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校场答疑】航母起降区域重叠的设计有什么考虑?

新浪军事

关注

问:航母舰艏起飞点的挡焰板侵入降落区是否会造成舰载机回收的时候不能在这个起飞点起飞飞机?如果会的话,为什么不让舰艏起飞点靠右一点呢?

答:

虽说最早斜角降落甲板与舰艏起飞甲板相互分离的原因是希望舰载机的降落作业不会影响到起飞作业,但在后来的发展中这两个区域的设计也衍生出了很多变种。比如美国的超级航母,前起飞区和降落区是完全分离的;苏联、法国、印度的航母,前起飞区是完全插入降落区的。

先说美国的超级航母。从小鹰级航母开始,美国超级航母的2号弹射器就开始有意识的向右倾斜布置来避免插入降落甲板。这样一来,航母在回收舰载机时可以将舰载机推入舰岛左前方的整备区并始终保证有两架飞机随时可以起飞。

话虽如此,但美军实际上极少在回收飞机的时候在1号和2号弹射器上准备应急起飞的飞机,这是因为:在滚动出击的作战模式下,回收一批飞机的同时甲板上势必还有一批飞机在进行起飞前的准备,这样一来甲板整备区的位置不够摆放回收回来的飞机,就需要把飞机推到右舷1号弹射器所在的区域和左舷2号弹射器后方。

这两个位置一个会经过2号弹射器并直接占用1号弹射器,另一个会阻断右舷整备区的飞机前往2号弹射器。因此,如果需要应急起飞飞机,直接占用降落甲板,在34号弹射器上弹射飞机才是最方便的做法。因此,2号弹射器完全不侵入降落区的意义也比较有限。

此外,虽然2号弹射器后方的挡焰板没有直接侵入降落区。但降落区之外还有一条安全停机线(foul line),这是舰载机降落时机翼可能扫到的最远范围。而尼米兹级2号弹射器后方的挡焰板实则是侵入了这条线的——不过这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挡焰板只有飞机起飞的时候才会升起十几秒钟的时间,并不会影响飞机降落。

再来说法国、印度的设计:法国克莱蒙梭级的弹射器长度较短,因此不存在侵入降落区的问题。然而从戴高乐级开始,其舰艏的1号弹射器就不可避免的侵入了降落区。之所以要把舰艏弹射器布置在左舷而非右舷,是因为相比于左舷,舰艏右舷甲板更适合作为停机区使用。类似的设计非常适合法国的中小型航母,因为这类航母先天甲板面积不足,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增大整备区面积才能让架次生成量最大化。而下一代航母PANG的尺寸相比戴高乐级有了很大的提升,相比之下,其载机需求却没有明显提升。因此甲板上有了更多的空间用作整备区。这也让PANG不再需要压缩起降区的面积来增大整备区面积。因此,PANG1号弹射器便从左舷移至了右舷,在甲板空间不算饱和的情况下,拥有了像美军超级航母一样回收飞机的同时应急弹射飞机升空的能力。

印度的维克拉马蒂亚号、维克兰特号航母与戴高乐号同理,也都是因为自身甲板面积不足而选择了让起飞区与降落区重合。

库兹涅佐夫级是苏联建成的唯一一级常规设计的航空母舰,虽然其2号起飞点也插入了降落区,但其设计初衷却和上述两国的航母并不相同。库兹涅佐夫级的长度较美国超级航母短得多(仅305米),如果一定要2号起飞点避开降落区则1/2号起飞点中间势必没有空间再布置弹药升降机。因此反倒不如将2号起飞点直接插进降落区的末端。让前甲板的布置更加灵活。此外,由于采用了带角度的滑跃甲板,库兹涅佐夫级的右前甲板绝大多数时间并不兼职停放飞机。因此其在回收舰载机的同时可以完全不受干扰的在1号起飞点准备好一架用于应急起飞的飞机。这也使得库兹涅佐夫级及其改进型航母的两个使用国成为了最经常在回收飞机的同时准备应急起飞飞机的国家。

至于问题中所说的航母,由于其建设尚未完成,甲板画线方式也没有公开过,所以其2号起飞点的挡焰板到底会不会侵入降落区并没有一个准确答案。从舰岛、升降机和弹射器布置可以看出,该型航母的甲板布置方案脱胎自库兹涅佐夫级,后者的斜角甲板倾斜角度为7°。考虑到舰载机飞行员培训的问题,该型航母的斜角甲板大概率也是7度。据此画线可以发现,该型航母2号弹射器后的挡焰板很可能不会侵入降落区,而只会侵入安全停机线。就算其真的侵入了降落区的边缘,由于上文所说的原因,其也不大可能影响在舰载机降落的时候应急弹射飞机。

