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巴基斯坦从中国进口大批武器 可武装1个山地旅

环球时报
8月17日,《今日印度》发表了一份报道,称印度多个“情报机构”起草了一份报告,认为巴基斯坦刚刚从中国进口了大批武器装备,其中包括8万枚钢芯子弹。印度情报机构担心这些武器是用来提供给克什米尔印巴实控区分界线一带的亲巴基斯坦武装组织。

[《今日印度》报给出的中巴军贸内容]
《今日印度》的报道非常认真地指出,钢芯弹可以穿透防弹背心,近几年来印度边境安全部队为此多有伤亡。巴基斯坦大量采购钢芯弹,显然会对印度安全部队造成极大威胁。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人口过亿的大国,印度有超过200万现役部队,巴基斯坦也有65万人之多。区区8万发子弹的采购案,可能总金额还不够买一辆高端SUV的,对这样规模的国家和军队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值得印度情报机构和媒体如此重视吗?
如果8万发钢芯弹真的落入了亲巴基斯坦武装组织手中,确实值得印度人担心。不过根据媒体发布的“印度情报局”报告内容,可以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按照报道,巴基斯坦本次不仅仅从中国采购了子弹,还采购了3000~4000套防弹背心、15门火炮(推测是AH-4超轻榴弹炮)、数量不详的高空氦气雷达侦察飞艇和彩虹-4无人机,以及一大批适用于高山环境作战的防寒服、护目镜、手套和战术背心。如果情报属实,这是要为一个正规山地轻步兵旅采购基本装备,哪里是给什么武装分子使用?报道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装备如果到货,可以有效改善巴基斯坦军队在4500米海拔以上山地的作战能力。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不是一笔很大的军购,全都加在一起,可能还不如一个中队的“枭龙”值钱。特别是防寒服、护目镜、手套、战术背心和防弹衣,根本就不需要中国老军工企业出手,在淘宝上就可以搞定了。

[除了步枪本身,印度军人身上大多是舶来品]
我们不得不回到前文中那个问题,这件小事值得印度如此重视吗?
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印度人的角度来这份采购清单,会从心底到舌尖都泛起难言的苦涩。6月15日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后,印度方面开始积极准备和中国在西线长期对峙。为此,印军在最近两个月里一直过着“买买买”的生活。采购清单上不但有“阵风”战斗机、“章鱼”反坦克炮和各种航空弹药,也包括了大量高寒山地用的防寒物资。轻武器这样的基本装备同样不能少,数万支AK-203和西格716步枪已经在路上,加急订单已经付款等待出货。山地作战用的M777火炮已经到手,倒是不用再向美国紧急采购了。
子弹是最基本的战争物资,印度也要大量进口!冲突之后,印度向俄罗斯紧急购买的10亿美元军火中,就包括了子弹和其他弹药。其实一个国家要想掌握从矿石到成品子弹的全部生产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如同电影《战争之王》开头那样流水线大量生产子弹,非工业强国不能为。放眼世界,除了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加上欧洲、日本和韩国,其他人都恐怕都做不到。
正因为如此,印度听说巴基斯坦买了8万发子弹,自然感觉这不是件小事。再想到自己为了采购防弹衣、防寒服、火炮、无人机,需要跑遍欧美、忍痛支付高价,巴基斯坦却能在中国平价一站式采购,这份苦涩向谁诉说呢?

[印度用中国原材料制造的防弹背心]
其实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前,中国也是印度采购部分军需物资的对象。在2019年6月,印度国防研究组织甚至从中国采购了一大批原材料来制造“国产”防弹背心。此事被新闻曝光后,印度国防研究组织被迫出面解释,说中国产品物美价廉,比欧美产品划算多了。当然,如今这样的便宜很难再赚到了。
印度莫迪政府上台不久,就提出了“印度自力更生计划”,也就是Atamnirbhar Bharat。进入2020年8月,这个口号忽然被再次叫响,印度军方甚至提出了101种武器要立刻停止进口、改为国产,弹药自然名列其中。然而,看看印度情报机构和媒体对中巴军贸的过激反应,就可以知道,弹药国产是被印度人看做高难度工程的,能不能实现、什么时候能实现,谁也不敢下结论。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