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事深度

中国军机部署永暑礁 建南沙防空网还需打造"充电宝"

新浪军事

关注

来源:帧察点

以色列ISI公司经常发布一些我国及周边热点地区的即时卫星图像,比如5月10日前后,他们公布的南沙永暑礁照片中,就能看到机场上停放的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多架预警机、反潜巡逻机和直升机。

▲完成填岛工程之后的永暑礁,拥有一座可供海军航空兵所有现役机型起降的机场

相比航程很大,可轻松从海南岛直飞南沙的运-8/9平台,即使加装内部副油箱后,在热带海区的航程也较为有限的直-8,能出现在南沙岛礁上确实比较新奇。不过随着南海方向的071型综合登陆舰、903A型综合补给舰数量的增多,它们的机库里都可以携带直-8,使得用直升机执行一些舰/礁之间的小批人员快速转运任务也变得方便起来。

▲5月11日的卫星图,空警-500H正在滑行中

虽然在填岛工程之前,我军也偶有使用直升机对实控岛礁进行垂直补给的案例,但受那时候海军舰机规模和岛礁条件的双重局限,这样的个例注定不能作为常规手段。而今海军水面舰艇部队规模不断增长,除了南部战区海军之外,其他战区海军也频繁来此执行跨海区战备巡逻任务;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么多年来,海航直升机在性能上确实还没有实现本质性提升,但架不住数量确实上去了,这些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成长起来的岛礁,即使在跑道正式投入使用前,也能够及时获得航空支援。

▲几年前一次聚餐中借给战友一个充电宝,饭后大家都忘了这事儿,却无意间让它在后来的几年里,先后跟随人民海军多条新锐战舰参与了几次重大任务,其中就包括在南沙的任务

当然了,要论这个航空支援,很多人肯定觉得什么运输机特种机直升机啥的都属于小打小闹,战斗机啥时候能上南沙部署呢?那咱们还得说回开头这些照片。虽然看上去无孔不入,但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这些卫星的过顶时间通常都被任务部队登岛驻训时一一掌握;换言之,通过合理安排驻训时间,在场站完备的机棚掩护下,这些“太空特务”能看到什么,仍然属于我们“可防可控”的内容。

▲在3月27日的永暑礁和渚碧礁高清卫图上,就十分“干净”

所以对于大众来说,战斗机部署南沙这事儿,还是取决于什么时候需要“被公开”。比如1999年10月,原广州军区空军组织的南海方向支援作战检验性实兵演习(代号9911),当时的空2师6团就派出了一个苏-27小分队执行空中战巡任务,这是我军三代机首次飞翔在南沙上空——当然没落地,如今20多年过去了也没个图。

▲之前倒存过本世纪初苏-27和歼-8B在西沙永兴岛上的图,当初在新浪的时候还用过

即使是距离大陆较近、报道相对多一些的西沙永兴岛上,在苏-27成为空军首款登岛完成检验性试飞的三代机之后(然而海军航空兵首款登岛的三代机苏-30,相关的照片仍然是个传说)很多年,才逐渐有了海空军各型战机部署的公开画面。除了“侧卫”之外,“飞豹”和“猛龙”近些年也成为了永兴岛上的常客,虽然机型多样,但论到保障,大家都有很多共同的问题。

▲空海航的歼-11B/BS在南海一线驻训,上图还能见到永兴岛上为歼击机修建的恒温恒湿机库

虽说二战期间美日双方都不乏在热带岛礁机场上部署战斗机的例子,但那时候战机的复杂程度肯定不能和现在比,特别是航电武器这块儿对维护的要求,和当代战机堪称天壤之别;所以当时双方积累的经验,对于今天的岛礁机场全方位保障来说,必然是远远不够用的。

▲当然了,只要这飞机还是人开的、还得人维护,那么即使是几十年前的热带卫勤保障经验,今天还是可以借鉴一下的

比如虽然南海各岛礁机场都为战机准备了封闭式机库,通过空调设备控制机库内的温度湿度盐度,但一方面来说,这仍不可能做到100%的隔绝;另一方面,必然要暴露在浓盐雾环境中的空调外机寿命也急剧缩短,增加了保障费用。而且从全局上说,空调这种“间接保障设备”也好,航空兵使用的直接保障设备也好,以及保障人员,都需要依托空中或海上方式投送到岛礁上;不缺船的海军还好说,空军除了依靠大型运输机运点关键东西之外,经常需要依托地方航运企业的滚装船帮忙。

▲等大运数量上去之后,什么指挥协同机制不够高效啊,什么相关港口火车站通行卸载能力不足啊之类就没法找理由了,而这些事儿的形成,也属于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了

这些问题之所以没必要展开说,也是因为类似的“拖家带口”、“穷家富路”在航空兵部队非跨海转场的时候,其实都是日常情况。岛礁机场真正不同于其他陆地场站的是——后者只要是个兄弟部队,甭管多机种保障能力到几级了,起码油电水这些通用物资齐全——但在岛礁上,这些都是需要从大陆运过来的。这就成了让平时动起来还算靠谱的各部队,前往岛礁驻训时却“尾巴长、走不快”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针对岛礁夺控战役,已经提出了要对新装备配套器材、特别是”撒手锏“装备的配套器材以及通用性强的器材实现”超强储备“的目标。但如何依托联勤支援保障和军种保障力量实现这个目标,仍然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所以,如何提升南海岛礁的“自持力”,既是提升打赢海上方向局部战争能力的一部分,也是让南海这片“祖宗海”繁荣富饶起来的必要条件。比如此前大家热议了很多很多年的“海上核电宝”,虽然在具体的选型里头也少不了一些非技术因素的作用,但基于成熟的核电装备技术,它确实能做到以相对快的速度完成施工建设。也许再等个一两年,随着南沙各岛礁建设完成下一个阶段的目标,能更好地支撑它们运行的“核电宝”就会出现了。

▲一座能够及时投入使用,做到安全、顶用的海洋核动力平台,对南沙岛礁的能源和淡水保障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每当提及南海方向时,我们总会说到“战场建设不如东海方向完善”,其实在距离大陆更近的东海方向,各方面能力的逐步形成,那也是用源源不断的投入、一代代人的付出乃至生命换来的。就说从1996年台海危机时,东海一线重点方向的空情保障在强敌的电子战中一度支离破碎,到今天已经能逼着强敌升级他们的电子战能力,这中间经历的事情就绝非一日之功。同理,既然都期待着过去多少年来,建设优先度一直要让位于东海的南海方向未来能有更大作为,我们也要有相应的耐心才行。

▲在常年与真实对手较量的东海方向,其涉及军地各部门、响应较快的联合指挥体制架构,已经成为学习借鉴的范例;图为几年前海航的运-8X海上巡逻机与海监船共同执行海上巡逻执法任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