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中国仿制俄方的04A步战车 为何运用越来越像美军了

新浪军事

关注

来源:军武次位面

随着中国海空军武器的层出不穷、实力的不断强大,中国陆军武器在军迷心中有逐渐边缘化的趋势。

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发展,还是有很多值得一说的。咱们今天就来说一说目前作为中国陆军装甲步兵的地面突击主力、“能打能装”的ZBD-04A型履带式步兵战车好了。

ZBD-04A战车的亲戚:BMP-3

提到ZBD-04A战车,咱就不得不说一说它的那门俄罗斯的“远房亲戚”、同样是在苏联解体后被“部分引进”“部分借鉴”的BMP-3型步兵战车。

作为苏军摩托化步兵装备的第三代主力步兵战车,BMP-3针对BMP-1反步兵能力不足、BMP-2反坦克能力不足的缺项,采取了“兼而有之”的设计抉择,做到了“一增强反坦克能力、二增强反步兵能力”:

咱们先说“增强反坦克能力”,BMP-3型步兵战车配备的2A70型100毫米低压滑膛炮可发射9M116-3型激光驾束制导炮射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可达5000米左右,理论上破甲深度可达600到700mmRHA,车体最大携弹量可达8发。

再说“增强反步兵能力”,BMP-3战车配备的2A70型100毫米低压滑膛炮除了可以发射反坦克导弹,还配备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杀爆弹,其中一型短药筒型杀爆弹的发射初速尽管只有约250米/秒,但弹头内部装药量高达1.69千克,对暴露的轻防护有生目标杀伤面积可达168平方米,威力超过了苏T-55坦克上的那门D-10T型坦克炮。

BMP-3的炮塔结构

同时,BMP-3型战车还在2A70滑膛炮一侧配备了一门同步的30毫米2A72型机关炮,炮口初速约970米/秒,在对付地面轻装甲目标时射程可达2000米左右,全炮部件较少,动作可靠,威力较强,共备弹500发,对有依托防护的步兵目标具备相当强劲的杀伤力。

BMP-3的航向机枪

此外,BMP-3还非常特殊地在车体前部左右两侧各配备了1挺PKT型7.62毫米航向机枪,备弹量各高达1000发,由车载摩步班的两名RPK机枪的机枪手负责操纵。全车车载火力由1门100毫米滑膛炮、1门30毫米并列机关炮、2挺7.62毫米航向机枪组成,是各主要军事强国步兵战车车载火力最强的没有之一。

中国ZBD-04A的性能

相比较苏军原版的BMP-3型步兵战车,中国人民解放军的ZBD-04、ZBD-04A型步兵战车则采取了“车体自主研发、炮塔参考设计”的研发路线,在沿用了BMP-3车载火力系统的基础上,融合了相当一部分咱们自己的科研成果,并使得该型战车的“终极版”ZBD-04A在总体性能上基本压倒了俄军自用的BMP-3型。简单来讲,咱的ZBD-04A在防护、动力、火控等方面均实现了对俄制BMP-3的赶超。

ZBD-04A

先说防护好了,相比较老款的ZBD-04全凭车体基甲硬抗对手的反装甲武器、对各型号穿甲弹防护性能有限的现状,ZBD-04A型在延续了ZBD-04防护基甲的基础上,在车体首下、车体两侧、炮塔正面均使用螺栓锚固了数十块附加的复合陶瓷钢装甲,通过强化防护,确保了车体正面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抗击苏30毫米穿甲燃烧弹的直射、车体侧面在200米的距离上可防御苏14.5毫米穿甲弹的直射。

老款的ZBD-04

再说ZBD-04A的动力总成,相比BMP-3使用的输出功率约370Kw的UTD-29M型四冲程柴油机,ZBD-04A则使用了输出功率约440Kw的6缸150系列涡轮增压柴油机和CH400型液力综合传动系统,确保了整车战斗全重比BMP-3M重数吨的情况下单位功率基本持平。

UTD-29M型四冲程柴油机

而在炮控系统方面,ZBD-04A沿用了BMP-3“100毫米低压滑膛炮+30毫米机关炮”的组合,在滑膛炮上增加了炮射导弹自动装填装置,改进了100毫米主炮的抛壳机构和30毫米并列机关炮的供弹系统,系统可靠性比原版的BMP-3要略高。

04A的炮塔内部结构

最后,在火控系统上,ZBD-04A采用了先进的炮长上反式稳像瞄导合一瞄准镜,配备有自动跟踪模块,且车、炮长均配备有独立的热成像仪通道,车长面前的综合战术态势显示屏与后台的通讯电台还具备战场态势管理与车际、向上战术通讯等多种功能,相比而言BMP-3尽管同样采用了稳像式火控装置,但由于其部分电子元件较为落后,总体命中率比ZBD-04A是要低了不少的,更不用说BMP-3还在沿用老式的红外夜视观察镜,直到最新改进型号BMP-3M上才普及了炮长热像仪通道。

