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校场】朝鲜刚刚试射的巡航导弹如何“从天而降”

新浪军事

关注

9月13日,朝鲜朝中社发布新闻稿称,朝鲜已经于9月11日和9月12日成功试射了一枚新型巡航导弹。该巡航导弹沿着设置在朝鲜领土和领海上预定的椭圆及八字形飞行轨道,共飞行7580秒后精确命中了1500公里距离上的目标。这型巡航导弹的试验成功标志着朝鲜成为了世界上为数不多能够研制巡航导弹的国家,正在向军事科技强国的行列迈进。

目前,各国媒体对于朝鲜巡航导弹的报道多集中在其政治意义上,这是因为朝鲜研发、试验巡航导弹并不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的相关决议。但另一方面,巡航导弹本身是可能携带核武器的。因此,试射巡航导弹也可以向朝鲜周边的敌对国家,如韩国、日本以及两国背后的美国释放强烈信号,借此逼迫三者重新回到和平谈判的轨道上来。在军事层面,朝鲜此前只有弹道导弹,这种导弹技术难度低,却有攻击方向固定、探测难度较低的缺陷。而巡航导弹则可以选择绕海路攻击敌防空反导网络覆盖不到的腹地,并借此增加敌军的导弹防御成本。但与这些政治意义相对的,真正去研究朝鲜这款巡航导弹性能的却很少,因此我们今天不妨把目光聚焦在这款导弹本身,从现有的消息尝试对导弹性能和技术来源进行分析,虽无法保证绝对准确,却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朝鲜巡航导弹的发展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更不可能是凭空冒出来的“火星科技”。因此,必须考虑朝鲜是在外部力量的协助下研制成功的可能性。而这个外部力量,就是伊朗。众所周知,朝鲜与伊朗之间存在大量军贸往来。自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以来,不受美国及其盟友待见的朝鲜和伊朗两国便迅速靠近。根据美国非盈利组织“伊朗民主基金会”的说法,1982年时,朝鲜占到了伊朗武器进口总金额的约40%。在1981年至1983年间,朝鲜就向伊朗交付了约150辆T-62坦克、400门火炮、1000门迫击炮、600门防空炮和12000件轻武器。我们熟知的“谷山大炮”可能就是这个时期落户伊朗的。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轰然倒塌,其庞大的武备库成为了走私犯投机倒把的资源。2006年6月30日,俄罗斯联邦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在俄罗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白皮书》发表会上就曾表示,乌克兰继承自苏联的Kh-55巡航导弹曾在2000~2001年间,由乌克兰国有武器贸易公司Ukrspetsexport的子公司Progress出口到了伊朗。而早在俄罗斯之前,时任乌克兰总检察长的斯维亚托斯拉夫·皮斯昆就曾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乌克兰的Kh-55巡航导弹曾被一个由乌克兰人、俄罗斯人和澳大利亚人组成的国际军火犯罪集团走私到了伊朗。

之所以说这些导弹是被“走私”出来的,是因为虽然导弹的出口公司Ukrspetsexport本身是合法的,但是其出口Kh-55导弹的文件却是伪造的。在出口文件中,这些导弹被改名叫做X-11。除了走私Kh-55导弹外,该犯罪团伙还曾在1999年向厄立特里亚走私了一部P14F甚高频预警雷达站。

虽然伊朗方面始终否认他们通过乌克兰得到了苏联的Kh-55巡航导弹,但后来伊朗发展的巡航导弹却几乎就是Kh-55的翻版型号。伊朗目前主要有两种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索玛尔和霍维泽。其中索玛尔是2012年问世的基础型号,并没有被大量生产。霍维泽是索玛尔的发展型,于2019年问世。据伊朗方面的说法,该型导弹射程超过1350千米。从外观上来看,不管是索玛尔巡航导弹还是霍维泽巡航导弹,都基本与Kh-55巡航导弹一样。均采用了外挂涡扇发动机和“奔驰标”形尾舵。区别主要在于苏联Kh-55为空射导弹,不需要助推器(同时因为是空射,所以射程也比地面发射高很多)。而伊朗没有适合发射巡航导弹的轰炸机,因而给索玛尔加上了一截固体火箭助推器用于地面发射。

从导弹飞行速度来看,苏联原版Kh-55的官方数据为720~830Km/h,约合200~230m/s或0.58~0.67马赫。而根据朝中社的新闻通稿,朝鲜巡航导弹在7580秒的时间里飞出了1500公里,平均速度约为198m/s,与原版Kh-55基本一致。远小于战斧、AGM-86、AGM-158、风暴阴影等世界主流亚音速巡航导弹的0.75~0.95马赫。这也侧面说明了朝鲜巡航导弹的技术来源。

