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弹头是否需要增加到1000枚?有一件事更重要
来源:石江月
中国应短时间内把核弹头增加到1000枚!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先生日前提出的这个话题,在中国舆论场这几天非常火爆!关于中国核武器数量和增加的必要性,大家都有不少观点。而且,有些观点之间分歧非常大,争论也非常多。
那么,对于这种“中国需要1000枚核弹头”的观点,美国媒体和专家怎么看?
另外,中国的核弹头发展应该维持在多少数量比较合适?发展过程中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本人认为在当前国际背景下,中国核武需适当增加,但更重要的是技术质量必须加快更新换代。
美国人认为这是舆论战
米切尔·布拉特,《国家利益》杂志撰稿人。
对于《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发出声音,呼吁中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将核弹头数量增加到1000枚”,并“弥补与美国的核差距”,米切尔·布拉特认为,“中国不打算在短期内增加核弹头库存,使其与美国持平。最大的目的可能是在舆论上展开一种博弈战术,以便与现任总统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竞争”。
《纽约时报》则发表了一篇文章援引分析人士的一些看法,主要观点是中国“扩大核武库”的呼声主要是针对美国的那些“战争贩子”。美国继续在东海上空部署B-1B轰炸机,五角大楼还抛出一份计划,宣称要在太平洋地区部署陆基“战斧”巡航导弹武装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海军陆战队。
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国方面提高警惕的原因。
美国2020年国防预算已经明确提出要求,在海军的战略核潜艇上部署W76-2低当量核弹头,这一提议与前两年的《美国2018年核态势评估报告》是一致的。而《环球时报》过去一直对此变化发出警示。
此外,白宫还继续试图推动与俄罗斯签署新的军备控制条约,但是条件是把中国纳入进来。
“如果美国对中国发动核战争,它必须没有任何获胜的机会——这就是中国必须确保的核威慑力量。”很显然,对中国来说,这应该成为一个总的原则。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支持的,没有异议的。
在此之后,中国也有不少军事专家表达自己的观点,支持增加核弹头数量的立场——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威胁意味的上升,中国将不得不扩大自己的核武库。但是,这些军事专家基本都没有明确提到,是否应该增加到1000枚或者更多。
米切尔·布拉特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的文章认为,从前看中国很可能打算扩大核武库,但预测数字更多的是几百枚,而不是几千枚。相比之下,美国有3800枚现役弹头,部署了1600枚。当前,中国也在现代化其核武库,使用远程导弹和加强其核导弹三位一体威慑力量中的薄弱环节,但这种现代化更多关乎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
《国家利益》杂志的文章认为,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关于战略话题的热度越来越高,突出反映了中国媒体战略的变化。逐渐重视通过西方社交媒体向世界传达他们的观点,并迅速传播开来。
中国对外的沟通方式也在改变,这些都不仅是为了说服别人,也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
在特朗普执政初期,中国的社交媒体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中国网民去关注奥巴马总统的Twitter账号,是为了练习英语;现在当他们看到特朗普总统的推特,他们认为自己的英语已经足够好了!但中国人开始从@realDonaldTrump那里学习社交媒体策略。
美国学者认为,提高核弹头产量的呼吁并不反映官方政策,但确实反映了一种情绪。中国部分精英人士和许多爱国的中国网民感到他们正在被美国围堵。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很多朴素的爱国者已经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核弹头建造应考虑四个因素
中国到底应该发展多少核弹头?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目睹了冷战时期美苏掀起的核军备竞赛,给国家发展和世界安全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之后,多年来中国领导人在发展核武器方面定下的原则是“少而精”,一直保持非常克制的态度。
比如,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搞原子弹等战略武器,他说:“那个原子弹,听说就那么大一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
