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从装甲日看我军战车发展 美国绘制蓝图却被中国实现

新浪军事

关注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日前,北方工业集团举办装甲与反装甲日营销活动,在这次展会上,展示了多种先进装甲车辆和反装甲武器。包括主动防护系统在内的许多装备是首次展出。通过这次展会我们可以看到哪些装甲防护与反装甲作战的发展趋势?

中国装甲 迈向未来

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在包头举办“装甲与反装甲日”主题营销活动。观察者网特约坦克技术科普作者俞硕参加了此次展会,中央电视台等机构通过网络直播了这次活动的表演节目。可以说,这次展示活动之后,回过头看俄罗斯人的“坦克两项”,心里就只觉得好笑了。其实这就和看过解放军空军“红剑”演习后,看俄罗斯人设计的“航空飞镖”竞赛的感觉一样。

经过重新设计的VT-5坦克

珠海航展上的VT-5炮塔和车体都和这次出现的VT-5有所区别,不仅仅是加装了附加装甲块

在展会上,最吸引人目光的莫过于GL-5型主动防御系统的展示,首次公布的中国主动防御系统拦截来袭120毫米火箭筒的画面估计会成为以后网络上常常看见的表现中国装甲技术的代表画面。

不过,主动防御系统的限制因素还是很多的,所以这套系统笔者认为恐怕还是主要为外贸需求专门设计的。我国99A上装备的光电对抗系统从原理上来讲更有优势一些——当然,GL-5系统的毫米波雷达还是很有价值,如果能增加其工作距离和探测范围,并与激光对抗系统联动,或许可以进一步拓宽光电对抗系统的任务范围——比如自动抗击来袭的敌方红外制导攻顶导弹。

这次展会上,还有一些网上出现了照片,但并未作为主要宣传项目的有意思的装备,例如用59式坦克底盘改装的重型步兵战车。从老式战车改造角度看,该车颇有意思,或许会有一些拥有大量59式坦克,又面临严重治安战需求的国家购买。

由于现场规定,没有拍摄到59改装重步兵战车的图片,只能借用网上的了,图中可以看出59改步兵战车采用“倒坐观音”布局,前部增加了多层的装甲,炮塔则是类似86A步兵战车水平

光说布局方式的话,哈尔科夫坦克厂用T-64坦克改装的BMP-64和这辆战车还真有点殊途同归的意思,这种布局方式对于乘员舒适性有相当的好处,缺点是车体上部结构要重新做一个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T-55改装步兵战车方案就比较粗苯,但可能省钱,像BMD伞兵战车一样,让步兵踩在发动机舱上面进入载员舱,很别扭

以色列“阿奇扎里特”把发动机竖过来,然后做了一个升降式舱门,相对方便一些,但只要舱门升起就等于提醒敌人“我的步兵要下车啦!”

不过这不是重点,这次展会上最引人注目的装备莫过于基本重新设计的VT-5轻型主战坦克和同底盘开发的VN-17重型步兵战车。

此前俞硕老师的文章里已经介绍过,这一系列战车并非网上传闻的那样,是我军轻型主战坦克和重型步兵战车竞标中失败的竞争型号,而是利用现有货架产品,按照这两种战车的设计思路,重新研制的型号。换句话来说,VT-5和新轻坦的关系,有点接近于当初的85式系列外贸坦克和99式主战坦克的关系。

从VT-5和VN-17的负重轮间距来看,它们似乎和我军新型中型通用底盘关系更大。动力系统方面,也是在现成新150系列发动机中选择,配合外贸用液气传动和成熟的悬挂系统。

相比之下,新轻型主战坦克的发动机是全新研制的——不过当然,和网上近期莫名传闻说它用的是乌克兰6TD的国内仿制型完全没有关系,新一代发动机依然是V型气缸布局。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轻坦除了信息化系统外,动力系统也是可以达到“第四代”主战坦克水平的。

之前广泛传闻说红箭-11是仿制俄罗斯9M133,现在看来纯属胡扯,这是个缩小版红箭-9……

红箭-12导弹的半主动激光制导型,该弹射程达到4000米,仍具备攻顶模式,昼夜间可以作战,只是没有了“发射后不管”能力,不过倒是挺适合作为车载导弹使用

笔者推测VN-17两侧挂的红箭-12就是半主动激光制导型

自用新轻坦和新重步战和VT-5,VN-17并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其设计思路是一致的

在现场直播中,《兵器》杂志主编提到VT-5所配用的105毫米火炮可以达到2000米上700毫米穿深水平,不过这或许应该是自用型新轻坦的数据,当然,也可能是暗示我国已经批准传说中的“三期弹”技术水平的穿甲弹外销,那就意味着新轻坦的105毫米炮穿深会更高。