从时间轴上来看,伊朗是在2001年拿到了Kh-55巡航导弹及其部分技术资料,之后用了大约10年时间逆向仿制出了一款差不多的导弹。最后又用了七年的时间将这款导弹打磨到能够满足服役要求并实现了导弹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而参考伊朗巡航导弹发展的时间节点,朝鲜、伊朗的巡航导弹都采用技术门槛更高的小型涡扇发动机而非涡喷发动机。以及朝鲜这款巡航导弹与伊朗巡航导弹的相似程度。推测朝鲜这款巡航导弹的技术来源,很可能就是伊朗的霍维泽巡航导弹。事实上,也门胡塞武装也有一种名为圣城1号的小型巡航导弹,其技术来源也基本可以确定为伊朗。

相比于霍维泽巡航导弹,朝鲜巡航导弹的最大特征在于其发动机并非外挂设计,而采用了美制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内置发动机设计。两种发动机布局显示了两种导弹的不同设计思路——Kh-55最早就是按照空射巡航导弹设计的。这意味着其外形尺寸可以不受发射筒直径的限制。同时,外挂发动机也不需要对发动机进气道进行特殊设计,进气效率也比内置发动机更高。相比之下,美国战斧式巡航导弹最初考虑的发射平台为水面舰艇和潜艇,导弹平时需要储存在发射筒中。而外挂发动机会导致导弹截面积增大,不利于导弹在舰艇和潜艇上的存放。

虽然伊朗霍维泽巡航导弹和朝鲜巡航导弹都采用陆基发射车发射,但因为伊朗人还没能成功把发动机塞进弹体内部,因此一辆霍维泽导弹发射车仅能装下两枚霍维泽导弹。而从此次朝鲜公布的巡航导弹试验的相关图片来看,朝鲜巡航导弹发射车采用了5联装设计,集成度比伊朗霍维泽导弹强了不少。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朝鲜导弹是在伊朗霍维泽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那为什么朝鲜人采用了大致相同的发动机和进气效率更低的内置发动机设计,却能实现比霍维泽导弹1350公里更大的射程?推测这极有可能是朝鲜减小了导弹的战斗部的体积所致——俄罗斯Kh-55导弹的改进型Kh-555就曾因战斗部体积增大而减小了油箱体积,从而导致导弹射程降低。朝鲜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压缩战斗部体积来增加油箱容积从而增大导弹射程。

不同于伊朗,朝鲜是一个确确实实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虽然其核武小型化水平可能并不算高,不能把动辄几十上百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压缩到巡航导弹战斗部的大小。但仅从技术上来说,小当量核武器的小型化却并不难。比如美国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发的爆炸当量约为11000吨的W34核弹头的爆炸装置重量就仅为141~145公斤。以朝鲜的核武研究水平,达到与W34相当的核武小型化水平原则上并不难。而如果把Kh-55的战斗部质量从410公斤级降低到150公斤级,则完全有可能实现1500公里的最大射程。之所以要有1500公里的射程,当然也不是拍脑门定出来的,而是在朝鲜西北方向中朝边境附近或北方中俄朝三国边境附近的的安全地带发射却能覆盖整个日本本土的要求。因此,朝鲜方面的思路可能是,在美国对朝态度日趋强硬的今天,通过展示使用多种手段对日本进行核打击的能力,迫使日本向美国施压。

除了射程之外,朝中社的新闻报道中提到的另一个细节也很值得关注:朝鲜这次试射的巡航导弹采用了复合制导模式。一般而言,用于类似巡航导弹的制导模式无外乎惯性制导(INS)、GPS制导、地形匹配制导三种,最多再算上一种末端红外图像匹配。其中最简单、最基础的当然是INS制导。不过既然采用了“复合制导”,那就肯定存在另外三种中的至少一种。先说地形匹配制导,恐怕不太可能。因为这次试射的大部分航程都在海上,而海面是无法使用地形匹配的。加之朝鲜的巡航导弹不论是要直着去射日本还是从海上绕行去“捅韩国的腚眼”,大部分航程也都是在还上的,同样不需要地形匹配。至于末端红外图像匹配就更不可能了,这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高新技术,连“科技力世界第一”的美国,不少采用这种末端制导方式的弹药还在试验当中。

那么剩下的也就只有GPS制导了。不过考虑到朝鲜自己并没有全球定位系统,其他有类似系统的国家也不可能向其开放军用代码。因此,朝鲜最有可能拿来给导弹制导的,大概就是GPS、格洛纳斯和北斗系统的民用终端。这种设备管制等级很低,只要走私几部智能手机就能用。而且GPS、格洛纳斯、北斗的民用系统定位精度也都在米级,完全足够为巡航导弹提供制导。唯一的问题在于,根据各国的保密需要,基于这些民用GPS设备的网络地图上的经纬度坐标一般是经过加密的(换句话说,你在某歌地图上看到的坐标其实都是错的),因此,没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的朝鲜在战时可能很难获得其想要攻击目标的真实经纬度坐标——当然,如果朝鲜真的给巡航导弹搭载核弹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毕竟坐标加密之后也逃不出核弹的爆炸范围。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上述所有内容均为根据公开资料进行的推测,我们无法保证其准确性。本文目的,只在抛砖引玉,如有任何疏漏,还请见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