另一个问题是,该型航母是一型弹射航母,如果追求最大架次生成量,其也会遇到美国超级航母那样的“停机难”问题,而只能在回收飞机时将降落好的飞机推入舰艏起飞区,这会导致1号、2号弹射器被占用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在飞机降落的空档将舰岛后方整备区或左舷整备区的飞机直接推到3号弹射器弹射起飞(反正甲板足够宽,调度起来并不拥挤)。在这种运作模式下,该型航母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左舷降落区只有一部弹射器,未必能满足短时间应急起飞大量飞机的需求。

问:玩战舰世界时,经常看到低级船的后面有个大大的时钟,这是指示时间的吗?为什么之后的军舰都没有这种时钟了?

答:

这个时钟名叫射距钟,诞生于前无畏舰时代,作用是给各个炮位指示目标的距离。在前卫无畏舰时代,测距仪的普及度并不高,不可能做到每个炮位都配备一台测距仪。因此舰艇往往需要在舰桥或桅杆顶对目标进行测距并将测得的目标距离向下传达至各个炮位。然而传达目标距离的过程肯定不能靠人吼,因为人肉传声很容易造成偏差,而且在各个炮位激烈开火响声震天的战斗环境下,也很容易听不见。因此,当时的海军就发明了一种只有10个数字的挂在桅杆上,其中“时针”代表千码(或千米),分针代表百码(或百米)。这样一来,只要炮位看到“时针”在9上,分针5上,炮位就能知道目标距离是9500码,并以此调整火炮仰角。

后来,随着舰内通讯手段的提升以及随后现代化中央火控系统的出现,早期无畏舰时代(战舰世界的低级船)的射距钟基本成为了备用品。同时,中央火控系统的出现还大幅延伸了舰艇的交战距离,舰艇的交战距离现在很容易超过10000码,超过了射距钟的指示上限。此时如果引入秒针则在战时很难分清楚秒针和分针哪个长哪个短,从而搞错目标距离。此外,人们逐渐意识到,舰艇每个炮位到目标的距离实际上都不相同,假设中央测距仪测得的目标距离是9000码,A炮位到目标的实际距离可能是9100码,X炮位到目标的距离可能是8900码,使用同一的测距数据反而会增大射击误差(中央火控系统则可以自动修正这些误差)。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射距钟也就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问:点防空和区域防空有什么区别?

答: 区域防空最早是陆地防空的一个概念,是在美国耐基系列防空导弹和苏联S-25S-75防空导弹系统出现后随之出现的一种概念。具体指的是这些远程防空导弹可以部署在某个区域,为整个区域提供防空掩护。

与区域防空相对的,传统的防空手段也被分为了几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坦克上面带防空机枪就可以叫自卫防空;一辆通古斯卡为一个T-72坦克连提供防空支援就可以叫伴随防空。点防空也是如此,指的主要是用短程防空武器点对点的为譬如桥梁、指挥所一类的关键战术目标提供防空掩护。

现在国内经常把点防空和区域防空的概念延伸到海军防空领域。其对应的分别是本舰防空和舰队防空。本舰防空使用的防空导弹一般以迎头拦截为主,射程在十几到几十公里之间。如美军的拉姆、我军的红旗-10、俄军的卡什坦等都属于这种。

舰队防空指的是其能够为整个舰队提供防空掩护。比如一艘宙斯盾舰被布置在航母右方20海里的位置,其搭载的区域防空导弹既可以为左侧20海里外的航母提供一个有几十公里纵深的防空掩护,又可以对在航母前方20海里外执行反潜任务的护卫舰提供类似的掩护。与上面所说的点防空导弹不同,这里使用的区域防空导弹不仅要能进行迎头拦截,有时还需要进行追尾拦截。因此,其不仅对导弹的射程有所要求,还对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有所要求。这样的导弹主要有美军的标准I/II、我军的红旗-9、俄军的S-300F等等。

除此之外,日本还搞出了一种“僚舰防空”的概念。其起因主要是日本金刚级驱逐舰在执行反导任务时,自身宙斯盾系统的算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本舰防空能力下降。这就要求与之配合作战的秋月级驱逐舰能够为其点对点的进行防空掩护。受成本所限,秋月级仅仅装备了ESSM导弹,只是通过增强雷达的防空探测、跟踪能力让其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来袭的飞机或导弹,并发射ESSM予以拦截。相当于给本舰防空“超了个频”,使其能够实现某些舰队防空的职能。当然,虽然这种叫法是日本人发明的,但是其本质上算不上什么创新,毕竟美军宙斯盾舰搭载的ESSM导弹、我军054A搭载的HQ-16导弹都有类似的用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