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买20万支新枪对抗中国 还提一要求让人抓狂

观察者网
上周印度又跑出来搞笑,要买20万把新枪来对抗中国。印度轻武器选型还有多少好玩的事,我们来扒一扒。
印度宣布展开新一轮步枪招标,要采购总计20万支发射7.62×39毫米子弹的步枪、短突击步枪和班用机枪。
要求很简单,“7.62×41毫米子弹,重量4公斤以下,射程500米”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让人感到抓狂了。
为啥呢?这一下子就有两个矛盾。
首先,7.62×41毫米,那是苏联最早生产的M43弹,只有最早的AK-47原型枪和SKS原型枪使用过,后来实际投产的是7.62×39弹。所以除非印度打算去俄罗斯博物馆抢劫,或者重新建立生产早期型M43弹的工厂——当然,笔者觉得更可能是透露消息的印度军官口误。

还有一种可能:这位印军军官是个“限量版”爱好者,看中了7.62x41弹的收藏价值
所以这个子弹或许是7.62×51毫米的北约制式,要么是7.62×39的华约制式。
从这个500米射程要求来看,又似乎是想要7.62北约弹……这事儿挺难说的。
而印度其他媒体报道称,印度这次可能要采购的是印度伊萨普尔兵工厂仿制的AK-101系列步枪,该枪使用7.62华约弹。这家兵工厂其实之前很早就仿制了AK系列,并在此基础上,用类似俄罗斯AK-12的思路,制造出了有着比较稳固上机匣盖,可以装各种光学瞄准具的Ghadak步枪。不过当然了,这个枪只是上机匣改进思路类似AK-12,其主要结构和AKM是大致一样的。

Ghadak步枪加了一堆配件之后,还是挺时髦的
印度的准军事部队其实很早就大量使用了Ghadak步枪,但印度陆军一直拒绝——因为30年前,印度陆军决定用5.56毫米的INSAS步枪替代当时他们使用的AKM步枪……如果走回头路,岂不是很丢人?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去年印度陆军就宣布,新式步枪要采用7.62北约弹,因为7.62×51毫米的北约弹威力大,射程远,在山地作战中有优势。
反正,这个“坑爹”的要求一提出来,印度各大兵工厂一边忍受着内心被十万只草泥马践踏的痛苦,一边还是纷纷拿出了相应的样枪。
同时印度陆军也顺便“比较”了一遍世界各国的名枪……然而还是没有买。
其实,印度去年之所以宣布要找回7.62北约弹,很大程度上……恐怕也是受到了美国“过渡战斗步枪”项目的影响,因为美军当时就是提出要一种7.62北约弹步枪来充当其陆军部队的主要武器。

两种“过渡战斗步枪”投标方案:7.62毫米口径的SCAR和HK417
印度陆军于是觉得:“哦,原来如此,今年流行复古风啊……”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在美国陆军也放弃7.62北约弹,开始搞更加神经病的“6.5毫米塑料弹壳马格南”后,印度陆军就……食言而肥的找回了7.62华约弹……?
现在所有关于7.62×41毫米,500米射程的说法都是来自印度《经济时报》的文章,让人难以交叉比对,得出正确结论。所以到底印军葫芦里卖什么药,咱们等着看吧,这戏还有的唱咧。
其实在轻武器界,“复古风”已经吹了有段时间了。
看俄罗斯近年来比较出名的战争片《八月八日》,里面就反映了俄军近年来在轻武器配发上的特点,“老兵打7.62,新兵蛋子才打5.45”,其中俄军侦察兵部队主要使用的都是发射7.62毫米子弹的AKM步枪,而被M4卡宾枪揍得抬不起头的普通摩托化步兵,才拿5.45毫米的AK-74。这个情况,虽然是电影里的画面,却是比较符合现实的。
在乌克兰冲突中,我们也看到,俄军许多特种部队和伞兵,用的都是AKM步枪。

AKM,消音器,用胶带反向缠裹的弹匣——是精锐毛子!!
原因——5.45毫米子弹威力小呗。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美军身上,弄得美国陆军都要搞“过渡步枪”,找回7.62北约弹就是这么回事嘛。
但问题是,找回7.62口径就万事大吉了吗?恐怕并不是。
现在看网络小说,总有作者会一本正经的告诉你,就算你穿了防弹衣,被7.62毫米步枪打中也会受内伤啊,被打飞出去啊什么的……
但其实……那啥……这只是幻想而已。
事实上,在伊拉克、阿富汗、乌克兰、叙利亚……各个热点战场上,小口径子弹威力不足的问题已经很明显,甚至是中口径子弹,甚至7.62北约弹这样接近传统全威力弹的弹药,都已经很难击穿现代的高级防弹衣了。在战场上甚至出现了10米距离上被G-3突击步枪发射的7.62北约弹连射十几枪而没事的美军士兵。
这就是美军为什么要寻求能在600米距离击穿任何防弹衣的超高膛压步枪和弹药的基本原因了——别忘了美军的假想敌是中、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防弹衣生产国,我们生产的防弹材料占据了世界市场的70%……
而俄罗斯作为中国的朋友,如果和美国发生冲突——那么他们得到防弹衣这类的东西不要太容易——况且就像中国人喜欢用钨解决问题,毛子喜欢用钛……在防弹衣里面放块钛合金板子什么的,俄国人毫无压力。

K6-3钛合金头盔——传说中的“三级头”
所以,美军决定把步枪变成微型坦克炮——虽然这么做技术上有很多问题,但至少美军真的这么想了。
相比之下中国对此其实也有自己的担忧,我国的5.8毫米枪族——大家都知道的,存在不少问题。当然这是“大国的烦恼”。美军和俄军真正大量给陆军部队配发的枪也并不比95式枪族强哪儿去,关键的是人家还有供特种部队这样,专门要靠轻武器吃饭的部队用的,比一般陆军小兵官发破枪好得多的玩意……
不过呢,还好,QTS-11出现了,如果敌人有重型防弹衣——那就请他吃一发20毫米箭霰弹,每一发霰弹可相当于一枚钨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哦……
QTS-11系统是当初作为陆军部队全面更新装备,赶上世界一流水平的代表装备而开发的, 其开发过程由军方自己主导,有很多打破我军轻武器研制常规的做法——有人比喻这东西是轻武器界的“歼-20”,从各方面来讲,都很贴切。

当然了,QTS-11因为价格昂贵,难以全军配发,之前生产的数量很少。但是,时过境迁了,QTS-11的命运,很可能会迎来微妙的转机。
在轻武器领域,历史是开不了倒车的了,至少在中国不行咯……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