1967年6月17 日,中国第一颗全当量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当天深夜,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毛泽东亲自审批的《新闻公报》。
公报重申了中国政府一贯的立场:“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所以,关于中国目前是不是应该进一步提升核弹头的数量,必须先考虑几个因素。
首先,从数量上看,现在世界上有核国家9个,其中美囯和俄罗斯都在6000枚核弹头以上,占全部核弹的90%以上。冷战时期美苏更加疯狂,曾经发展过数万枚各种核弹头,但是现在基本上已经回落到各自日常部署大约在1500枚左右。还有4000到5000枚处于备用状态。
目前世界公开的弹头数量不到10%,约1000枚由包括中国在内的另6个核国家拥有。美国智库原子能科学家协会的评估认为,中国的核弹头不到300枚。比法国还少,位列第四。可见我国拥核数与美俄两个核大国根本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第二,从国际环境上看,美俄之间现存的核武协定是《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由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前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于2010年签署。该条约限制签约国最多部署1550枚核弹头,和700枚部署的导弹及轰炸机,并设想现场检查双方是否遵守合约。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2021年到期,但是美国希望拟定新的裁军合约,以便纳入中国。但是,中国和俄罗斯都不同意这种立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示,美国这种说法根本不成立,中国现有的核弹头数量没法跟美国相比,也不可能进入谈判程序。
眼下,美国特朗普政府更多是以《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中导条约》作为借口,使得自己能够突破这两个条约的限制,重新大力发展自己的战略核武器,包括中程导弹和战术核武器。
第三,从发展和使用原则上看,我们的立场基本上是“不首先使用,数量上够用就行”。不首先使用,说明我们有发动二次核反击的能力与自信,毕竟中国的核弹头突破防御的技术和运载工具的能力,都在大幅度提升。
数量上够用就行,说明我们不希望陷入核军备竞赛。生产制造核弹和运载工具需要花不少钱,和平时期部署、维护核武器的安全更是天价,而且核燃料这东西不停地衰变,处置保管起来非常麻烦。处置不好会给造成严重事故。
根据“默虹美海军学习小站”微信公号的资料,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专门做了个课题,1998年出版了一本700页的专著《原子审核:1940年以来美国核武器的成本与后果》,为我们解释了核武器的实际运作成本。
1940-1996年近50年时间,以1996年不变美元价格计算,美国在核武器上花费了5.48万亿美元,如果再加上1996年以后的3200亿核废料后处理费用,总成本将超过5.8万亿。而5.8万亿是是什么概念呢?占到这50年美国总军费的29%。
而在费用开销的分布方面,制造核弹头只是一小部分。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这份报告,核弹头制造只占7%(约4090亿美元,具体的弹头研发、测试、制造);核弹头部署是大头,占57%(主要就是各种载具,导弹、轰炸机、潜艇及其配套的空军机场、潜艇基地、导弹井等,部队训练、战备)。
其次,防御对手的核打击占16.1%(抵御对核力量的袭击,如核基地防空、反恐,战略潜艇的自我防御等);预警通讯指挥控制占14.3%(末日地堡、各级指挥所、加密光缆、战略卫星等)。
剩余的,核弹拆解占0.5%,核废料处理占6.3%,受害者治疗占0.04%,核安全占0.05%,国会监管费用占0.02%。
可以看到,造核弹头、日常核弹头维护保养的花费很少,更多的钱是还在载具(轰炸机、导弹、核潜艇等)、通讯指挥控制系统,以及整个体系的运营、保障、人头费上。
看看苏联解体后,由于哈萨克斯坦位于苏联的腹地,苏联将大批战略火箭军和战略轰炸机基地部署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很多核弹头和核武器都留在哈萨克斯坦。所以苏联解体时,哈萨克斯坦光“撒旦”SS-18洲际弹道导弹就有104枚,核弹头1400枚。
根据当时的世界核武器国家排名,哈萨克斯坦位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之后,成为世界第四核大国。但是纳扎尔巴耶夫很明智,知道自己的国家无力维持,所以都交出来销毁了。前苏联很多核潜艇提前退役,无法处置,只能当废铜烂铁卖掉都无人问津。这个情况我们要避免。
第四,当前中美竞争的大背景提醒我们,必须加强核威慑力,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底气。但是,也要在数量发展上坚持适当原则。从大国地位、实力和核弹拥有数两个方面来看,我国都有一定幅度增加核弹头的必要。
毕竟现在导弹预警和拦截能力,与几十年前相比相差太大,光有核弹头其实没有用,更重要的是运载投射工具(也就是战略核潜艇,洲际导弹)。但是,对手预警拦截能力的提升,让我们必须考虑增加一定数量的核弹和运载工具,维持这个动态平衡,保证有效的核威慑。
核力量发展,更该优先做什么?
