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村民潜伏靶场捡弹片 部队无奈调整射击安排

军报记者

关注

我军机枪手高原猛烈开火

新年伊始,第13集团军某团冬训场上,上千枚炮弹怒吼着褪去弹壳,直奔目标炸开了花。与以往不同的是,演练结束后,训练基地着弹区再也见不到“捡弹片族”的忙碌身影了。

“挑箩筐,拿磁铁,一家老小不停歇……”四级军士长刘国军在该基地连续参加了10多年的实弹射击,对当地群众冒险捡弹片的场景并不陌生。他说,以前每次打靶,一些老百姓会提前“潜伏”在靶场安全距离之外,待射击结束,便争先恐后地冲向着弹区拾捡弹片。

其实,捡弹片要冒的风险可不小。去年8月,该团在某高寒山地组织新装备实弹射击,由于突降暴雨,炮弹在警戒线附近爆炸,把两名正猫在附近准备捡弹片的村民吓得不轻。不仅如此,村民捡弹片的行为还影响了部队训练的正常开展。该团一名领导颇为无奈地说,有时为了保护“捡弹片族”的生命安全,不得不临时调整实弹射击计划。

风险这么大,为何还有人乐此不疲?一位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里一年到头以种土豆为生,产量小、周期长,收入微薄。利用部队打靶机会,捡弹片赚钱来得快。

在该团大力协调下,根据《军用设施保护法》第十九条“军事管理区管理单位以外的人员、车辆、船舶进入军事管理区,必须经过军事管理区管理单位许可”等规定,当地政府专门出台了《禁止进入靶场捡弹片的规定》,但受经济利益驱使,“捡弹片”问题屡禁不止。

如何才能让“捡弹片族”金盆洗手,确保实弹射击安全有序?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该团采取举办专题讲座、散发警示传单等方法,定期对周边群众开展安全常识教育,加大对靶区周围交通路口的警戒力度。

与此同时,他们力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当地农田灌溉困难,官兵们积极帮助群众挖水渠、找水源,帮助其拓宽收入渠道;当地群众文化程度较低,官兵们定期开展“送科技、送知识、送医疗”活动,安排高学历官兵与各村群众结对帮扶。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冬训场上,“捡弹片族”的身影已悄然消失。村民王大爷告诉记者:“部队处处为咱老百姓考虑、千方百计帮助我们脱贫致富,咱也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违法违规,干扰部队的正常训练。”

热门评论

摩西 22
心酸,有钱谁会去捡那个,谁不知道危险,穷呗!新中国成立65年了,老百姓还去捡炮弹皮,贪官家里钱都成吨称。。。。。
新浪网友
回复TA
雨夜听风 11
反正我们这一到冬训,老少爷们开拖拉机进去垃炮弹壳子!一条烟换一身作训服!贵了点但是正品
新浪网友
回复TA
上海_播道士 10
以前废品回收是属国家物资局管理,卖废品需提供户口簿等证明的,有些东西你也卖不了,76年后改革了,废品回收谁都可以做,不管你是偷来的、抢来的,都能回收换钱,所以现在的小偷真“幸福”。
新浪网友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9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