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美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试射又失败 真的这么难吗

军迷圈官微

关注

作者署名:军武速递

根据美国空军消息,12月15日,美国空军在美国西海岸、太平洋上空,进行了今年第三次“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也就是著名的AGM-183A型高超音速导弹的测试实验,但不幸的是,此次测试依然以失败告终。目前更多的消息暂未披露,美军只是提出,将返厂分析此次测试的遥测数据,并尽早恢复测试。

纵观AGM-183A型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整个研发过程,这已经是该弹从2019年转入正样研制以来,第四次测试出现问题了:

2021年4月,第419联队的B-52H战略轰炸机携带AGM-183A型01号遥测弹试飞时,试图投放导弹但导弹脱锁离架程序因不明原因中止,最后只得带弹返场;

2021年7月,同样是AGM-183A的一枚遥测弹在地面测试时发生故障,据说是火箭发动机测试信号不正常,幸亏美军经过“军地协同排故”及时排除了故障;

但从后续试飞的情况看,这故障排除也没成功,而是变成了导弹脱架后助推器点火不成功。7月28日的试射,这枚遥测弹在被释放后,导弹固体火箭助推器未能正常点火,导致导弹全弹失去动力、坠入了浩瀚的太平洋。事后美军痛定思痛做了一大堆改进,没想到测试竟然又又又又失败了,真是年尾出事,一年白干。

从前四次测试的情况来看,美军对“空射快速响应武器”的测试失败,有两次将因素归结为所谓的第419测试联队装备的B-52H型战略轰炸机机体状态过于老旧、机载特设落后,导致空射遥测弹未能点火成功,说白了就是导弹的设计没问题,这口锅得让空军测试方来背一下(讲真,这浓浓的军、厂扯皮的味道,真的是似曾相识)。但是在实施了多轮技术改进,对弹机匹配实施了优化,乃至更换了全新设备之后,“空射快速响应武器”竟然依然连续测试失败,而且两次测试失败,几乎翻车都翻在了一条沟里,这种情况似乎意味着,研发方在想用B-52H战略轰炸机有问题来搪塞,可能搪塞不过去了。

其实,从美军AGM-183A“空射快速响应武器”的整体构型与设计来看,该行高超音速飞行器的设计不算先进,总体技战术性能并不算非常好,依然是一种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34英寸弹体)助推起飞、到高空后打开弹体头部整流罩,使用准乘波高升力滑翔体、在空中滑翔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由于弹体重量受到了较大限制(要求F-15EX可携带),弹体重量不超过7000磅,弹头尺寸非常有限,几乎等于“螺狮壳里做道场”,因此,该型高超音速飞行器载荷比很低,弹头质量仅有100多磅,只相当于一枚SDB- II型小直径灵巧炸弹。

而即使是这样一种性能并不算非常的先进,总体构型也并不复杂的助推滑翔式高超音速飞行器,美军居然能在一年之内连续四次测试失败,而且四次失败,几乎都翻在了同一条沟里,这多少意味着美军在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发上,有一定的可能性,要么过于急功近利,说白了就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么就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都没搞明白,所以才会连续出现了诸如导弹点火失败之类的低级错误,而这也证明了,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发,绝对没有美军想得那么容易,认为自己一年立项,两年成功,三年就能装备部队,四年就能吓死竞争对手,尤其是“空射快速响应武器”,已经有前期TBG计划作为技术基础,转入工程运用时,居然能连续出现问题,更说明了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发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洛马公布 AGM-183A ARRW空射高超音速弹参数

总之,伴随着空射快速响应武器,在2021年底最后一次测试失败,意味着美军预期的在2023年之前完成空射快速响应武器测试并装备部队的计划,事实上已经无法完成,这一项目可能会拖延到2024甚至2025年才能完成,随后的列装以及批产更将迁延日久,这对于我军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热门评论

海岸666 68
心急乱投医!反正美国的经费多,要这么容易成功干嘛?
上海
回复TA
坐天观井织围脖 53
想一下就知道了,在现在这样的世界氛围,这种绝密项目绝对排除了俄罗斯裔和华人的科学家工程师,然后美国的真实科研能力。。。。。。[doge]
浙江宁波
回复TA
三块手表的空间 50
中俄做好保密工作,美国人一定会来偷!
湖北武汉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429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