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首款隐身战机是歼7?成飞早就试过还造出来一架

军事自媒体

关注

来源:乌龙防务评论

歼-7是可以隐身的

米格-21是一种经典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生产数量巨大、服役时至今日。

但放现在,它早已落伍了,毕竟现在已经是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时代了,但俄罗斯的网友脑洞很大,就用电脑“制造”了一架隐形时代的“米格-21”,其实,把米格-21和隐形技术相结合,成飞当年真的干过。

▲俄网友设想的隐身版“米格-21”

有意思的是,跑得很快的西方记者,还张冠李戴把它当作是现实中的米格新型隐形战斗机。原来,现在近况很不好的米格,不断放风要研发一种新型高空、高速隐形战斗机,代号就是米格-41,是米格-31“捕狐犬”的接替品,但多半是米格集团骗经费的想法,事实上,俄罗斯现在推动苏-57已经很吃力,根本无力推进第二个全新的隐形战斗机项目。

▲歼-7族谱,红框内为隐身试验机型

把米格-21“魔改”成隐形战斗机,这事儿,咱们的成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试过了,而且是现实中的。早在1985年底,国防科工委就已经正式把隐身技术列为高技术预研课题,作为“七五”期间跨部门重点预研项目之一,而成飞在“八五”计划末期(1995年前)立足国内技术,把一架歼-7II(B)改装成了隐形技术验证机。

▲歼-7族谱里,就提到这款隐身试验机

从有限的图片来看,这架歼-7II验证机采用了迷彩涂装,外形上没有大的变化。

根据航空工业出版社公开出版的《飞在前面——推动航空技术发展的试验研究机》一书披露,它主要验证了座舱隐身技术、雷达罩隐身技术和进气道隐身技术,而这三个,恰好就是军用飞机雷达反截面(RCS)最大的三个区域,虽然相关细节没有披露,但相信,透波材料、金属镀膜座舱盖等隐形技术,就是从这架看似简陋的验证机上萌芽,并进行了外场的雷达反射截面测量,为10多年后歼-20横空出世奠定了基础。

▲外场RCS测试的歼-7试验机

把歼-7改造成隐身机,本身就具有一定优势,因为米格-21这种机体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不大,正面只有约3平方米。比什么米格29、F16、F104的反射面积都小。

我们都知道,决定隐身能力主要依靠飞机的外形加上吸波涂层,外形反射面小的歼-7具有先天优势,在成飞设计人员的魔改下,将这款飞机的正面反射面积缩小到只有0.1平方米,一只麻雀的大小。已经成为半隐身战机了。

▲米格-21这款飞机本身反射面就很小

当然,如果真的把一架歼-7改装成正儿八经的隐形战斗机,有很多不切实际之处。

歼-7这种飞机是机头进气的,进气道在机头本身就不利于隐形,另一方面,歼-7的雷达罩在进气道调节锥里,严重限制了雷达天线的尺寸,态势感知能力有限,除非改成波音JSF验证机X-32这样的下颚进气道。

另一方面,歼-7这小身板和单发布局,内置弹舱设计很困难,导弹没地方放,F-35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和推力19吨的F135涡扇发动机,为了把导弹放进肚子里,搞成了“肥电”,因此不论是歼-7,还是其他轻型战斗机改装成隐形战斗机,存在很多的技术难题。

▲进行过科研试飞的歼-7隐身试验型

俄罗斯军迷设想的“隐形米格-21”有自娱自乐的成分,但我国军工战线的研制者,本着“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科学精神未雨绸缪,用简陋、落后的歼-7,为祖国孕育了隐形战斗机的萌芽,实属不易。

热门评论

徐武汉87732 14
痴人做梦,自话自说而已。
北京
回复TA
小白at2014 8
加油
广东广州
回复TA
用户6696448035 4
北京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73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