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俄媒评乌克兰阻止中方购"动力沙皇":一定会付出代价

环球网

关注
听新闻

[环球网军事频道]俄新社网站3月17日发表一篇俄记者瓦列里·米哈伊洛夫撰写的评论文章,回应了乌克兰专家在马达西奇公司遭乌克兰政府“收归国有”的一个奇葩想法:从美国那里获得36亿美元的赔偿金,用来弥补由于乌克兰政府将马达西奇公司“收归国有”而给乌克兰可能带来的金融制裁损失。

米哈伊洛夫在文章中称,乌克兰想获得美国赔偿来支付给中方违约金无疑是无法实现的梦想,这不过是此前欲从西方获得多达7000亿美元投资而最终希望破灭的又一缩小版的复制。美国为乌克兰掏钱的可能性为零,因为“大国不会支付殖民地费用,或为殖民付费,一切都恰好相反”。乌克兰在这件事上可以指望西方最大的支持是西方在法律上的“支持”。西方法院可以更改赔偿金额。或者,例如,以类似处理乌克兰对俄罗斯30亿美元债务的争端的方式,确保无休止地拖延争端。

文章称,另一方面,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事务委员会将马达西奇公司“收归国有”的决定可不是在开玩笑,就像这一决定的后果一样——从法律角度看,这是强制剥夺地球上一个“超级大国”(指中国)的公民财产,实际上等于给中方购买马达西奇的计划画上了句号,中国当然将不可避免地对乌方如此不地道的行为给予回应。中国有大量的机会对乌克兰作出回应。目前还无法确切预测乌克兰为履行美国的指示将要付出多大代价,但毫无疑问,这笔代价,乌克兰一定要付出。

米哈伊洛夫还就乌克兰会以何种“合法方式”将这家公司国有化进行了猜测:由于没有像样的法律途径,因此乌克兰首先必须出台相应法律,甚至极有可能为这一事件通过专门的法律。然而无论如何,所有这些都不能解决补偿投资者因被没收财产而遭受损失的问题,更不用说国有化后的马达西奇的未来了。

文章称,对于马达西奇的前景,在失去俄罗斯市场之后,与中方的争执很可能将让这家企业失去第二个重要市场,这是一条退化之路。乌克兰国内市场太小,而西方又不需要它的产品。尽管还有印度以及亚洲和非洲其他一些国家,但是在这方面他们之间的合作也只限于“安”系列飞机发动机的升级,因为乌克兰已经失去了制造飞机的能力。

热门评论

用户5332673101 607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挖空乌克兰在飞机方面的专客工程师,然后对乌克兰政府进行制裁!
广东中山
回复TA
我踩我踩我踩踩踩你大爷 244
36亿,怎么可能,老美又不傻
广东广州
回复TA
海岸666 199
我量乌克兰,显然想两头不得罪。但是,弄巧成拙了。
上海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918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