VN-17引人关注的地方在于它的无人炮塔,车长和炮长有几乎相同的独立光电头,与德国“拳师”步兵战车展示的无人武器站相似,在它的炮塔两侧则挂了红箭-12反坦克导弹。当然,VN-17的武器站上并没有用上珠海航展上兵器装备集团展示的40毫米埋头弹火炮——根据网上静态展区的照片,那辆安装埋头弹火炮的战车也出现在了这次展会上。

中国的30毫米机关炮使用了类似俄罗斯的30*165毫米口径,但由于使用了新的弹药,性能比俄罗斯的同口径火炮大有提升,在精度、威力方面不亚于西方的30毫米口径机关炮,而且便宜得多。

VN-17的总体设计和德国“彪马”相似,不过毕竟是坦克出身,装甲防护应该会比它更强

“彪马”车内照片,可见用了无人炮塔后,车内空间十分宽敞,VN-17也是这样,当然现在并不能给诸位看照片……

从V-5和VN-17两种战车,我们也可以领略中国未来数字化部队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部队建设思路上的变化,因为毕竟这两种战车实际上是和我军自用战车设计思路基本一致的。

众所周知,我军长期以来强调国土防御为主要作战想定,再加上在技术上长期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因此在坦克和装甲车辆“三大性能“方面,主要强调火力。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们搞了两次“反坦克会战”,一次要解决打T-72的问题,一次要解决打M1A1的问题——更早的时候,我们还搞过全军打坦克运动,目的是解决打苏联T-62的问题。

可以说,强调火力第一,尤其是强调反坦克武器的威力,是军队强调防御战能力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德军的全面攻势面前,苏联在其坦克装甲车辆的火力选择方面就比较偏向反坦克,研制了一系列强调打坦克的装甲车辆,比如T-34-57。

从T-34-57身上,可以看到苏联战争早期的困难

战争后期,双方攻守易势,苏军对于进一步增强反坦克武器穿深就没有那么急了,在新一代T-44中型坦克上也继续选用85毫米火炮,IS-2也是继续用更适合打碉堡的122毫米炮。

到战争后期,IS-100这种强调反装甲性能的重型坦克就得不到青睐了

我军在上世纪80-90年代,生产装备了PTL-02型10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PTZ-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红箭-9导弹发射车,以及从80年代开始大量装备的86式牵引反坦克炮。坦克部队方面,将59式坦克改装为59-2、后来又出了安装94式105毫米长管炮的59D,研制出88式坦克之后又装备了有长身管105毫米炮的88A式。在90年代紧急开始批量装备的96式主战坦克的最大亮点也就是穿深大,火控不错的125毫米炮,相比之下,其机动性和防护力只能说是凑合能用。

但从我军新一代装甲车辆身上,这种“火力第一”的思想已经开始转变。

首先,转变来自于技术上,当年我军并非不想追求强大的机动能力,但没有好发动机和行动系统,122工程的“三液”样车就是例证。动力性能在这摆着,要维持正常的机动性,战斗全重就必然有一个上限,然后在防护性和火力之间就必然要有所取舍了。而在当时我国防御为主的前提下,自然要优先突出火力。

客观地讲,89式还是很好看的,当然现在显得过时了,不过光凭2000米穿550毫米的本事,若是把它推向国际市场,不是没有机会

况且,动力系统本身也是装甲车辆发展最难大幅度进步的那一部分,因为这实际上需要整个工业体系层次的提升,而不像火力和装甲,涉及的技术门类相对单一。

而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在动力系统方面终于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同时火力、装甲,以及全新的信息化领域 ,都随着我国工业实力的整体上升和国家在这一方面数十年充分的投资,取得飞速进步。这才有了今年装甲日上令人振奋的表演。

在今日战车“四大性能”,火力、防护、机动和信息上都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后,我军已经不必再像以前一样,用极端化的设计来追求装甲车辆某一方面的突出性能了。相反,可以更多考虑装备在战场上的综合表现。

近年来我们看到,新轻坦最终选择105毫米炮,而99A主战坦克也最终没有选择进一步加长炮管,如果是在20年前的背景下,这样的设计肯定是不会被军方接受的。而且,正是因为技术的进步,即使是这两种看起来并不特别突出的火炮,一样能达到世界领先的威力和精度。

除了技术之外,随着我军强调“攻防兼备”,这次军改中出现了装备轮式装甲车辆,具备沿着公路快速远距离战略机动能力的轻型机械化旅;与陆航部队密切协同,主要搭乘直升机作战的空骑特战旅。

现在,随着新轻坦和重步战的出现,我军一种新形式的作战部队即将出现,从其主战装备的重量来说,可以说是中型机械化旅,而从其作战的主要特点,或许叫做机械化、信息化合成旅更为恰当。

