也很重要,这就是注意“病从口入”,一个飞机制造厂本身能完成的制造份额很有限,绝大部分设备都需要从外单位进口,而且所有材料也是外部厂家提供,假如外部材料或者设备有问题,不经过认真检测随便放行,流到生产线上,那就是灾难性的后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59-1960年期间,抚顺钢厂给沈飞提供的钢材62批,其中56%不合格,使用这些材料制造了971项零件,其中500项报废,需要花费180万人工时更换,等于制造30架战斗机的工作量!

最后一条是,工人干活必须认真,歼-6战斗机制造过程中,屡屡发现违反工艺纪 律,不按图纸 、工艺规程生产,时常发现飞机中有多余物,比如螺栓,铆钉,甚至工具等等,有的时候甚至打坏发动机 ,影响飞行安全。(作者署名:大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