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独家解读中国维和官兵遭袭:未来绝不拳头打跳蚤

新浪军事

关注

当地时间5月31日,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位于加奥的营地遭遇汽车炸弹袭击,造成驻地中国维和人员1人牺牲4人受伤。中国外交部对此进行强烈谴责,要求展开调查,将凶手绳之以法。对此,新浪军事记者专程采访了反恐专家岳刚先生,就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新浪军事记者:有消息称,此次在马里对中国维和部队发动袭击的恐怖组织为基地组织在马里的分支,那么近年来风头正劲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是否会在马里与基地组织合流呢?您对这一事件有何看法呢?

岳刚:2015年11月发生在马里首都巴马科丽笙酒店的恐怖袭击,就曾造成3名中资机构人员遇难,当时,进行恐怖袭击的恐怖组织“卫兵”,即隶属于基地组织。“基地”和“伊斯兰国”两个恐怖组织之间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二者之间在高层存在较大的分歧,在理念上也有区别。因此不大会由可能在马里合流。

新浪军事记者: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2013年,中国首次派出了170人的警卫分队参与联合国在马里的国际维和任务,这也是中国参与维和行动政策的一大转变,那么此次针对中国驻马里维和部队的袭击是否会有大国或其他势力在背后的支持呢?

岳刚:对于这次袭击,我认为不要搞“阴谋论”,目前,世界的形势与舆论环境导致任何一个正常理智的国家均不会也不敢明目张胆的与恐怖主义踏上同一条“友谊的小船”,此前曾有过土耳其被俄罗斯曝出与“伊斯兰国”进行石油交易一事,为此土耳其的形象遭受了极大影响,恐怖主义是世界毒瘤,因此以国家的形式与恐怖组织在马里进行合作专门袭击中国的可能性并不大。一些大国在最多可能通过对恐怖主义的“假打”将祸水引向他国,因此此次袭击应该还是反映了恐怖组织的自身意图。

新浪军事记者:中国维和部队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呢?

岳刚: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加强,驻外机构和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均有身影。特别是自2015年发生中国人质被“伊斯兰国”杀害事件以后,对中国也是一个转折,在过去恐怖组织不愿意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叙利亚等恐怖主义泛滥的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援助,而且从整体的根本来看,中国对恐怖主义的蔓延采取坚决斗争的态度,从本质上与恐怖分子就具有矛盾,因此恐怖组织针对中国的袭击将越来越多。打击恐怖主义既要治标也要治本,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完成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间,牺牲很难避免,只能说是我们在改善恐怖土壤的同时,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和教育,减少反恐所付出的代价。而目前对汽车炸弹的攻击,我们的警卫部队也需要有更有效的应对方式和装备去进行防御。

新浪军事记者:此次袭击事件后,中国外交部发出声明,称这起针对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恐怖袭击事件是严重的罪行,不可容忍。中方予以强烈谴责,并要求将凶手绳之以法,那么这是否证明,中国维和部队会对声明负责的恐怖组织进行反击。

岳刚:从目前外交部的第一时间表态来看,中国的反击还是主要依托联合国框架和当地政府的法律程序,而不是自主的进行确认和反击。目前,中国在维和行动等领域也更愿意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这类问题,这一点从处置方式上与美国为首的西方还是有着重要的区别。美国为首的西方在一些维和行动和打击恐怖分子的行动中经常脱离联合国框架和当事国擅自行动,在拥有一定效率的同时,实际上是对所在国主权的不尊重,对联合国的不尊重。也容易造成伤及无辜的事件,影响自身的形象。中国维和部队在以往的类似遇袭经历里,也没有过脱离联合国框架自行进行反击的事件。

新浪军事记者: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中国第三批维和部队于一周前回国,此次遇袭的应是刚部署不久的第四批维和人员。那么此次袭击造成人员伤亡,是否与新部队对当地环境和敌情尚不熟悉有关呢?

岳刚:确实会有这方面的原因,因为新部队交接以后,的确对新环境的熟悉程度相对较弱,经验也相对不足,但从索马里护航的经验来看,护航与维和任务的交接是有一个“以老带新”的过程的,而且通常会有先遣组了解情况,并有一段共同执勤的过程。不过,类似汽车炸弹袭击一类的恐怖袭击具有很大的突然性,也很难被判别,因此,遇袭很难被避免。

新浪军事记者:2015年中国官方宣布将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那么此次中国维和部队遭袭事件是否会对中国维和部队派遣政策产生影响呢?中国大规模派遣维和部队是否有助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呢?

岳刚:中国建设的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是用来缓解国家及地区间冲突纠纷及他国内部发生大规模部族矛盾的部队。而不会“拳头打跳蚤”似的针对“碎片化”存在的恐怖分子,对于反恐,小规模的特种分队就可以完成。而对于军队,无论是作战部队还是保障部队来讲,在真实的反恐和战乱环境中获取的实战经验是国内任何演习都难以得到的,因此战斗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新浪军事记者:马里这个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国家,为什么近年来却突然成为一个恐怖组织活动非常猖獗的国家呢?

岳刚:马里作为前法属殖民地,传统上属于法国的利益范围,在这个国家里,宗教派别的争斗最终引起了战乱。而众所周知,战乱地区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加之马里是极为贫困的地区,资源也并不丰富,一旦国家陷入瘫痪失控状态,恐怖分子就会趁虚而入,使之成为恐怖主义的庇护所,并在这一地区建立统治,招募恐怖分子,获得资金和物资来源,而一旦当地政府请求联合国协助打击恐怖分子的时候,恐怖分子就会进行垂死挣扎,甚至进行向外扩张,这一点几乎成为了恐怖主义扩散的一大特征。

新浪军事记者:法国在2013年曾对马里进行军事干涉,那么法国的军事干预从现在的角度看是否是成功的?是否对中国在马里的维和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岳刚:作为前宗主国,法国对马里有很大的影响力,在马里进行军事行动有很多便利条件,这是中国和其他国家所难以比拟的。从打击恐怖主义的角度看,联合国主导的行动是一种方式,一些国家自行决定的反恐行动是另外一种方式,只要是对反恐事业利大于弊,不大肆贩运私货,不影响联合国的行动,都应乐见其成。法国的维和形式应该不会被中国所效仿,因为中国目前维和行动的目的很明确,即在联合国框架下执行维和任务,成为联合国体系的坚定维护者,这也是中国目前已经是提供维和兵员最多的国家的原因。而随着在联合国维和领域的话语权扩大,也可以在联合国授权下,将联合国框架为我所用,进行和法军一样的大规模维和行动,同样也可以达到法军在马里取得的效果。

热门评论

曲折翼翼 16
中国在哪里都是这么被动,难怪被袭击,就不能强硬一点吗,这是人命,中国人再多也是国家号召,父母幸苦养大的,
上海
回复TA
zyg211668 11
什么,在遇袭时还不能自主反击,按联合国框架走当地政府法律程序,你也承认西方国家在维和反恐方面灵活处理是有效率的,这是哪门子砖家指导思想,等着瞧吧,柿子捡软的捏,以后有中国维和部队好受的啦
湖北武汉
回复TA
长弓真人_236 11
正因为中国维和部队在以往从没有过脱离联合国框架自行进行反击,所以根据“半夜摘桃子理论”,类似事件今后会越来越多。
北京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16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