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最年轻的受阅副军长李良辉:81年阅兵是我人生之幸

北京时间

关注

  最年轻的受阅副军长李良辉:参加81年阅兵是我人生之幸

李良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历任空降15军军长、宁夏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第10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1年李良辉和战士一起参加阅兵分列式接受检阅。资料图

1981年,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副军长,他参加了802演习之后的华北大阅兵。当时,他与士兵同吃同住,参加训练,一起走分列式接受检阅。

“两斤绿豆煮300人喝的汤”,虽然条件艰苦,但受阅官兵向国内外展现出了中国军人应有的风貌。1984年,李良辉再次参与阅兵仪式的组织工作;2009年,他再次来到阅兵村部队向官兵讲授当年受阅情况。

36年后,重温华北大阅兵,70多岁的李良辉十分激动,他告诉北京时间记者,那是他人生的一大幸事,“终生受益”。

谈阅兵:

特殊历史背景下阅兵意义重大

1981年9月14日,人民解放军在张北举行军事演习,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分列式。当时,作为空降15军副军长,李良辉亲自率兵接受了邓小平同志的检阅。

提起那次阅兵,70多岁的李良辉有些激动,说话时挥了挥手,声音有些沙哑,但十分有力。

十年文革之后,国家百业待兴,加上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并不乐观,军队建设面临紧迫任务,在这种背景下,举行阅兵的意义非同一般。

李良辉说,这次阅兵在于恢复人民子弟兵的角色,即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一支可信、可靠、可用的人民军队,同时,也是给军队本身打气、动员、发令,告诉军人要珍惜自己的职责,忠于军队的本职。

2009年,李良辉到阅兵村看望老部队。资料图

在张北演习和阅兵之后,有领导曾提出“张北演习精神”,即“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工作要实”。

李良辉向北京时间记者解释该精神的内涵:

“标准就是要定在战场上,严要得要合理适中,工作要切实扎实,不能弃实就虚。”

在李良辉任职空降15军军长后,他亲自组织空降兵的野地生存训练,后来任省军区区司令,他将全省武装部部长集中起来狠抓训练,到新疆任司令员时,又亲自到边疆各个哨所指挥战士训练。

谈训练:

2斤绿豆煮300人喝的汤

李良辉回忆,训练初期,要求士兵腿上绑沙袋,要抬到一定高度,而且不能打弯,此外,胳膊上也绑着沙袋,要求摆成水平一条线,前后距离、敬礼度数,也都要用夹板定位。

高强度的训练每天要连续进行10个小时以上,甚至12、13个小时。

李良辉笑着说,想想战争年代战士吃的苦,加上干部起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大家都坚持了下来,而且训练效果很不错。

他告诉北京时间记者,训练期间,皮鞋一个月就走坏一双,但是物质条件所限,不能再发新鞋,于是每个连队成立了一个修鞋组。

天气酷热,但训练补给十分有限,只能做到上午喝一次绿豆汤,下午吃一块小点心。

李良辉解释,尽管如此,但组织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而且当绿豆汤送到每个战士手中时,大家感觉到了“不是父母胜似父母,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感情,这种感情非常珍贵。

虽然条件有限,但华北大阅兵成功地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李良辉看来,1981年华北大阅兵不仅改变了国内外一些人对国家军队的看法,也展示了这支军队永不变色、永远跟党的特色。

谈期待:

阅兵最大看点不是整齐划一

“整齐划一、雄壮有力、歌声嘹亮、装备先进,这只是表象。”

李良辉表示:

“阅兵活动承载了中国人的志气和军人的士气,这是最有价值、也是最值得回忆的一部分。”

他说:

“所以我们不能光看热闹,还要看到整齐威风背后是组织机关和组织者,以及受阅战士的付出和汗水,以及阅兵背后所取得的成果。”

作为一个军人,李良辉认为军人的职责和使命是付出、奉献、报效、是忠于职守,报效国家。而各级机关领导,特别是干部,应当警钟长鸣,任何时候不能脱离群众,不能脱离基层,不能脱离实践,不能坐而论道。

在相对和平的历史时期,人民也一定要关心军队的建设,让军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走,永远听党和人民的话,能打仗、打胜仗。

他告诫当下青年,尤其是服役青年和基层官兵,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不少,差距不小”,应多多反思自己与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差距,和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差距。

谈及未来,李良辉显得很振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