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港媒:揭秘中国海军舰艇学院 舰长培养至少需15年

中国新闻网

关注

香港《大公报》5月14日文章,原题:揭秘中国海军舰艇学院

清晨6点,急促的铃音准时响起,值班员大声广播一天工作安排─这套铃音通话系统和流程,与军舰上完全一致。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旅131队的学员们翻身下床、整理内务,按上下铺次序轮流跑向洗漱间……刊发一组中国海军舰艇学院的报道,向外界介绍中国海军军校的训练、学习过程,里面的学员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专业学习后,他们当中的极少数人有机会担任水面舰艇舰长,引领中国海军的未来。

大连舰艇学院是新中国海军创建的第一所正规高等军事院校,培养了5万多名海军军官、80%以上的舰长,被誉为“海上黄埔”、“舰长摇篮”。

在1974年和1988年两次南海海战参战部队中,从编队指挥员到舰艇部门长,多数是舰院毕业学员。

入校即上舰

文章称,上世纪80年代,舰院借鉴外军经验,成立了解放军军事院校中第一个学员旅,负责所有本科学员的日常管理。学员旅下设学员队,一般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学员被编为同一学员队。

为让学员提前进入角色,学员队按《舰艇条令》施行舰艇化管理。例如,宿舍里看不到陆军常见的“豆腐块”,而是用毛毯包裹被褥。131队教导员胡亚毛介绍,舰上空间狭小,这样做在海上便于生活、利于战备。为从日常养成严谨作风,在洗漱间,连毛巾摆放宽度、牙刷牙膏方向都要一致。

6点15分,走廊两侧已坐满学员,大部分人利用这段早读时间学习英语。除了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舰院学员还要学习海军英语、专业英语。墙上挂着世界著名海战战例,学员定期会搜集海战资料,走廊中有沙盘模型供复盘推演。

淘汰率近一成

该文称,从舰院毕业的学员一般会授予工学和军事学双学士学位,但在校期间随时面临淘汰。

“我们对学员军事基础素质非常看重。”学员旅旅长冯恒星说除了日常5公里武装越野、400米渡海登岛、武器使用等科目外,每周日组织一次万米跑。他本人每周也会跑两次5公里。在高强度训练和专业学习中,学员淘汰率为7-8%左右,其中很少有因违纪被淘汰。

除了高强度的军事素质训练,对于大多数人,真正的考验从大三下学期的专业课开始。前四年成绩按70%计算,第五年有一科不及格就不会被授予军事学学位。

舰长培养至少需15年

成为舰长有多难?北海舰队轻型护卫舰营口舰舰长郭政恩,13年前毕业于大连舰院,迄今同期300多名指挥专业同学中担任舰长的不到10人。

舰院学员毕业下部队第一年也挂学员军衔,和普通士兵一起生活,经过舰艇部门长、机关锻炼和院校再培养、实习舰长三个阶段,每阶段三到五年,通过层层考核后,最终担任舰长。若从迈入舰院校门算起,舰长的培养周期在15年到20年。

分析称,在舰院训练模拟中心,一批舰副长班学员正在战斗航海通用平台上模拟护卫舰离靠码头。他们是舰艇部门长,回到部队即将担任副舰长,任职前须在舰院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

科目之一就是操船基础理论、舰长岗位2小时以上的模拟器操纵,通过考核才可以实际操纵舰船。“考核主要考察口令数量、离靠码头时间等,出现错误口令一票否决。”模拟训练中心教员周京说,该平台可模拟不同舰型、海况、时间、地点,进行不同科目训练,以加快培养周期。

除了先进的训练手段,舰院还以最原始的航海方式磨练学员的胆识意志。每年夏天,三年级学员要乘无动力舢舨,一桨一桨划过渤海海峡,往返270余海里。

“淘汰只是保持最低水平的限制,战斗精神、军人血性的培养才能激发最大潜力。”舰院院长李玉杰少将说,“我们培养的学员必然与国家海洋利益相联繫,任何一个海上指挥的失利都不能被允许。”

曾是近防主力猎潜艇即将退役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从正在小修的绥中艇上传来。“我们是同型号猎潜艇服役最晚的一艘。”艇长张永强说。满载排水量几百吨的猎潜艇不能走向远洋,但它代表了中国海军的一个时代─曾是装备数量最多、近岸防御的主战舰艇。随着轻型护卫舰不断入役,这位“老兵”将光荣谢幕。

绥中艇服役近20年,前后双联装37毫米炮、14.5毫米高射机枪、两座6管反潜火箭发射架,在今天的海军舰艇序列里已显“寒酸”。绥中艇隶属的北海舰队某基地护卫舰大队,常年部署在黄海北部海洋岛,那里被称为“黄海第一哨”。猎潜艇艇内通道须侧身才能双向行走。生活住舱的床铺之上就是一层甲板,夏天似烤箱冬天像冰窖。

