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调查船在钓鱼岛海域作业遭日方警告

环球网

中国“海大”号海洋调查船
【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马丽】日本《读卖新闻》12月23日援引日本第11管区那霸海上保安总部消息称,经日方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确认,北京时间23日下午4点51分左右,中国“海大”号海洋调查船在钓鱼岛赤尾屿海域进行作业,并向海中投入某物体。
“海大”号在中国钓鱼岛海域作业却遭日方“警告”。《读卖新闻》称,日方巡逻船以“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调查活动”为由,要求“海大”号海洋调查船中止调查活动。日方还确认,23日下午5时左右,“海大”号将投入海中的物体收回。
据了解,“海大”号海洋调查船隶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技术性能堪称目前国内最先进海洋科考船。“海大”号为全焊接钢质特殊用途船舶,总长68米,型宽15.6米,型深7.6米,采用柴油机驱动,满载为49人,装载多种科考设备,续航力5000海里,一次加满燃料可以在海上待一个月。该船于2013年10月下旬正式被交付中海大。包括“东方红2号”和“天使1号”海洋科学调查船在内,中海大将拥有3艘不同规模和型号的海洋科学考察船,这在中国国内高校中实属少见。而这次以学校名字命名船只,在国内来说也是第一次。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外交部曾多次重申,中方有关船只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正常海洋科考是行使中方正当主权权利。
新浪军事注:“海大号”海洋科学调查船于2013年10月19日在青岛即墨女岛交付给青岛海大海洋能源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船今后将委托中国海洋大学管理,以保障船舶运行安全和发挥好船舶的功能。
“海大号”总长68米,型宽15.6米,改船为全焊接钢质特殊用途船舶,排水量2650吨,续航力5000海里,自持力30天,最大航速13节,定员49人。无限航区,具备360度环视驾驶台,DP1动力定位及综合导航定位系统,可实现在0至13节无级变速,在低速状况原地360度回转,操纵灵活,智能化程度高。船舶空间的共享性强,甲板作业空间高达520平方米,可从容摆放8个标准集装箱实验室或海洋调查科考设备集装箱,采用了先进的减振降噪措施,船舶整体上具备较高的适航性和耐波性,满足现代海洋科研和生产工作的需求。
“海大号”具有六项功能,一是二缆三维地震勘探;二是4000米海洋电法深拖作业;三是海洋沉积环境走航调查;四是海洋底质、水文、生物调查及海底原位测试;五是支持ROV作业;六是具备1000米工程地质勘查能力。该船投入使用后,将大大加强我国近海海洋地质调查、海岸带研究、国际海洋研究计划、海洋油气勘查等多方面的调查与勘测能力,满足国家对海洋资源和权益的重大需求,大幅度提升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水平,为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提供科学考察的支撑平台。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