04A的观瞄系统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咱们自行研发的ZBD-04A型步兵战车完全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经把它的俄罗斯亲戚甩下小半个身位了。

ZBD-04A和BMP-3的区别

但是,即使ZBD-04A和BMP-3的作战效能比较接近,武器配系也相当类似,可咱们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两种步兵战车其实代表了两种装甲步兵/摩托化步兵的使用战术,而最大的分歧点,就在这两种战车的车体上:

俄军的BMP-3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动力舱后置布局,乘员舱相当诡异地位于炮塔周围,其中车体前部三人(驾驶员一人,负责操纵航向机枪的机枪手两人),炮塔两人,炮塔后方五人。如果要下车作战的话,炮塔内两人与驾驶员一般不下车,炮塔后方的五名摩步兵需要从车体两侧的两个舱门下车,随后还要等待两名机枪手从车体前部上方下车,采取这种非常特殊的、乃至容易导致己方士兵暴露在敌火面前的多路下车模式。

而咱们自己的ZBD-04A型步兵战车就没有这么多弯弯绕了,采用了与部分主战坦克类似的动力包前置布局,驾驶员位于车体前方左侧,炮塔内则是车长与炮长,其余的战斗兵均坐在车体后部的大型乘员舱内,下车时直接通过步战车后部的大型尾门下车即可。

苏军战术运用

当然,送死的买卖肯定是不会有人愿意干的。结合BMP-3型步兵战车非常特殊的配备了两挺航向机枪,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苏军希望BMP-3型步兵战车具备更强的乘车作战能力。传统上的苏军摩步兵只在情况较为理想时才会采用乘车冲击战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要求摩步兵在距前400米左右下车后在步战车的火力支援下徒步冲击。毕竟在BMP-1的时代,如果摩步班不下车,不仅无法发挥火力,也容易被敌人的反坦克武器一发团灭。

BMP-1

但到了BMP-3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两名摩步班的机枪手留在BMP-3上,那么他俩操纵的是两挺发射7.62×54R机枪弹的PKT并列机枪,火力不是那两挺RPK-74式班用轻机枪能比的。同时北约国家陆军步兵火力的提升也使得苏军认为摩步兵如果下车徒步冲击有可能遭受较大损失,只有利用强悍的车载火力压制敌军后快速冲入敌军阵地才能减少自身伤亡。

简单来讲这就是一种“快速突破”的战术,讲究在大规模野战攻坚时凭借装步的冲击力快速在敌方前沿防御体系上撕开缺口、争分夺秒地实施纵深攻击,为己方部队完成包抄创造条件。

我军战术运用

相对来说,解放军陆军对于ZBD-04型步兵战车的要求就简单的多,就是新一代步兵战车而已,没有附加更多的要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看来,那两挺航向机枪既没有意义也影响车辆防护,动力后置更是严重影响了步兵上下车,更是不能适应解放军陆军对于步兵战车的定位。

换言之,解放军陆军认为步兵战车在步兵作战时仍是载具,真正的主力是下车的步兵,步兵战车只是为其提供支援火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陆军的步兵班战术更接近美军,而与强调乘车作战的俄军有较大的不同。

至于说哪种战术更好,这个没有绝对的标准,对于俄军来说,只要压制火力足够强,确实可以保障摩步兵在乘车冲击时也是比较安全的,毕竟实战不是游戏,敢顶着弹雨露头射击的“勇士”绝对是少数。但这种安全却也是相对的,只要一发反坦克武器命中就有可能全班报销。

中美步兵班强调下车作战,就是考虑到现代反坦克武器扩散严重,对于预有工事之敌也很难做到可靠的压制,步兵战车的观察能力毕竟有限,远不如步兵下车后的视野开阔,而且散开后的步兵班也不易被一锅端,也有利于步兵发扬火力。但这种战术同样存在着风险,与步兵战车相比,步兵的防护实在是太过贫弱,一旦被敌方步机枪集火射击,也可能出现惨重伤亡。

但是,不管哪种战术,都需要有足够的压制火力,越多越好,这个世界上的军队就没有觉得自己火力足够的,别再说什么中国军队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了,苏军和美军都能把图-22和B-52一类的重型轰炸机当成步兵支援火力用了,人家觉得火力足够了?当然不够!什么时候中国空军的轰-6能在敌人头上扔下各种制导和非制导弹药,也就是结束这个讨论的时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