登上同一大队轻型护卫舰营口号,与猎潜艇的差别就是两个时代。轻型护卫舰仅吨位就是猎潜艇的数倍。直升机平台、防空导弹、高射速主副炮……“过去一门炮要几个人压弹、射击,现在操纵电脑就可完成。”舰长郭政恩说,防空导弹自动抗击来袭目标,无需人工干预。猎潜艇通信就像打手机要拨号,现在无需拨号可与岸上指挥、空中预警组网建链、全时沟通。

驻扎海洋岛27年的一级军士长魏全成原来在猎潜艇上工作时,晴天时人可以在甲板上吃饭,下雨了就只能挤在舱里站着吃。

新轻护生活住舱都有空调和空气净化器,床铺上有拉帘有一定私密性,配有衣帽、折叠桌、储物柜。舰上还有海水化淡装置和饮水净化系统,大大增加了舰艇自持力。

魏全成上新舰前没打过导弹,去年打了实弹,再出海“心里感觉都不一样”。他说接了新舰再看看老艇,才知道什么叫“跨越式发展”。

郭政恩也当过猎潜艇艇长,“就像小时候成长过程的东西与长大接触的新事物感情不一样,那是你曾经的战友,这份感情永远割舍不掉。”

七万蛟龙从此下海

“发射气瓶准备充气”、“充气阀打开”、“开始注水”、“前后盖打开”、“3、4号发射管预备”、“3号发射管,放!”……一条条指令从魏勇嘴里爆发出来,两名号手边复诵边操作。“嗤—”模拟鱼雷发射时的残留气体有几十个大气压,瞬时增大的舱压让人耳中疼痛难忍,“考虑到你们不是专业人士,这只是正常压力的一半。”魏勇笑言。

这是海军潜艇学院潜艇兵训练基地的舱室环境模拟心理训练室,外观近似1比1的潜艇。两排学兵在鱼雷架后静坐,在此体验高温高湿高噪音的艇内环境是必修课,同时还能模拟鱼雷发射等训练。

作为亚洲唯一一所潜艇专业学校,创建于1953年的潜院承担潜艇从义务兵、士官、部门长、艇副长“一条龙”岗位人才的教学任务,并承担潜艇、防救专业等军事理论、水下战场环境、武器装备及作战使用研究、大型模拟器研制等科研任务。该院潜艇兵训练基地组建62年,至今已输送了7万多名潜艇兵。

新兵训练长达8个月

参军入伍,体检、政审必不可少,要当潜艇兵还要有文化测试、心理测试、氧过敏试验三道关。“虽然是我们自己一个个挑回来的兵,但经过测试每年总会有10%左右的淘汰率。”潜艇兵训练基地政治处主任张利研表示。

陆军新兵入伍,3个月新训后即下连队,潜艇兵的孵化周期更艰难漫长,须接受入伍教育训练和专业学习两个阶段,专业学习时间长达5个月,包括鱼水雷、舵信、雷达、声纳、轮机等不同专业。

其中最重要的通用基础训练内容就是封舱堵漏的损害管制训练,和发射管、闸套脱险训练,这也是潜艇部队每年例行训练,是每名潜艇兵要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

潜院训练部副部长马庆龙说,尽管有了快漂脱险等技术,但西方很重视研究

中国依然保留的这种减压脱险训练,因为它“可能一辈子不用,却不能有任何人不会”。

清华学子的舰长梦

“现在我和同学见面要先挨个敬礼。”26岁的邢国卿笑言。和他同期作为军官培养的清华大学国防生,有的已是上尉军衔,而他还是北海舰队某训练基地学兵三大队的一名上等兵、教练班长。

上清华、穿军装是邢国卿的梦想。2007年,他以高考成绩682分考取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并成为一名国防生,聪明勤奋的他在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但原本一帆风顺的成功故事,却被一次篮球比赛改变。

因腿部严重受伤休学的邢国卿没能按时毕业,接到了一纸国防生淘汰通知。“当时觉得天塌了,害怕不能再进入部队。”他曾在北京边读书边打工,但在得知学校可以直接应征入伍后,放弃了在企业工作的机会。2013年7月,成为一名大学生士兵。

在等级分明、讲究服从的军队体系内,刚来时有的班排长比他年龄还小。有别于陆军各自组织新兵训练,海军作为技术军种集中驻训。

邢国卿在训练中加倍努力,在最终考核中体能、队列、战术等各项成绩全优,成为合格的教练班长。现在邢国卿教新兵柴油机的使用维护。用他的话说,从当兵到当教员,让自己从会到精通。这段经历也让他更懂得基层士兵要什么、想什么。

他并不满足做一名优秀士兵。“在地方三四十岁可能当个处长,但作为一名驱逐舰舰长,肩上的责任可能要重得多。”邢国卿准备今年再次走入考场,考取大连舰艇学院指挥专业,争取成为一名舰长。他笑称自己并非“学霸”,但对考试“还是挺有信心的。”

热门评论

武林低手 1
瞎说,再加15年,直接退休不更省事?
新浪网友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