其特点是,装备都是30-40吨的中型战斗车辆,主要突击车辆具有类似主战坦克级别的防护;超强的越野机动性,在各种环境下,尤其是包括沙漠山地环境下都能快速机动;完整的火力配系,从旅级炮兵在几十公里上使用火箭炮、远程火炮的打击,到近距离坦克炮、步兵战车机关炮乃至单兵导弹和轻武器,防空、反步兵、反战场工事、反坦克,各种性质、射程的火力应有尽有。

亲俄武装的炮兵并不占优势,其主力是122毫米榴弹炮

俄军在乌克兰投入的兵力不多,其作用最大的是侦察部队和数字化炮兵单位,图中是数字化改造的BM-21火箭炮

乌军被这些反应灵活,精度高的炮兵单位轰得找不着北

尽管穿着西方迷彩服,带着个对讲机,操作着2A36型152毫米加农榴弹炮,但其实这支乌克兰炮兵部队素质极低,也没什么数字化,整个战争期间乌军炮击基本是对着城镇固定坐标,有的时候还把炮架到路边去和坦克对射,当然……没什么好下场

在机械时代,这个信息化旅与最近俄罗斯吹嘘的“机械怪物师”——俄媒最近吹嘘其将新恢复的150近卫步兵师下面编制两个坦克团,坦克数量多达数百辆,号称“机械怪物师”——相比,即使考虑俄罗斯主要装备T-72B3性能不如新轻坦,但如果按照传统打法,中型旅自然谈不上什么优势,初期可能仗着信息化优势打几场漂亮的战斗,但最终可能会被对方压倒性兵力、火力优势逐步压倒。

作为旅级部队,其指挥“容错量”不够大,承受不起损失。但是,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如果考虑到中型旅凭借绝对优势的信息能力召唤的三军联合打击火力的话,“机械怪物”恐怕也就那么回事了——几百辆坦克,能吃几次末敏弹覆盖?

当然,这样的“中型信息化部队”如果碰上我军最后的一个机械化师——拥有不亚于集团军级远程火力、极为强大装甲突击能力,极大兵力优势,且同样高度信息化的“(前)万岁军土豪师”的话……恐怕也只有拖延战局的能力了。

但看看俄罗斯在乌克兰用兵,仅仅是少数实现数字化的火箭炮和炮兵部队(发射反人员\反装甲集束弹药),和与之配合的特种部队侦察兵,加上小规模坦克和机械化步兵,在很多时候就能打出让乌克兰军队毫无还手之力的战斗来。这表明,如果面对的对手在信息化方面完全停留在上个世纪,那么哪怕只有最低限度的数字化、信息化作战能力,战斗效能也会得到飞跃性提高。

在这种条件下,我军其实是没有必要把所有部队都建设成“万岁军土豪师”这样档次的。

况且,“中型部队”的所有装备都可以通过空运进行战略机动,我军未来战略空运的主力,运-20如果要运送50多吨的坦克,航程为4500千米。如果战车控制在40吨以下,那么运-20就可以很轻松将其投送到7800千米之遥。用公式表示的话就是:运-20+中型旅=洲际兵力投送能力。

换句话来说,装备新轻坦和重步战的我军新型信息化中型部队,未来将可以可以到全世界任何地方,维护我国发展利益。

等我们的装甲部队可以洲际投送,那就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可以想象,如果电影《战狼2》里那样的事情发生了——而且这里说的肯定比某个非洲小国的政变严重,或许是极端组织武装即将攻占某个我国友好国家首都,或许是某个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入侵我国的友好国家,或许是一场牵涉到我国重大利益的国际冲突——这个时候,我国的一支航母编队赶赴该国,通过舰载机夺取制空权,并进行轰炸严重打击敌对方士气。随后,事先部署到当地附近的海军陆战队一个合成营乘坐两栖攻击舰率先进入,在舰队和舰载机掩护下, 占领一个机场。很快,从中国国内出发的运-20庞大机队赶到,轻型主战坦克和重型步兵战车鱼贯而出……不久,该旅的果断攻势就摧毁了敌对方的进攻,该国的和平得到了保护,中国侨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我国的发展利益得到了维护……

这其实说白了,就是美国当年想要发展,而没能成功的FCS(Future Combat System未来作战系统)陆军。在这个概念提出20年后,中国已经能够在技术上实现当年这个过于理想化——当然美军自己这边逐步退化,最后成了斯特瑞克旅——的设计。

FCS对于战斗车辆重量要求过于苛刻,所有车辆都要求在25吨以下,其实放宽到40吨以下,就没啥问题了……于是这不就有中国的新轻坦和重步战了吗……

这还真是,美国绘制蓝图,中国苦干实现的又一个故事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