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成飞终极版歼7并非枭龙 而是这款败给歼8F的"小歼10"

新浪军事

关注

来源:帧察点

近期笔者寻摸到了一张由权威机构发布的,成飞公司(132厂)生产的歼-7家族谱系图,并发到了微博上(https://weibo.com/2859620437/IwzPc5eLr)。由于在这张谱系图上,“枭龙”战机与歼-7家族中间确实连着,这就又引发了很多朋友们关于“枭龙”究竟是不是“终极歼-7”的争论,那咱们就从这张图的局部说起。

▲在这类谱系图中,实线代表型号之间的直接改进发展关系,虚线则代表型号之间有一定技术共性和经验延续,但不能称之为直接改进型号

1984年6月,巴基斯坦空军在白沙瓦基地完成了对歼-7M的试飞,在40架次的飞行中,除了进行了武器打靶测试之外,还组织了与其歼-6、幻影-5和F-16A的对抗飞行。巴空军对这款歼-7外贸家族中的第一款重大改型较为满意,决定采购一批(型号为歼-7P);但毕竟有了F-16之后难免挑剔,歼-7P还没到货,巴空军的新要求就提出来了:

首先来自英国马可尼公司的雷达测距器虽然工作可靠,但最好还是换成真正的多功能雷达;从汽油改为煤油启动的涡喷-7乙(BM)涡喷发动机可算达到了他们眼中“堪用”的标准,但要是有美制F404涡扇发动机不就更香了?多了一对挂点之后,是可以在外挂一对导弹的同时保留机翼副油箱了,那要是内油量多点是不是这对副油箱也可以省了?另外虽然要跟印度死磕,但巴空军也要考虑和平时期的飞机寿命。。。。。。

▲在挑剔的客户对厂家的不断锻炼与磨炼中,不仅增进了相互了解与信任,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这时候的611所正忙于歼-7Ⅲ的调整试飞和歼-10的启动研制,因此伺候客户折腾这个当时名为“佩刀”Ⅰ(跟同期的“风暴”Ⅰ外贸坦克命名逻辑类似)的歼-7大改项目的活儿还得是132厂为主。把“佩刀”Ⅰ称之为歼-7大改,其实和歼-8Ⅱ立项之初名为歼-8大改的逻辑也很像:都是把原型机的机头进气改为两侧进气。

▲此时其正式命名是歼-7C(C=出口,与歼-7Ⅲ在90年代按照国内新的型号法则改称的歼-7C不同),考虑到该机基本是专为巴基斯坦空军研制,因此在模型上已经写作歼-7CP(F-7CP)了

从方案模型来看,歼-7CP的进气道一直延伸到了座舱盖之前,比强-5的还要长一些。这样的好处是能避免机腹的23-3型航炮开火时产生的废气影响到发动机工作,但也带来了总压恢复系数低,影响发动机安装推力的问题。至于发动机本身,这时候美国人还没答应卖,所以巴空军暂且同意了正在歼-7Ⅲ和歼-8Ⅱ上试飞的涡喷-13发动机作为过渡,换发的事儿,当时的计划是到1995年之后再说。

除此之外,从模型还能直观看出的变化是机背明显加高,这种与苏联的米格-21后期型号相似的选择,也是米格-21这种机体填充密度超高的飞机,想增加内油时的一个常规方向。为了适应更高的起飞重量要求,歼-7CP机翼面积放大,增加一对挂点,另外计划应用前缘机动襟翼提升中低空机动性和起降性能。

▲虽然在航电领域肯定少不了弄点洋玩意儿,但此时的“佩刀”Ⅰ/歼-7CP还是有着浓厚的“中巴联手土法上马”的感觉的

按照当时的规划,如果照着这个方案弄下去,歼-7CP估计会在1990年前后首飞,然后在巴空军不断提意见中继续改进,总之又是一个小步快跑的故事。然而美国在1986年前后的介入,使得事情一下子就起了变化:对比格鲁曼公司亲自捉刀,在气动等方面又做出多项改进优化的“佩刀”Ⅱ(具体参见屠基达老爷子的《超七史话》文集)方案,虽然老巴和咱们姑且算是一个眼光高一个骨头硬,可是这美国佬实在是“又高又硬”。

结果就是巴空军不打算给歼-7CP这个“土妞”出原型机费用了,全力扑“佩刀”Ⅱ这个“洋妞”上了,132厂也只好顺水推舟,带着歼-7CP研制阶段的一点经验,全力与格鲁曼公司在“佩刀”Ⅱ项目上合作。虽然后来巴空军这边的态度又有反复,但此时中美各方基于当时对国际前景的良好预估,认为这个项目的目标用户远不应局限于巴基斯坦,于是“佩刀”Ⅱ就成了大名鼎鼎的超-7(Super-7)。

▲从“佩刀”Ⅱ向超-7过渡的阶段,气动外形在不断优化。可见机翼前缘延伸出的边条、翼尖挂架等改进,但后机身和尾翼仍然有着强烈的米格-21特征

回过头来说,从歼-7CP下马之后,到“佩刀”Ⅱ再到超-7这个阶段,拜此时美国仍计划为之提供尺寸较小的PW1120涡喷发动机(比涡喷-13还要小一点)做选项所赐,其后机身上歼-7的基因仍然十分“强大”。但是进入90年代之后,除了中美关系剧变对超-7的影响之外,巴空军已经没有耐心陪着走完当初歼-7CP时代制定的涡喷-涡扇两步走规划,从原型机阶段就要做到涡扇发动机上机,后机身的改动势在必行。

