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美国10大高超音速武器计划 都还落后中国很远

环球时报
众所周知,美国是对高超音速飞行器和武器系统研究开始最早的国家之一,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就进行了众多的研究计划,比较典型的有NASP,HyTech,Hyper-X,ARRMD,HyFly,NGLT,NAI,FALCON和X-51A等几划。但是如此众多的研究计划并没有什么结果,美国至今尚未装备任何高超音速武器系统。

[东风-17的服役标着这我国在助推滑翔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已经领先美国]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和俄罗斯都进行了多次高超音速武器测试,比如被美国称为WU-14的中国高超音速武器测试。在2019年10月进行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公开展示了已经服役的高超音速导弹DF-17,对美国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同时,俄罗斯也宣布高超音速导弹已经服役。美国意识到,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已经落后于中俄两国。于是从2019年底开始,美国多个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高超音速武器研制计划,希望能尽快赶上中俄两国。笔者从《简氏防务》网站的公开报道中对这些计划作了一个总结:美国的十大高超音速武器研究计划。

[美国空军的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正在B-52轰炸机上试验]
1。战术助推滑翔器(TBG)
研发组织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类型:助推滑翔;平台性质:试验平台,供科研使用。计划时间:测试时间将持续至2021年。
2。高超音速吸气式武器概念(HAWC)
研发组织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类型:吸气式;平台性质:试验平台,供科研使用。计划时间:2020年完成飞行测试,2021年完成项目最重审核
3。高超音速常规打击武器(HCSW)
研发组织是美国空军,类型:助推滑翔;平台性质:空基;计划时间:2020年3月取消
4.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
研发组织是美国空军,类型:助推滑翔;平台性质:空基;计划时间:2021年9月达到初始作战能力(IOC)
5。未来高超音速武器计划(Future Hypersonics Program)
研发组织是美国空军,类型:吸气式;平台性质:空基;计划时间:初步设计审核不晚于2021年第四季度
6。常规快速打击计划(CPS)
研发组织是美国海军,类型:助推滑翔;平台性质:潜艇;计划时间:2028财年达到初始作战能力(IOC)
7。远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
研发组织是美国陆军,类型:助推滑翔;平台性质:陆基;计划时间:2021年开始飞行测试,2023财年采购作战用弹
8。作战火力(OpFires)
研发组织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美国陆军,类型:助推滑翔;平台性质:陆基;计划时间: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初步设计审核,第三阶段飞行测试在2022财年第二季度到2023财年第一/第二季度
9。滑翔破坏者(Glide Breaker)
研发组织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类型:高超音速拦截器;平台性质:未公开;计划时间:研究开发测试与评估于2021年完成
10。区域高超音速滑翔段拦截器(RPWS)
研发组织是美国导弹防卫局,类型:高超音速拦截器;平台性质:未公开;计划时间:2020年1月发出征求建议书草案

[美国陆军的远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概念介绍]
高超音速武器是指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的武器系统。实际上传统的弹道导弹的弹头末段飞行速度都是超过5马赫的,但它们并不被归类于高超音速武器。这是因为常规弹道导弹的弹头末端弹道已经固定,虽然有小动量机动技术,但机动范围有限,总体上还是按照抛物线轨道抵达目标,其弹道是可预测的,这对拦截是非常有利的,也是一切弹道导弹拦截器如“萨德”(THAAD)的技术基础。而高超音速武器能够利用空气进行滑翔机动,其弹道是不可预测的,极大地增加了拦截的难度。
总体来看,高超音速武器技术分为两个流派,助推滑翔式和吸气式。
助推滑翔式高超音速武器依靠火箭助推将弹头加速到高超音速,然后弹头与火箭分离,进行无动力滑翔。这类技术最为成熟,我国的DF-17就是助推滑翔式的。和吸气式相比,火箭助推滑翔式高超音速武器体积和重量都较大。这是因为火箭发动机除了需要携带燃料以外,还需要携带氧化剂。通常携带的氧化剂的重量是燃料的四倍以上。
吸气式高超音速武器依靠超燃冲压发动机(RAMJET)在空气中飞行。因为它可以使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只需要携带燃料,相比火箭助推式体积和重量都要小很多,更适合飞机携带。但是超燃冲压发动机通常无法在亚音速的条件下工作,因此吸气式高超音速武器通常需要用小型火箭发动机将其推送至超音速,然后超燃冲压发动机才能启动,继续加速。

[美国X-51A试验型高超音速飞行器]
美国虽然研究高超音速技术较早,技术积累深厚,但在实用化武器研制方面是落后于中国的。从技术难度上来看,美国空军的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最有可能率先服役。这款导弹的技术相当于俄罗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实际上是空射弹道导弹换了一个滑翔弹头。因此在2021年底,AGM-183A有可能装备美国的轰炸机和战斗机。
在吸气式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现在美国实际上也不敢保证什么时候能服役,只是规划了试验阶段,到时候走一步看一步再说,服役时间可能会比较晚。美国X-51A吸气式高超音速飞行器经过了多次试飞,最长的一次工作了210秒左右,速度达到了6马赫就坠毁了。而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范学军团队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中使其连续运行了600秒。这表明,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制方面,中国走在了美国前面。
美国的高超音速拦截器的两个项目,滑翔破坏者和RPWS是难度最大的项目,目前只处于概念设计阶段。高超音速武器的开发难,拦截更难。这两款拦截器并没有具体的服役时间,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再说。
总之,别看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研发方面搞得轰轰烈烈,大有短期赶超中俄的劲头,但实际上难度颇大,不论在助推滑翔式还是吸气式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美国都落后于中国颇远。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