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直-10出现最新改进型:防护力再提升 添干扰设备
来源:东方网·演兵场
图片说明:@航空工业图
东方网·演兵场7月3日报道:近日,@航空工业接连晒出多张航空人用各种方式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图片。演兵场注意到,某张图片中出现了最新改进型的武直-10,采用了经典的出口版荒漠涂装,不仅在发动机舱侧面加装了复合装甲,短翼上还增加了某新型设备。
保护发动机舱的装甲不难理解,由于现代武装直升机进场活动在“一树之高”,需要直面来自地面上的各种轻武器袭扰。因此,绝大多数现代武装直升机会在机腹、机侧等关键部位安装复合装甲,腹部中弹的武装直升机在战场中从容脱离的例子不胜枚举。
图片说明:改型武直-10可能就是珠海航展上的武直-10ME @航空工业图
对于短翼上增加的新设备,“枢密院十号”猜测有可能用于自卫干扰:“从半球型的透明罩来看,很可能是基于激光的定向红外干扰系统。定向红外干扰系统可有效对付各种红外制导防空导弹,可以说为直-10增加了新的护身符。”
而这些改进都是在为武直-10做“加法”,以求提升其战场生存能力。对于武直-10这种中型武装直升机来说,由于起飞重量的限制,在防护上天然就比“阿帕奇”等重型武装直升机弱,要从被动(增加装甲)和主动防御(电子对抗干扰)两方面共同着手才能缩小差距。
图片说明:珠海航展上的武直-10ME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防御方式,都离不开给机身增加载荷,这就对直升机的发动机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在武直-10项目最开始的时候,恰恰是由于发动机的问题,使得武直-10不断在做“减法”。
早在1988年,国家就举行了第一次专业武装直升机的可行性论证会。1998年,武直-10正式立项,军方对武直-10抱有极高的期待,其机动力、武器装载量、航程、隐身能力等主要参数均瞄准了世界水平。
资料图:武直-10的早期原型机
然而,武直-10的整机进度要早于“40号发动机”(也就是后来的涡轴-9发动机),原型机依靠进口发动机于2003年就完成首飞。与此同时,武直-10原先适配的进口发动机却遭到卡脖,失去了大规模列装的采购基础。
涡轴-9发动机在攻克了一系列问题之后逐渐成熟,其功率还比预研时提升了20%,但仍不足以让当时的武直-10在空中任意地辗转腾挪。解决之道就是减重,无论多难,都要把已经基本完成了的直升机重新过一遍,把重量减下来。
资料图:早先武直-10排气口向两侧、装甲较少军网英文
当时,武直-10所有的子系统都被分配了减重额度,设计时已经在重量上锱铢必较的机身和设备,还要再减下一块来。昌飞副总工艺师陈正生曾回忆,原来武直-10整个座舱骨架由36个复合材料管梁连接在一起,减重优化后变成了3个大部件。
用总师吴希明的话来说,武直-10为了减重,实际上设计了两遍。“减重”后的武直-10不仅武器装载量没有下降,其载油量甚至还有所增加,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作战半径最大的专用武装直升机。
资料图:披甲版武直-10
从近年来的武直-10的相关改进来看,涡轴-9发动机的性能还在不断改进,不仅可以负担武直-10赴执行高原地区的作战任务,还可外挂大面积的复合装甲。例如第80集团军某陆航部队去年亮相的一架武直-10,在前后座舱外侧加装附加装甲,采用了发动机排气口朝上的结构。随后,多个集团军中都出现了这种改型。
此外,此次亮相的改型武直-10同样采取了排气口朝上的设计。直升机的发动机排气口向上,其主旋翼的气流可降低排气口温度,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红外特征。不过,这样的设计也相应增加一部分直升机的阻力,对发动机功率要求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