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前苏联如何打美国航母 有哪些战术值得我军借鉴

军事自媒体

关注

来源:兵工科技

图注:20世纪70年代,苏联曾凭借一种独具苏军特色的反航母制胜途径,成功遏制了美国强大的航母编队

航母编队,是美国维持海洋霸权地位的柱石,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曾凭借其强大的航母编队,横行一时。但当时苏联,却凭借一种独具苏军特色的反航母制胜途径,成功遏制了美国强大的航母编队。1973年美苏地中海对峙中,苏联地中海分舰队就凭借这种手段,逼退了实力占优的美军第六舰队。

2017年2月9日,中国《解放军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且看“战斗民族”如何打航母》的文章,详细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苏联反制美国航母编队的战术和思想,至今看来,其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空天瞰制,跨域协同

反制打击航母,首先要解决在茫茫大海上找到航母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苏军以图-16RM电子侦察机和图-95RT远程雷达搜索飞机为主体,构建了MRSC-1 Uspekh海上监控系统,该系统作战半径可以覆盖当年苏联海军的活动范围。70年代时,苏联又研发了一套天基海洋监控系统——MKRC Legenda,该系统由若干US-P电子侦察卫星和US-A雷达侦察卫星组成星座,可在全球海域发现、跟踪航母编队。

MRSC-1 Uspekh和MKRC Legenda并非孤立的海洋监控系统,其获取的航母坐标不仅可以通过数据链实时传输到苏军的轰炸机群、潜艇群和水面舰艇群,还可以为远程反舰导弹提供中继制导。苏军通过跨域集成空、天、海、潜各域的侦察能力与进攻火力,形成了对美航母的“立体跨域围攻”态势。

互创条件,联合攻坚

20世纪60年代,美军航母编队已经是一个融制空、制海、制陆、制电磁空间和反潜作战“五位一体”功能于一身的战役集群。如果依靠单一军种或单维作战力量来反制美军航母,是不可能的。

于是,苏联设计了一套通过空海军“互创条件、互创战机”的联合战役行动。首先,通过空军、防空军的制空作战,持续压制美军航空反潜、反舰兵力,掩护潜艇和水面舰艇编队强渡美军封锁区;其次,当苏军的航空兵为潜艇和水面舰艇部队“打出”作战条件时,美军航母编队将会在反舰、反潜和防空三类作战中疲于应对,从而进退失据、队形混乱。而苏军则可以根据美军的具体形势,从容确定主攻方向;最后,苏军轰炸机、潜艇、水面舰艇部队将密切配合,联合发起多方向、多批次的饱和攻击。

远距高速,饱和攻击

“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饱和攻击”是前苏军反制美军航母在战术和战法层面的标志性特征。20世纪70—80年代,苏军陆续列装图-22M“逆火”超音速轰炸机,基洛夫级巡洋舰、光荣级巡洋舰,奥斯卡级核潜艇等被西方称为“航母杀手”的大型作战平台;与此同时,苏军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也连续迈过300千米、550千米、650千米三道门槛,并通过“弹间链”实现了“大编队饱和攻击”的突防模式,如空射型的AS-6“王鱼”、潜/舰射型的SS-N-19“花岗岩”导弹等。两者相互配合,将会对美军航母编队造成严重威胁。

基洛夫级巡洋舰搭载有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对美军航母编队造成严重威胁

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海军对苏军的饱和攻击已束手无策,正如曾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的朱姆沃尔特所言:“如果美国在1970年以后的任何一年中不得不同苏联开战,我们将输掉战争,因为美国海军取胜的概率已经降至35%以下。”

结语

苏联打通航天、航空、水面、水下空间物理阻隔,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科学编组空中、水下和水面作战力量,组成的反航母制胜手段,有效遏制了当时美国强大的航母编队。其科学、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值得我们重视和学习。

热门评论

未来还有我呢 24
航母不是俄罗斯的首选,超远距离和超重载荷力的导弹才是俄罗斯的手里的王牌。最重要的是俄罗斯的核威慑力量,看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东欧能占到俄罗斯的便宜吗?这篇文章渣渣。
河北衡水
回复TA
用户3358387861 14
漏了最重要的一条,前苏联反舰导弹中1/4是核弹头。
广东广州
回复TA
用户3664571720 14
当F14 TOMCAT出现后,这一套彻底过时。当时的技术,天基侦查系统不精准,时效性也完全不够用,图95改装的侦察机速度慢,目标大,在战时很容易被敲掉。其实苏军的这套反航母系统,只能用于波罗的海、黑海等内海近陆地区,其范围比我们的第一岛链还小。所以,借鉴意义真的不大。当然,区域拒止的概念是一致的。其实,苏联真正的策略是:“我知道常规武器打不赢你,远海打不赢你,但是,你打我,我输了,就放核弹!”这就尴尬了,西方也只能用“拖字诀”,最后耗死了苏联。
上海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8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