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解析中缅边境弹坑:什么弹药炸死了中国居民

观察者网

关注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3月15日13:09发布了一组图集,微博文字说明:今天记者获准进入缅甸军机炸弹落入的云南临沧水桑树村。在造成村民伤亡的爆炸点,刚捆好的甘蔗还放在地里没有运出,距弹坑不到五米的一块石头上有血迹,另一爆炸点附近,一辆农用拖拉机挡风玻璃被震碎,车后的两层铁皮也被弹片击穿。

笔者看到这个不大的、直径1米左右的弹坑不禁皱眉,回忆缅甸空军武器库中的各型航弹,似乎不太对的上号,此前与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施洋等人聊天时,我们也一直觉得可能是航弹飞入我国境内,威力较大的航弹造成了不少居民伤亡……此次央视新闻报道的弹坑有点太小了——作为一个中国制造武器的使用国,缅甸空军的武器库不难查找。

以50kg航弹为例,网络上有英国销毁二战德国SC-50 50kg航弹的视频与图片。这枚50kg航弹在年代久远、进行排爆处理(设置沙包等障碍物控制爆炸冲击波和弹片的扩散)的情况下,与旁边的英军军人对比,弹坑依然比较大。而英国网站pillbox.org.uk(pillbox为碉堡的意思)利用白垩土对各型号炸弹爆炸制造的弹坑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50kg航弹的弹坑直径为2.4-3.6米,弹坑深度则为0.6-1.5米。显然央视报道所指示的弹坑,比实际测试产生的数据和销毁爆炸物产生的结果有明显区别。

那么我们选择威力较小、但是也能爆炸制造弹坑与破片的武器,比如57mm火箭弹。但是在资料搜集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火箭弹通常以火箭巢发射,一射都是一团,攻击效果犹如“犁地”。以国际热点地区为搜索范围,利比亚使用了较多的57mm火箭弹,但是很难找到单发火箭弹爆炸制造的弹坑,只有一张疑似的照片。而依据美军越南战争中遭遇的122mm火箭弹攻击产生的弹坑,以及乌克兰内战各种200mm以上火箭弹制造的弹坑,火箭弹弹片很多,威力较大,但是弹坑却较小。因此看起来,周边车辆上较小的弹孔体积,以及这个弹坑的大小,很像是57mm火箭弹偏航后打入我国境内造成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航炮炮弹?航炮炮弹造成的弹坑大小似乎与此类似。但是航炮攻击主要以俯冲扫射为主,弹着点通常较为密集,而且因为航炮发起攻击的流程,飞行员通常会目视识别目标再发起攻击,对着一片甘蔗地发起1发炮弹的航炮攻击似乎并不可能。但是各国军队素质不一,如果说缅甸空军飞行员在飞行中误触扳机打出炮弹,也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性。

有消息称,缅甸军费相对拮据,缅甸军队也有将82mm迫击炮弹挂上飞机当作航弹使用的情况。于是笔者去查找了80mm级迫击炮炮弹制造的弹坑。有一张2008年南奥塞梯落在广场地面上的82mm迫击炮弹弹坑,似乎比中缅边境的弹坑更小些。

但是中缅边境的弹坑则是落在甘蔗地而非水泥地面上,有一家外国网站进行了一个有意思的实验,名称为“碉堡 vs. 81mm”,以迫击炮轰击的搭建好的模拟坚固工事,在“碉堡”沙土为主的顶部制造了体积不小的弹坑,比央视新闻所展示的弹坑大不少,显然也对不上号。

可能是迫击炮弹的消息,让笔者开了脑洞——此前曾有消息,缅北战事频频,经常有不明势力的武装人员向中国境内发射炮弹,意图将中国“拖下水”。而面对“航弹”飞入中国炸死中国居民事件,缅甸政府就辩解宣称:“可能是敌人故意制造袭击,企图制造我方与中方之间的误会……我们将在约见中国大使时向他们做出解释。”

比80mm级迫击炮小的迫击炮为60mm,那么60mm迫击炮弹制造的弹坑有多大呢?美军在越南战争中挨炸的照片又为笔者提供了参考——央视新闻中,我国甘蔗地遭受轰炸产生弹坑的大小,与越南战争中60mm迫击炮弹产生的弹坑大小类似。

根据微博博主@科罗廖夫利用谷歌地球软件的测算,从边境到遭受轰炸的水桑树村距离为1.13公里。而以中国出口量较大的63式60mm迫击炮为例,它的射程为1490米。也就是说,如果袭击者是利用这种老式迫击炮对中国境内水桑树村发起袭击,可以躲在缅甸境内几百米发射。而国际上,美国M224 60mm迫击炮的射程达3490米,而中国先进的PP93式60mm迫击炮射程达到5564米。如果是炮弹来袭,埋怨解放军防空无力的言论就无从说起了。

现场照片显示——无论是缅甸空军的攻击,还是其他势力武装人员发动的袭击,来袭弹药威力并不如此前认为的那么大,制造的破片也不算多。笔者推测,众多居民死伤,可能是在甘蔗地里收割甘蔗劳作时,居民较为集中,才导致了这次惨剧。

推荐阅读:背后是盘大棋局-看缅甸事件背后的中美博弈!详情查看《出鞘》,搜索微信号:cqjs12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