▲虽然我方提出了通过转接部件,把直径较小的涡喷发动机固定在为涡扇发动机设计的机体里作为过渡,也就是“小猫钻大洞”的方案,俄方也表示赞许,但最终的的决定权还是客户买不买账。后来在歼-11B从AL-31F到“太行”技术状态的发展过程中,多少致敬了一下前人的思路

发动机,只是此时超-7项目定位改变的一个侧面。尽管巴空军完全理解项目波折背后的原因,但当时的客观结果是,从1985年的歼-7CP方案算起,这几年一路下来,并没有看到什么实际成果;而印度空军的幻影-2000和米格-29,却已经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所以当巴空军明白超-7已经不可能在2000年之前首飞时,其歼-7渐改思路的原始定位就注定是不可接受的了。

所以,当1993年中巴双方就新机的作战任务和战机的技术指标重启谈判时,虽然仍然顶着超-7之名,但实际上此超-7已非彼超-7了。至于2003年首飞的“枭龙”01号原型机仍旧在垂尾上涂着“Super-7”,既是对这个项目传奇曲折背景的致敬,更是对为之付出宝贵年华的屠基达等一代前辈们的致敬。

▲从“超七”到“枭龙”,是雏鹰羽化成雄鹰的历程

上边谱系图里的“三道虚线”,可以说是对从歼-7M到“枭龙”01号原型机之间的联系,相对精准的官方评价——可以说这二十多年中,无论合作方如何变化,其间延续着的开拓进取精神始终如一;但非要把“枭龙”说成“终极歼-7”,不仅从技术上太过牵强,也是对型号研制队伍的成果不够客观的评价。

而由成飞打造的“终极歼-7”,其实另有其机。从谱系图里,也能清楚地看到该机的发展来源:

▲两道实线——明确从歼-7FS技术验证机上直接发展而来,融入当时处于研制阶段的歼-7G的整体风挡等技术

歼-7F在2000年珠海航展上首次以模型形式亮相时,为了体现与歼-7MG等外贸型号的序列关系,改称歼-7MF。虽然当时首飞才两年的歼-10远未解密,但坊间已经传出了歼-10是一款采用鸭式布局、机腹进气的单发战斗机的消息;所以当这个同样是机腹进气,也有一对前翼的模型公之于众时,“小歼-10”或者“小新歼”的名号一时间不胫而走。

▲在当年还没见过歼-10的时候,歼-7MF曾是笔者在草稿纸上绘画想象中歼-10样子的重要基础

追溯歼-7F,必然要从独特的下颚进气布局验证机歼-7FS说起。从型号名称就能看出,F代表歼-7F,而S则代表试验验证。1998年6月首飞的第一架歼-7FS的打造方式就非常有验证机的味道:由一架132厂留用试验的歼-7Ⅱ改造而来,涂装则是八一飞行表演队当时歼-7EB的风格。

▲其机号也保留着原机的139号

在第二阶段试飞中,歼-7FS换成迷彩涂装的同时,改用和歼-7E相同的双三角翼,为了补偿方向安定性,垂直尾翼顶部加高了0.25米;充分验证了下颚进气布局的特点之后,结论是——虽然这样可以在增加机头容积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机身的改动,但性能上限并不高。

▲验证机不一定非得变成实用型号,这也是航空技术探索的意义

从气动外形上看,下颚进气“后退”一步就是机腹进气;而歼-10的成功首飞也证明了机腹进气的合理高效。因此,从看似没有开花结果的歼-7FS发展出歼-7F,以及LSF(轻型多用途战斗机)概念也是顺理成章的。

在歼-7F上,机腹的超音速可调进气道,在进一步为机头让出空间的同时,确保了该机作为制空战斗机在全包线内的动力发挥,这种兼顾高空高速的特性,显然是考虑其竞争对手的结果;前置扰流小翼的增加,配合已经成熟的双三角翼技术,提升了飞机的机动性和起降性能;虽然尾翼进行了适应性修形,但仍然尽可能保留了歼-7系列的后机身特征和涡喷发动机,充分体现出了歼-7F立足货架产品、尽快试飞定型的想法。

▲虽然歼-7F(上)和米高扬当年的“米格-21大改”——Ye-8验证机有几分相似,但这就像歼-8B和苏-15那样,是航空技术发展上“殊途同归”的结果

但此时,换装1491雷达和涡喷-13B发动机,可以发射“阿斯派德”和霹雳-11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歼-8H已经于2000年6月18日首飞;具备霹雳-12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使用能力的歼-8F,其两架原型机更是在同一天——2000年12月20日首飞。这两款飞机相对歼-8B/D的改动较少,形成战斗力的速度更快;在当时备战打仗的环境下,时间上落后的歼-7F在竞争国内“超视距二代机”市场时就缺乏先机了。

虽然成飞公司当时已经有着丰富的外销经验,也努力想将歼-7F/MF作为定位介乎于歼-7MG和“枭龙”之间的产品推销出去;然而在那些周边威胁档次仍不高的第三世界客户只负担得起歼-7MG系列的年代,巴基斯坦空军又一直有着对抗印度空军的高要求,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生不逢时的歼-7F最终没有造出实机,只有一个在成飞公园中陈列的前机身模型,让人们想象着终极歼-7的风采。

▲若有机会,很想去看一眼这款小时候非常喜欢的飞机

不过在那张谱系图里,确实还少了一种目前只有少量资料的歼-7改舰载机方案(可能与当年的891航母计划有关)——笔者猜测,未列入的原因可能是其项目推进程度相对较浅,不过这也只是猜测。至于从歼-7到歼教-7,再到“山鹰”和“海山鹰”的故事,那就是属于贵飞公司的传奇了。

▲到底它的具体来龙去脉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资料发掘

另外,在歼-7家族庞大的谱系中,还有一些并不先进,但也有着值得回顾的故事的小型号,篇幅所限,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行探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