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研发共轨反卫星武器 但定向能技术才是主流
共轨反卫星武器 太空中发起贴身攻击
从美俄反卫星武器的发展来看,未来定向能可能会成为反卫技术的主流。定向能武器拥有速度快、反应灵活、重复使用代价低、功率可调便于控制破坏程度等优点,在未来必然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资料图:当地时间6月23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东部安德拉邦斯里赫里戈达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38,将31颗卫星发射升空并成功送入轨道。
随着太空武器特别是卫星的发展,反卫星武器层出不穷。外媒报道称,我国一直在研制一种新型共轨反卫星武器。这些“太空猎物追寻者”看似普通卫星,但它们能在很近的距离上,利用各种武器,如动能武器、爆炸装置、破碎装置和机器人手臂等,将卫星击毁。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外国媒体屡次炒作并大肆渲染我国反卫星武器。此前,美国媒体就曾表示,中国已经进行了9次反卫星试验。
“外媒炒作中国反卫星武器无疑是在散布‘中国威胁论’,并不值得奇怪。实际上,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最为深入的。”军事研究员兰顺正表示,“共轨式反卫技术是指将拦截平台送入目标卫星的轨道平面,然后对目标卫星进行破坏。与我们常说的反卫技术的区别在于其作战平台一般采取对目标‘贴身紧逼’,不但能实施干扰、破坏、摧毁,也可以进行捕获、改造等。”
当地时间6月1日,法国圭亚那库鲁,“阿丽亚娜5”型运载火箭搭载美国卫星ViaSat-2和法国卫星EUTELSAT 172B发射成功。
共轨式反卫技术多种多样
“目前主要的共轨反卫手段是使用歼击卫星,即将装有自毁装置的卫星发射升空后,指令其接近目标卫星,当距离足够小时启动自毁装置,通过自爆产生的碎片来摧毁目标。”兰顺正说,苏联对于歼击卫星发展的较早,于1970年第一次实验成功“卫星歼灭者”系统,1979年开始战备执勤。
目前,共轨式反卫技术已经发展出多种样式。例如,使用航天器发射武器攻击卫星也属于共轨式反卫的范畴,1981年苏联“礼炮”空间站曾用导弹攻击靶星。在俄罗斯最新的共轨反卫计划中,也设想由己方航天器向敌方卫星抛撒钢球以达到破坏的目的。而航天飞机也可以用机械手将对方的卫星拖入舱内带回地面,或直接在太空进行符合己方意愿的改造。
前述媒体表示,中国一直在测试其使用“太空猎物追寻者”的能力,通过进行一些交会—接近操作,这些卫星将潜在目标置于其打击范围内。
该媒体称,2010年中国发射“实践十二号”卫星,该卫星试图撞击中国的另一颗卫星。而2013年7月,中国发射“试验七号”“创新三号”和“实践十五号”卫星,其中一颗卫星配备了机械手臂,等全部卫星都进入轨道,机器人手臂便抓住了其中一颗卫星。
记者了解到,“实践号”卫星家族主要用于科学探测与技术实验。如“实践十二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星间测量和通信等科学与技术实验。
对此,兰顺正表示,“中国的‘实践号’卫星主要用于测试各项太空先进技术。一定程度上存在被用于军事的可能,在未来中国应该会发展以卫星来反卫星的技术,作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空天战争的手段之一。”
日本成功发射情报收集卫星。 资料图
定向能武器将成为技术主流
目前,美俄已完成或正在加紧研制有可能用于反卫星的太空武器。普遍认为,美国在反卫星领域的研究最为深入。
兰顺正表示:“从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起,美国陆海空三军先后研制和试验了采用核弹头、动能拦截弹头的共轨式、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和激光反卫星武器,共进行了30多次试验。”
他介绍,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美国主要以核弹头试验为主。在这一时期,美国的防御重点是解决反弹道导弹问题,因此立足于建立反弹道导弹系统。与此同时,美国也利用已有的反导系统进行反卫星技术途径探索,并做了一些反卫星技术试验。1976年,美空军开始发展空中发射的直接上升式动能反卫星武器系统,并在1985年进行了首次拦截卫星的飞行试验,成功地拦截了一颗报废的实验卫星。该计划由于美苏的限制军备谈判而于1988年终止。1989年,美国开始重点发展地基直接上升式动能反卫星武器系统。反卫星导弹的动能杀伤拦截器于1994年成功地进行了地面捷联试验,并于1997年8月进行了首次悬浮飞行试验。1996年美国开始了一种新型反卫星武器的试验。这种反卫星导弹从地面发射,在导弹与卫星遭遇时,以一张巨大的聚酯板拍打卫星,使卫星内部的仪器失灵,而卫星仍保持完整的外形,从而可以减少空间碎片。
除动能武器外,美国也在积极发展定向能武器。定向能反卫星技术是指将激光、微波、粒子束等能量集中起来定向发射以摧毁卫星的技术手段。1997年10月,美国陆军首次使用中红外先进化学激光器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试验场进行了摧毁在轨卫星的试验。另外,天基激光武器从1992年以来也进行多次试验,技术上已达到了武器要求水平。另外,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也加紧了对高能微波武器的研制。
“从美俄反卫星武器的发展来看,未来定向能可能会成为反卫技术的主流。定向能武器拥有速度快、反应灵活、重复使用代价低、功率可调便于控制破坏程度等优点,在未来必然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兰顺正说。
我国或正在探索相关技术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在2007年使用上升式动能反卫导弹成功击毁了位于863公里高度的已经失效的风云一号C气象卫星。在随后的2010年、2013年1月、2016年9月,中国又接连进行了多次反卫星导弹实验和中段反导实验。其中2013年1月27日的试验最为引人瞩目。美国军事媒体人比尔·戈茨宣称,我国使用的是新型DN-2直接上升式动能反导/卫导弹,这种导弹是一种高轨道拦截弹,可以直接高速撞毁卫星。
“如果比尔·戈茨的判断是正确的,则意义十分重大,美国和俄罗斯现有的反卫星武器也仅具备中低轨道拦截能力。DN-2毫无疑问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反空间武器。”兰顺正判断,“因此,目前我国应该已经掌握了上升式反卫技术。另外,我国的共轨式反卫技术也在探索中。”
他介绍,2016年6月,中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一台名为“遨龙一号”的航天设备发射升空。官方对外宣布该航天设备是一台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任务是清理太空碎片。该航天器上装载了一台机械臂,将模拟在太空抓取废弃卫星和一些其他碎片,并带到大气层进行烧毁。
“这些都被外界视为我国在进行共轨式反卫星技术试验。”兰顺正说。(本报记者 张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