中国拥有多少核弹头,才能保障国家安全,让对手不敢对中国动手?
这可能是中国网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西方的媒体和智库也经常对中国核武的“质和量”,抛出各种猜测。
比如,2014年11月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渲染“未来15年,中国能打到美国的洲际弹道核导弹很有可能超过100枚”。还有的西方学者声称中国要部署(高戒备)600个核弹头载体才能在安全问题上放下心。
之所以这种猜测各式各样,主要原因是美俄的核弹头数量领先其他的有核国家太多,空间太大。根据美国智库的评估,美俄的核弹头数量各自大约在6000枚左右,而英国法国中国的核弹数量都在200到300之间。
美国国防情报局(DIA)最新的评估报告认为,未来10年中国的核弹头数量可能会增加一倍,从估计的逾250枚增加到约500枚或600枚。
《简氏防务周刊》的分析人士说得更加宏观一些,“中国的核武力量日趋科技尖端化,求精不求多”。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实现导弹与原子弹的结合,才能组成具有实战价值的核武器。
原子弹如果仅靠飞机从敌人头顶上投放,保险系数低,核武器没有多少实战价值。1964年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后,西方国家曾讥笑我国“有弹无枪”,因为导弹是原子弹的“枪”,只有靠中远程导弹将核弹头发射出去,核武器才能形成实战价值。
这个“枪”的水平到底怎样,决定了你的核弹是否能真正威慑到敌人。尤其是,当前美国正在组建新一代太空预警卫星系统,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速度更快。同时,美国的反导拦截能力也越来越厉害。这都要求我们,在发展更多的“弹”时,也必须把“枪”的能力和使用技巧大幅度提升。
2017年美国知名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声称中国军方正在研发的轰-20将与新式096战略核潜艇形成“三位一体”核威慑的海、空两个支柱,一旦两者于几年内陆续服役,将令中国成为具有远程核威慑力量的军事大国。
过去10年中国在海空军武力投送方面虽有大幅提升,例如外界注意到解放军发展歼-10B/C与歼-15、歼-16等多功能战斗机,甚至已成功研发出新一代的歼-20、歼-31隐形战机与运-20运输机,但整体上还只能算是防御性部队。
因为目前发展的都还是以防御为主体思维的战斗机,只有小部分是进攻性或多用途的型号。与其他军事大国队相比,解放军空军仍缺乏远距投送武力的能力,尤其是战略空运、空中加油机和新一代战略轰炸机还需要提升。
报告认为,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此种新型轰炸机完成研制并可望正式服役,到时候中国将真正拥有战略空军,并以此作为三位一体核威慑的一部分,以挑战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统治地位。
此外,最重要的是,随着美国发展低当量核武器,降低了核武器在战场上使用的门槛,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的越来越多地投入现役,我们必须尽快提升核武器的技术质量,从另一个方面保证有效的核威慑。
核武出现之后的数十年时间里,世界各国对于核武器的战略定位共同指向一个观点——威慑力。更多的国家通过掌握核武器成为军事强国,无形中让原子弹、氢弹主要任务成为战略核威慑的代名词。
但是这种“核武只是放在洞库里的战略威慑”的观点正在被打破。这才是当前最紧迫的事情。
美国正在“田纳西”号战略核潜艇上部署的低当量核弹头,就是一种未来可能投入实战的核武器。爆炸当量在5000吨TNT左右,控制杀伤范围。我们必须对此高度警惕并跟上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